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合肥市2024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和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都发现有DDT的存在,这说明了()
①物质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圈中流动;②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③各生态系统有密切的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
《秋思》名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不包括()
A.都能生长和繁殖B.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D.都能遗传和变异
3.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宫山咀水库B.一块农田C.六股河D.白狼山的所有植物
4.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影响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光B.温度C.水D.空气
5.
《说苑·正谏》中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在上述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环节是( )
A.树B.蝉C.螳螂D.黄雀
6.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以下活动不是在生物圈中进行的是( )
A.极少数鸟可飞跃珠穆朗玛峰B.万米深的海沟仍有微生物活动
C.太空椒的大面积种植D.“天宫一号”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
7.
如图是乡村振兴项目所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桑树、蚕、鱼共同组成了该人工生态系统
B.桑树是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C.鱼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其中包含的食物链是“桑树→蚕→蚕粪→鱼”
8.
植被茂盛的林区,夏季湿度较高、温度较低、空气清新,下列选项中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题干不一致的是()A.草履虫能净化污水B.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C.树木在秋天落叶D.地衣能使岩石形成土壤
9.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增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这体现了生物
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环境依赖生物B.生物改变环境C.生物影响环境D.环境影响生物
10.
星期天,小明和同学一起到田野,他们看到了很多植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他们想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分类的重要依据应该是( )
A.花、果实、种子B.根、茎、叶C.根、花、种子D.茎、叶、种子
11.
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一般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B.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产氧量的70%,被称为“地球之肺”
C.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由于人口密集,容易造成环境问题
D.湿地生态系统能蓄洪抗旱、净化水质,被称为“地球之肾”
12.
某同学想了解“电子产品的使用引起近视率上升的情况”,应该选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模拟法C.调查法D.实验法
13.
在池塘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生物成分分别是()
A.消费者和生产者B.分解者和消费者
C.分解者和生产者D.消费者和分解者
14.
检验假设的基本途径是()
A.分析B.实验C.提出问题D.推理
15.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活需要营养B.能生长繁殖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16.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 )
A.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B.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不变
C.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绝对不变的状态
D.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7.
如表是某地区中学生2005和2014年近视率调查数据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年份初中阶段
检查人数近视人数近视率
200519401409121.1% 201419251837943.5% A.近视是先天性疾病,由遗传物质据决定
B.通过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可知,检查人数越多,近视率越高
C.通过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可知,初中生近视率近十年来有上升趋势
D.矫正近视的方法是佩戴凹透镜片的眼镜
18.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地动山摇B.蜻蜓点水C.雄鸡报晓D.蝴蝶飞舞19.
以下对水中生物的分类,错误的是( )
A.海马哺乳动物B.鲨鱼鱼类动物C.蜗牛软体动物D.紫菜藻类植物20.
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都能剧烈运动B.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2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B.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C.一片树林中的所有生物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D.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
22.
自然界中处处隐含生物知识,以下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A.枝芽变成一段带叶的枝条——生长发育
B.同一片玉米地里的玉米植株有的高有的矮——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春华秋实——生物能繁殖后代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23.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示为()
A.虾米→小鱼→大鱼B.藻类植物→大鱼→小鱼→虾米→细菌
C.阳光→虾米→小鱼→大鱼D.藻类植物→虾米→小鱼→大鱼
24.
病毒属于生物,以下各项能作为病毒属于生物的依据的是
A.病毒有细胞结构B.病毒微小
C.病毒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D.病毒能繁殖
25.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许多益阳市民选择周末出门赏秋景放松心情,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十洲公园颜色各异的花组成格桑花海——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B.鱼形山枫叶大道的红枫缓缓飘落在地上——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田里啄食的麻雀感受到人靠近立刻飞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资江边的垂钓人钩上的鱼饵被鱼咬住了——生物需要营养
26.
蚂蚁搬家、蝉鸣鸟叫,多样的生物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

下列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不对应的是( )
A.鲸鱼浮出水面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
B.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种子萌发——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D.羚羊发现敌情后逃跑——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7.
以下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整个地球都属于生物圈B.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C.包括生物及其生存环境D.所有生态系统构成的整体
28.
下列选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块草地B.一片草原上的牛羊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D.一片森林中的松树
29.
下列能正确表示“水稻→蝗虫→蛙”这个食物链中生物相对数量关系的是()
A.B
.C.D.
30.
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

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B.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甲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简图,乙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数量关系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俗话说:“万物生长靠太阳。

”阳光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因素。

(2)若乙图表示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则A、B、C、D对应的生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数量是______条。

(4)如果某种原因导致该生态系统中蛙和食虫鸟的数量骤减,短期内_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加。

(5)该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死亡后,它们的尸体并不会大量堆积,原因是土壤和空气等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______。

(6)如果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了该草原,那么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2.
如图展示了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的草和灌木属于_______:图中的田鼠、兔、蝗虫、麻雀、鹰等动物都是_______。

(2)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

(3)图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它们互相交错,形成食物网。

(4)在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蝗虫→麻雀→鹰”中,数量和贮存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

3.
如下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某一类或几类生物,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大多数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______的角色。

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______、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2)乙、丙代表的生物通过③______作用将体内一部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______状态,这种现象就叫______。

4.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是某食物链中几类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统计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如图缺少的成分是______。

在此生态系统中草是______者,兔、狐、鹰、蛇、鼠
是______。

(2)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是______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食物链,图中有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
是______,最短的一条是______。

鹰和蛇之间是______的关系。

(3)根据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获取营养物质的方式。

请你推测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能量最终来源
是______。

(4)若如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如图生物是______。

(5)如图的土壤中含有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5.
如果你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会发现鼠妇,鼠妇总是在阴暗的角落里生活。

那么,土壤湿度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1)你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湿度对鼠妇的分布影响”,应该选择下图的______(填字母)控制实验变量。

A.B.C.D.
(3)实验中,在纸盒中放入______(选填1只或10只)鼠妇,10分钟内每隔2分钟统计纸盒两侧的鼠妇数量,得到下图的数据统计表。

(4)实验要进行5次,目的是减小______,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实验结果应当取5次实验的______。

(5)根据实验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