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c语言程序设计”双语课程建设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敉学
Curriculum Teaching
新工科背景下“C语言程序设计”
双语课程建设实践
聂昕刘启民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摘要在新工科背景下,以国际化、卓越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专业背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在线教学 平台和教学理念的应用等方面,针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改革 与实践,注重英语教学,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引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

学生的编程能力以及英文表达能力均得 到较大提高,双语教学实践有了初步成果,也为今后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积累了经验,对于其他非计算机类理工 科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双语建设也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语言双语教学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9.11.072
Bilingual Cours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C Language Programm 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NIE Xin, LIU Qimin
(College of Geophysics and Petroleum Resource,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10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aiming to cultivate internationalized,excellent and versatile talents,by combining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we carried out the practice of bilingual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of students from class of excellent engineers of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We paid a lot attentions in teaching content,teaching methods,the concept of online teaching platform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etc..We paid attention to English teaching,guided students to learn by themselves,and introduced the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spect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The programming ability and English expression ability of student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bilingual teaching practice have been achieved,which has also accumulated experience for the future construction of C language programming courses.This practice can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bilingual construction of programming courses of other non-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jors.
Keywords computer language;bilingual teaching;education reform;course construction
在当前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下,培养国际化的卓越工程师,使长江大学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尽快迈入国际一流专业的 行列,必须逐步开展双语教学建设,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 施英汉双语教学是其中的一步。

双语教学中,除了满足让学生 获得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主要目的外,也要尽可能的为学生 提供学习和使用专业英文的机会,获得更好的使用专业英文的 能力。

["目前,在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或全英文教学已成为教育 部推进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I M1“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 门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课课程,主要任务是介绍C语言的数据 类型、运算、控制语句结构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由于C语 言具有逻辑严密,形式规范的特点,因此以C语言为基础讲授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和计算机逻辑思维,为以后的科研中的编程应用打下坚实的基 础。

C语言以英文为编写语言,且编译软件大多数为英语,使 该课程具有开展双语教学的优势条件。

针对本课程,全国己有 数所高等院校试行了双语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 果。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于2018年开始进行本课程的双语课程建设实践。

1双语课程建设实践
1.1学生情况介绍
由于是用英汉双语开展教学活动,要求学生英语基础较 好,且班级人数不宜过多,控制在30人左右。

111本次双语课程 实践学生对象为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勘查技术 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2017级的学生,共30人,其中物探 方向和测井方向各15人,男生21人,女生9人。

22名同学通 过4级,6名同学通过6级。

学生英语基础整体较好,为双语 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学生基础条件。

1.2教材选取及教学内容规划
在教@选取方面,英文教材我们选择了 Brian W.Kemighan 和 Dennis M.Ritchie主编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151此书是由Kemighan和Ritchie从C语言设计者的角度进行说 明,语言简洁明了,内容覆盖全面,有大量的实例,是C语言的 经典教材,该书还有对应的中文翻译版可作为参考,中英文对 照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C语言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152 2019年/笫32期/11月(中
)
m
套的辅助中文教材我们选取了清华大学谭浩强教授主编的《c 语言程序设计》,w此教材的编写内容和方式对于刚接触编程的 学生来说更为容易接受,可让学生用来参考阅读。

英文教材中课程内容较多,与中文教材中的课程设置体系 不完全相同,更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但对于勘查技术与 工程专业的学生,如将全部内容都进行讲授,不仅现有的教学 学时不够,而且无法与专业学科衔接,使学生难以做到学以致 用。

因此,在现有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基础上,适当调整讲授内 容,并引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相关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利 用计算机程序语言解决本专业相关基础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为40学时,上机实验为16学时,时间安排在大 二的上学期。

另外,在大二下学期还单独开设了教学时长为2 周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以提升学生编程的综合应用实 践能力。

在现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兼顾双语授课学时的问 题,我们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和安排。

课堂教学内容包 ®:A Tutorial Introduction;Types,Operators and Expressions;Control Flow;Function;Array;Pointer;Structure和 File。

在 In­troduction中,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了课程介绍 ,使学生对本课程 的重要性有更深的认同感。

在选择本课程的编程平台时,由于CodeBlocks具有界面简洁、安装使用方便、支持C99标准、开源的特点,适合学生使用;其纯英 文环境使学生大量接触英文专业词汇,适用于双语教学的需求。

