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精品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
1.一个数由3个千和3个一组成,这个数是()。
A.30003
B.3030
C.3003
D.303
2.9876543210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A.百万
B.千万
C.亿
D.十亿
3.把“2”写在万位上,比写在百位上多()。
A.980
B.9800
C.19800
4.由5、0、3、8、9、6、4七个数组成的最大的数是()。
A.3045689
B.5038964
C.9865430
5.读40003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
A.2
B.3
C.4
6.与4010万相邻的两个数是()。
A.4100万与3999万
B.4011万与3909万
C.4011万与4009万
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在表示数的直线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大。
()
2.一个数除以23,如果有余数,它一定小于23。
()
3.水果店2天售出水果150千克,照这样计算,20天大约售出水果多少千克?可以用150×10=1500(千克)来计算。
()
4.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
5.一个数除以57,余数最大的只能是56。
()
6.计算400÷81时,可以把81看作80来试商,商偏大。
( )
三.填空题(共9题,共19分)
1.□÷□=20……19,除数最小是()。
2.小丽的妈妈存入银行5000元,记作+5000元,取出2400元,记作
()。
3.计算350-884÷[(26×14)+78]运算顺序第一步是()等于
(),第二步是()等于(),第三步是()等于(),第四步是()等于()。
4.计算412÷53时,把53看作()试商,商是()。
5.两个数相除,商是20,如果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填上一个0,商是()。
6.每袋食盐标准质量是500克,如果比标准质量重5克记作+5克,那么比标准质量轻4克记作()。
7.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中,已知被除数是41,余数是2,若除数是3,则商是()。
8.把除数42看作40试商,初商可能();把除数78看作80试商,初商可能()。
(偏大、偏小、不变)
9.零下25 ℃记作(),-9 ℃表示()。
四.计算题(共2题,共26分)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1125+98+75+202 (2)865﹣65﹣223﹣277
(3)32×125(4)9000÷125÷8
(5)37×35+65×37
2.列式计算。
①35的14倍比840少多少?
②215与185的和乘以42,积是多少?
五.作图题(共1题,共5分)
1.量一量图中线段PA、PB、PC、PD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
六.解答题(共6题,共29分)
1.把下面几个城市的最高气温按从高到低排列起来;把最低气温按从低到高排列起来。
北京:-7°C~7°C
上海:5°C~10°C
成都:8°C~11°C
唐山:-5°C~6°C
2.下面从图1到图2是下午刘芳的打字时间。
一份稿件5800个字,这段时间内她打完这份稿件了吗?
3.在某鞋店放着5个鞋架,每个鞋架有6层,每层可以摆放12双鞋,问这家鞋店可以摆放多少双鞋?
4.1亿粒米有多重?
(1)1000粒米约重25克,1亿粒米大约有多重?
(2)我国大约有13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米,全国一天节约的大米约多少克?
(3)如果一人一天吃500克大米,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约够一人吃多少年?(一年按365天计算,可以用计算器算一算,结果可保留整数。
)
5.写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已知:∠1=∠3,∠2=140°,求∠1、∠3的角是多少度?
6.两地相距475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5千米。
(1)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2)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C
4.C
5.A
6.C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填空题
1.20
2.-2400元
3.26×14、364、364+78、442、884÷442、2、350-2、348
4.50;8
5.20
6.-4克
7.13
8.偏大;偏小
9.-25 ℃;零下9 ℃
四.计算题
1.(1)解:1125+98+75+202
=(1125+75)+(98+202)
=1200+300
=1500
(2)解:865﹣65﹣223﹣277 =(865﹣65)﹣(223+277)=800﹣500
=300
(3)解:32×125
=(4×8)×125
=4×(8×125)
=4×1000
=4000
(4)解:9000÷125÷8
=9000÷(125×8)
=9000÷1000
=9
(5)解:37×35+65×37
=37×(35+65)
=37×100
=3700
2.①840-35×14
=840-490
=350
②(215+185)×42
=30×42
=1260
五.作图题
1.解:经过测量可得:PA=
2.4厘米,PB=1.7厘米,PC=1.5厘米,PD=1.6厘米,
经过测量可知:点P到直线AD上各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据此可得结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故答案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各点的连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六.解答题
1.最高气温:11°C>10°C >7°C >6°C
最低气温:-7°C <-5°C <5°C <8°C
2.110×60=6600,6600>5800答:这段时间内她打完了这份稿件。
3.5×6×12
=6×(5×12)
=6×60
=360
答:可以摆放360双鞋。
4.(1)100000000÷1000=100000,25×100000=2500000(克)=2500千克。
(2)1300000000÷1000=1300000,25×1300000=32500000(克)。
(3)32500000÷500=65000(天),65000÷365≈178(年)。
5.∠1=∠3=20°
6.(1)解:475÷(50+45)=5(小时)答:经过5小时两车相遇。
(2)解:(50-45)×5=25(千米)答: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2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