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
校园英语 /
中式英语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
钦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苏学良
【摘要】中式英语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常见的不规范甚至是错误的表达。
其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典型地体现为搭配不当问题、重复问题、修饰词使用过多问题和词类转换不当问题等。
针对这些问题,英语教学中应提高对中式英语影响的认识、加强西方文化教学、加强语感培养以及创新教学方法。
这样,才能弱化和规避中式英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式英语 英语教学 影响及对策
一、中式英语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
1.搭配不当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搭配不当是中式英语影响下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搭配不当主要表现在词汇搭配不当方面,如动宾搭配不当、关联词搭配不当、形容词搭配不当等等。
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并不是形象理解的记忆,而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在使用英语词汇的时候只能够通过所记忆的词汇字面意思去运用。
便如动宾搭配不当,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或者不能熟练掌握动宾结构就很可能出现一些中式英语的错误。
如“学习知识”,很多学生经常会翻译为“ learn knowledge ”,而在动宾结构中,“learn ”与“knowledge ”是不能搭配的。
这两个单词在字面意思上进行组合是没错的,学生在中式英语的理解下也自然认为这种翻译是正确的。
从根源上来说,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学生受到中文的影响较深,习惯性地进行字面翻译,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生对词汇掌握不牢固,对于很多英语词汇的理解还停留在字面意思上。
2.重复问题。
英语中很少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多用一些短语或者代词、省略等来进行表达,而中文中则经常会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受母语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中便会经常出现这种重复使用名词的问题。
例如翻译“人们的生活水平”,很多学生翻译为“the living standard for people ”,在这里,就出现了充分的问题,事实上在中文中,“人们的生活水平”这句话中“人们”并不多余,也不突兀,因而在中文中经常会出现这种重复名词的现象。
而学生在进行这句话的翻译时,刻意的保留了“人们”从而在句尾加了“for people ”却并不符合英语的使用习惯。
在英语中,语言通常追求简练,“for people ”在这里没有必要进行突出强调,因为“living standard ”已经明确表示出了适用对象,“生活水平”自然是指人,而不是其它,刻意强调“for people ”便略显多余。
同时,在重复问题中,一些副词的充分使用也是很普遍的一个现象,例如“我以后会找你的”,正确的翻译为“I will talk to you ”,而一些学生会翻译为“I will talk to you later 。
在这句话中,“will ”已经有了“以后”、“将要”的意思,再加上“later ”便造成了副词上的重复。
3.修饰词使用过多问题。
在中文中,通常会使用一些修饰词如形容词、修饰动词等来达到加强语气或者强调某一
观点、某一事物的目的。
而在英语中,一般并不会过多使用修饰词,依照中文理解去进行完全的英语翻译,则很可能出现修饰词使用过多的问题。
例如“我们要彻底粉碎他们的阴谋”,一些学生翻译为“We must completely smash their plot ”,正确的翻译是“We must smash their plot ”,省略掉了“completely ”。
很多学生认为,既然是“彻底粉碎”,彻底这个形容词便是十分必要的,在中文中,“彻底粉碎”和“粉碎”在语气上有着很大的差别,运用上“彻底(completely)”一词,能够更强突出强调这种语气。
然而在英语中,“smash ”这一词中已经有了“彻底”的意思,没必要再加上“completely ”,过多的使用这一形容词,不但不会起到加强语气的效果,反而使得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偏离了本意。
学生在学习英语中之所以会出现修饰词使用过多的问题,与中文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关键更在于学生没有区分开中文修饰词和英语修饰词的差异。
在英语中很多修饰词都是被包含在一个单词之中的,英语词汇较中文词汇来说数量较少,因而很多词汇都是复合型的,如果学生不能充分掌握英语词汇的准确内容,过多使用催十次,反而会画蛇添足,甚至是偏离本意。
二、针对中式英语对于英语教学影响的对策
1.提高对于中式英语影响的认识。
首先,作为英语教学者,不能对中式英语的存在置之不理,众多教学研究表明,一些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并不重视中式英语的影响,认为只要不出现明显语法错误或者选词不当的翻译都是可以接受的,并且也没有对学生进行指正。
事实上,这种做法是极不正确的,中式英语是受中文环境影响产生的,这种影响是很难在根本上消除的,之所以很多英语学习者所说、所写的英语都不自然、不纯正,与中式英语的影响有着重要关系。
而要尽量弱化这种影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就要提高对中式英语的认识,充分认识中式英语的全面影响,在教学中才能主动去规避和克服这种影响。
同时,英语教学教师还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很多教学者对于中式英语现象很难发现,关键便在于其职业素质水平有限。
因而提高教学者的职业素质,也是规范英语教学,弱化中式英语影响的有效途径。
另一方面,英语教学老师应当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地向学生强调中式英语的影响和不利,让学生认识到中式英语是不正确、不规范的英语。
2.加强语感培养。
语感培养对于弱化中式英语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在形成了一定的语感后,学生就能在英语学习中自觉规避中式英语影响。
在加强语感培养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众多教学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对于弱化中式英语的影响来说,大量阅读英语文章也有着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并且有意识的同中文进行差异对比。
在阅读中教师应当注意要引导学生使用英语思维,在英语思维下去进行文章的理解,而不能直接给学生翻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园英语 /
对外汉语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设计研究