1.3教学方法及手段
任课教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访学,归国后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基于OBE理念,借鉴美国本科教 育的课堂模式,在长江大学重点建设的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卓 越工程师班试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

实行双语教学的最终目 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英语掌握专业知识、熟练运用英语解决实际 问题、准确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

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双语 教学还可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认识编译平台的信息反馈,有效 提高学生的程序调试和错误分析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演示与学生自主编程相 结合教学方法。

授课教师集中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理 论和基本知识并进行编程过程的演示,学生针对某一知识点进 行编程实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 力。

课程中,采用微助教171进行课堂签到、课件共享,提高课堂 管理效率;利用微助教还可以进行实时课堂测验,让学生现场 用手机答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教师也能实施掌握学生学 习情况。

在学生自主编程环节,鼓励学生利用长江大学自主开 发的善云Coding平台181进行网络编程。

该平台可以实现手机 等客户端编写代码,远程服务器编译运行,降低了硬件需求,使 课堂变的灵活,学生们即使没有带计算机,也可以随时随地使 用手机编程,获得亲自动手写代码带来的成就感,提高了参与 性,激发了学习热情。

在作业讲解环节试用了翻转课堂模式,让学生进行编程思路和代码编写过程的讲解,使其能更深刻的 领悟编程的思想。

鼓励学生在平时利用中国慕课爱课程网站^ 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预习或复习,同时也建议学生利用网络文 献数据库和搜索引擎获取所需资料和实例,有助于培养学生文 献资料查阅的能力。

1.4课程考核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因此我们采
课程教学
Curriculum Teaching
用的总评成绩=期末笔试成绩(70%)+上机实操成绩(20%)砰
时成绩(10%)。

其中,考试试卷采用英语形式。

实践表明,由
于程序代码本身就以英文形式出现,且授课时例题均为英语表
述,学生在C语言英文试题的解答中受语言的影响较小。

2课程反馈及效果分析
课程结束后,采用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全班30名同学
进行了课程反馈信息的收集。

问卷包括基本信息、课程满意
度、课程情况、课堂效果、课程考核及建议六个部分。

收集了学
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和教师授课情况的看法。

对于本课程的整
体情况,96.7%的学生表示了满意。

在课程教学内容难度上,有
93.3%的学生认为难度适中,6.7%的学生认为太难。

在学生认
为学习难度最高的章节选择时,有86.7%的学生选择了指针,
其余选择了函数和数组。

学的最好的章节选择时,控制流、数
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函数部分选择的最多。

相对于英语
听力和读写,76.7%的学生认为编程逻辑是学习本课程最大的
挑战。

考核方面,由于采用英语试题,虽然相对汉语试题难度
和题量没有增加,但对学生阅卷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导致部分
学生反应题量较大,答卷时较为紧迫。

这些信息反馈为以后课
程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了直接依据。

通过对调查
问卷结果以及学生建议的分析和总结,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
可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教学改进:开课前先进行英语水平摸底问
卷,了解学生基础,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制定讲稿方案,汉语解
释程度以及英汉授课比例;删掉或略讲对于本专业不常用的章
节:对难度较大的章节提高汉语授课比例;部分章节开展翻转
课堂设计,提高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

3结语
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在卓越工程师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双
语课程的建设是适应国际化趋势的重要手段。

基于O B E理
念,以培养国际性、创新型、应用型的复合人才为目标,从教学
内容与方法方面入手,结合微助教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应
用,紧密结合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对该专业卓越工程师
班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开展了双语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初
步成效,为以后的双语课程建设积累了经验,对于其他非计算
机类的理工科专业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具有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江大学2018年教师发展专项项目
资助项目(B20丨8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陆金钰,卢瑞华,郭恒宁,秦庆东,徐照.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双
语教学实践W.科技创新导报,20丨3(25):105-106.
[2]黄宏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⑴.计算机教育,2010(16):
6 3-65.
[3]古沐松,张志强.计算机基础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U].教育与教学研宄,
2009.23(10):89-91.
[4]陈兆学.非计算机专业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双语教学的研
究与实践[J].2011(10):81-83,88.
[5] Brian W. Kemighan and Dennis M. Ritchie. 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
[M].Prentice - Hall Press,2003.
[6]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五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7]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爱课程网[OL].http://ww\/imooc/
[8]长江大学.善云Coding网络编程平台[OL】.
[9]武汉天天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微助教[OL].https:///
2019年/笫32期/I I月(中)1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