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市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
1. (2分)(2018·番禺模拟) 推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 .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够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一种无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溶液一定为澄清石灰水。
C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D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CO2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2. (2分)(2019·滨州模拟) 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 . 水泥
B . 钢化玻璃
C . 塑料
D . 玻璃钢
3. (2分) (2017九上·瑶海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 .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C .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D . 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组成的
4.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④⑤
D . ②⑤
5. (2分) (2016九上·黄陂期中)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 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C . 碘盐中含有硝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
D .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6. (2分)(2017·南沙模拟) 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①和④
D . ③和④
7. (3分)(2017·东海模拟) 我国自主研制的喷气式大型客机C919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铝锂合金。
已知锂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1个碳12原子的质量约为1.99×10-26k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锂铝合金的硬度比金属铝的硬度小
B . x=3,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g
C . LiAlH4中Li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8.3%
D . 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1.15×10-26kg
8. (2分) (2017九上·金坛期中) 化学以物质作为研究对象,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
A . 冰和干冰
B . 镁带和氧化镁
C . 铁丝和铁锈
D . 铜绿和碱式碳酸铜
9. (2分)(2018·梁溪模拟) 某同学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盐酸的 pH,导致结果偏小
B . 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时液滴飞溅,导致产率偏高
C .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水时仰视,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大
D . 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未完全冷却即打开止水夹,导致结果偏小
10. (2分)(2017·宿城模拟) 维生素A有助于眼部疾病的治疗,包括维生素A1 (化学式是C20H30O)和维生素A2 (化学式是C20H28O)两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维生素A1和维生素A2的组成相同,所以性质相同
C . 维生素A1比维生素A2多2个氢原子
D . 维生素A1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比维生素A2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低
11. (2分)(2017·溧水模拟)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 Na+、H+、SO42﹣、Cl﹣
B . NH4+、K+、OH﹣、NO3﹣
C . H+、Ba2+、SO42﹣、NO3﹣
D . Fe3+、H+、SO42﹣、Cl﹣
12. (2分)(2017·德阳模拟) 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组成的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将80g 该混合物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 . 12.8g
B . 18g
C . 13.2g
D . 20g
13. (2分)(2016·新县模拟)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应实验的是()
①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②向一定量的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③40℃时,将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④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与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14. (2分)(2016·黄浦模拟) 除去氯化钙中少量的盐酸,最佳的试剂是()
A . Ca(OH)2
B . CaO
C . CaCO3
D . Zn
15. (2分) (2018九上·北京期中) 如图为利用燃煤烟气生产Na2SO4的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Na2SO4中的钠来自海水
B . Na2SO4中的氧只来自SO2
C . HCl中的氯来自海水
D . HCl中的氢来自H2O
二、综合题 (共5题;共29分)
16. (10分)(2017·响水模拟) 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A中盛放的是高锰酸钾,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小海同学发现A中缺少的一种用品是________。
用C装置可以制取许多种气体,C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实验室用碳酸钠与盐酸来制备二氧化碳,用C装置是否合适 ________(填“是”或“否”),若用G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b或c)
口进气。
(4)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共热制甲烷,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干燥的甲烷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甲烷在光照条件下能与氯气(Cl2)以分子数1:1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CH3Cl),则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7. (5分)实验室需配制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
⑴计算。
配制4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酸钾质量为________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⑵称量。
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节平衡后,________(填字母)。
A.先移动游码到所需位置,再添加硝酸钾直到天平平衡
B.先添加所需的硝酸钾,再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⑶量取。
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⑷溶解。
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合溶解。
⑸稀释。
20℃时,将2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所需加入蒸馏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
18. (6分)(2017·泉港模拟) 工业上用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制取生石灰.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O3 CaO+CO2↑
(1)某工厂用6吨含碳酸钙为75%的石灰石,其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是________吨.
(2)上述石灰石理论上可以制得生石灰多少吨?
19. (3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为确保大地震之后无大疫,卫生部门用优氯剂、漂白粉等对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1)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2)
ClO2 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 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如下:
试回答:
ClO2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根据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0. (5分) (2019八下·黑河月考)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区分矿泉水和蒸馏水(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
三、实验题 (共1题;共14分)
21. (14分)(2018·镇江模拟)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
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
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 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②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
③ 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观察颜色
B.加稀盐酸
C.在空气中灼烧
(3) (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I.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___。
(5)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___(填“1”或“2”)更合理。
(6)Ⅱ.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
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________。
(7) (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12.0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
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9)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
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测得B中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F点对应的m=________。
② 根据提供的数据,xCuCO3·yCu(OH)2·zH2O中x ﹕y ﹕z = ________。
③ 若缺少装置E,测得的________(选填“x”、“y”、“z”)的值会偏大。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综合题 (共5题;共29分)
16-1、
16-2、
16-3、
16-4、
17-1、
18-1、
18-2、
19-1、
19-2、
20-1、
三、实验题 (共1题;共14分)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