右江民族医学院/包静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是广泛运用、实践的阶段。
任务设计是该教学法的最重要环节,本文给“任务”定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结出“活动、任务、练习”的异同之处,最后提出任务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 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设计
一、引言
任务型语言教学于上世纪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国外,国内的外语教学界开始有意识地介绍、研究、实践任务型语言教学从上世纪末开始,后来这一教学途径被对外汉语教学界注意,国家汉办2008年颁布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已经采用了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这部大纲的颁布标志着任务型教学在汉语教学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它不再停留在介绍、讨论阶段,而进入广泛运用、实施的阶段”。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基于任务的教学途径,它将任务置于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本文研究分析的正是对外汉语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二、任务的定义
对任务的定义,国内外学者纷纷给出过自己的解释,有代表性的如:
Long任务是为自己或为他人而承担的工作,有偿或无偿,包括粉刷篱笆,给小孩儿穿衣服,填表格,买鞋,定机票,从图书馆借书,参加驾驶考试等等,换句话说,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工作、游戏中做的事。
Numan把Long的任务称为“目标性任务”或“真实世界的任务”,这类任务是学生离开学校后在现实生活中最终要做的事情,是学生学习外语最终要达到的目标。
此外,Numan认为还有“教育性任务”,指课堂上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的语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上。
Bygate、Skehan、Swain给任务的定义是,任务是一种活动,受到学习者选择的影响,而且根据学习者的理解,可以有变化,在任务中,学习为了某个目标,需要使用目的语。
Willis给任务的定义是,学习者因为交际的需要,为达到某种结果,而使用语言的活动。
Skehan提出了任务应具备的特征。
国内学者对国外学者所给的定义已发表了不少见解,吴中伟概括了人们依据上述定义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判断一个活动能否被看为“任务”;程可拉在列举了国外较有影响的15条关于“任务”的定义后,认为有6个方面的内容是多数定义涉及到的:情景、活动、目标、结果、意义、语言。
龚亚夫、罗少茜认为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马箭飞指出,任务指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让学生完成的语言活动,它不是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教学活动,而是按学生将来使用语言的需要而设计的交际活动。
我们认为吴中伟和程可拉对任务的把握较全
译成中文。
之所以要避免中文的过多介入,主要便是为了规避中式英语的影响,对学生而言,一旦有中文解释便会下意识地用中文思维方式去理解英文内容,从而形成中式英语。
可见,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中要引导学生去主动的区分中文和英语的差异,特别是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可以进行拓展教学,阅读内容也不仅限于教材,在阅读中加以正确的引导,能够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也是弱化中式英语影响的重要途径,便如在文化教学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一些与西方文化有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
这种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形象、生动的了解西方文化。
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中,应当把握一个主题,那就是引导学生去感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继而在这种感受下主动分辨中文和英语的一些表述方式区别。
在这一方面,进行一些新的教学法应用更易取得好的效果。
如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等,组织学生模仿某个场景,进行英语对话,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这种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学生对话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指正。
在词汇学习方面,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法结合使用,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词汇记忆效果,并且还能让学生全面理解词汇含义。
传统教学法注重的是词汇的记忆,而交际法则能让学生更加熟练的使用词汇,在不同语境下,针对相应的表述内容选择其当的词汇和恰当的时态。
总之,无论通过何种教学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多读、多说、多练,英语学习只有在频繁使用的情况下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从而才能有效的降低中式英语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
三、结语
在英语教学中,中式英语对于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多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经常依照中文的思维方式进行英语学习,从而使得其英语读写有着明显的中文痕迹。
在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中式英语的影响,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弱化这种影响,引导学生自觉规避中式英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清.中式英语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34:500-503.
[2]卢曼丽.英语教学中的中式英语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1:201.
[3]陈爱华.中国英语的研究及其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启示[J].海外英语,2012,02:62-64.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