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道德与法治老师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活动过程如下)。

正确的研究活动顺序是()
①讨论垃圾分类解决建议②实地考察垃圾分类现状
③形成实用调查报告文本④网上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A.②→④→①→③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为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
①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③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而无动于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王者荣耀》是一款手机游戏,累计注册用户超两亿,每7个人就有一个在玩,其中“00”后超过20%。

近日,这款游戏带来的负能量也日渐显现。

13岁男孩因被父亲教训玩游戏后跳楼,11岁女孩为了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关于“荣耀”变“毒药”,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在游戏中体验乐趣、放松心情②网络游戏危害大,要远离网络游戏
③避免“荣耀”变“毒药”,需要自律和他律④沉溺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小婷是一名八年级学生,她每天除了上课、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玩手机。

最近, 一直喊脖子痛、头晕,于是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令人惊讶:小婷的颈椎出现了严重的变形。

你给小婷的建议是()
①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完善自我
②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网络
③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合理利用网络,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孟德斯鸠曾说过:“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
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③在法治社会里,我们不可能拥有真正的自由④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20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

其中规定,已满______不满______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A.12周岁、14周岁B.14周岁、16周岁
C.12周岁、16周岁D.14周岁、18周岁
7.下列对违法与犯罪关系的理解,与图示内容相符的是()
A.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但有些难以分辨
B.无论违法还是犯罪,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C.有一些违法是犯罪,有一些犯罪是违法
D.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一定违法
8.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下列与人们日常生活为系密切的社会秩序包括()
①社会管理秩序②社会规章制度③公共场所秩序④生产秩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汽车数量日益增多.一些司机在机动车道上违法停车、超车、变道等,经常引发堵车、交通事故.由此可见()
①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②对司机应该加强依法管理
③社会秩序只能靠强制措施④人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0.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新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确有需求的,禁止带入课堂。

由此可见( )
①遵守规则主要靠外在约束②规则限制了学生享有自由
③遵守规则才能维护秩序④国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有人说:“责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传承情感。

”有人说:“责任是一种本能的保护与传承。

”还有人说:“责任是承担与付出所获得的一种快乐与幸福。

”因此我们认为,责任应该个()
A.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 B.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C.孩子不用承担责任,成年人才能承担责任 D.一生只扮演唯一角色
12.下列对责任理解正确的是()
①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②在社会生活中,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要承担相同的责任
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
④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小时候,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里头,母在外头;上学后,责任是一方讲台,我在下头,老师在上头;后来呀,责任是一张暖暖的小床,我在外头,女儿在里头。

这告诉我们()
A.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B.承担责任就是孝敬父母,努力学习
C.每个人都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D.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承担起与角色相一致的责任
14.周末,小丽不想做作业,爸爸了解到小丽的想法后和小丽交流,爸爸说∶"这段时间你不太听话,我不想养你了;这段时间医院的病人太多,我太累,不想上班了;冬天天气太冷,妈妈不去指挥交通了……你看可以吗?"爸爸是想告诉小丽()
①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②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③责任来源于职业要求、道德规范等
④要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山河无恙,你我皆安!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包括()
①维护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②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
③维护社会秩序不被破坏④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国家总体安全观谋求的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以下事例体现国土安全的是()
A.我国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
B.我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
C.我国持续推动和实施植树造林工程
D.我国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这说明
①维护国家安全只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②我们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③我们要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④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18.最近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接受外媒采访,针对前一段时间美方突然抵制华为手机,有些民众不太甘心,为了争一口气都表示要抵制苹果手机这件事儿。

任正非表示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的态度是不能因为我们华为一家公司就毁了国家的开放政策,影响了国家利益就不好了,以下表述最能体现任正非观点的是()
A.国家利益至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的兴亡
D.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19.“共和国勋章”是我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截止目前共有九位英雄获得,这九位获得者都是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因此才被礼赞最高荣誉,他们分别是:“氢弹之父”于敏,“改革先锋”申纪兰,最美奋斗者"李延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时代楷模”张富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呼吸病专家”钟南山,他们的事迹说明()
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发扬实干精神
②劳动有分工不同,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生命的伟大在于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损失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量子计算机研制成功,海水稻进行测产,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接连不断的好消息让中国网民为之振奋,中国网民的情感是
A.对伟大祖国深沉的爱
B.对民族的忧患之情
C.对国家科技第一的自豪
D.对社会和谐的强烈期望
二、非选择题
21.正确认识网络
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

平台。

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充斥其中。

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一说,我们怎样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
材料三: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在网吧结识了一群“社会青年”,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受到学校纪律处分。

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为了上网经常小偷小模,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

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更多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入室抢劫,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3)中学生陈某被判刑的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陈某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哪些警示。

综合上述三个材
料,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网络的认识。

22.(学知明理)
案例一:某校八年级(2)班学生肖某不思上进,旷课、夜不归宿,与社会上所谓的“哥们儿”在一起吸烟、酗酒、进营业性网吧,多次受到校领导和老师的批评教育。

案例二:郭某初中辍学后,因无钱上网,就经常在学生上学的路上向学生强行索要钱物,并多次拦截殴打学生,还多次进入学生宿舍偷窃学生财物,后被老师发现并抓住扭送到派出所,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案例三:李某、刘某非法用车辆将张某等16名智障人员拉到贺州市某大理石粉体厂搬运粉体,充当苦力,非法占有16名智障人员所得的劳务费。

4月13日,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一审宣判,判决被告人李某、刘某犯强迫劳动罪,分别判处二年六个月、二年有期徒刑。

(1)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什么行为?
(2)案例一、二的行为与案例三的行为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呢?
(3)为了你和你的同龄人远离违法犯罪,请提出几点警示。

23.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一度累倒在工作中;2012年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她再次走马上任,带领中国队于2015年重夺世界杯冠军,2016年几经周折获得奥运冠军。

奇迹的出现,倾注了郎平满腔的热忱以及女排集体成员的球技和拼搏精神。

(1)郎平的事迹让我们懂得了承担责任的回报与代价是什么?
(2)学习女排精神,我们要如何做到“我承担,我无悔”?
(3)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我们怎样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ABCD:开展“垃圾分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结合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正确的活动顺序应该是:网上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实地考察垃圾分类现状;讨论垃圾分类解决建议;形成实用调查报告文本,故C说法正确,AB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A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

①②③:培养亲社会行为,我们应该主动了解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场所乱贴广告要加以制止而不能无动于衷,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D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②③④:为不让“荣耀”变“毒药”,我们青少年应控制游戏时间,需要自律和他律,避免沉溺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要提高自控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认清网络游戏危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②③④:为不让“荣耀”变“毒药”,我们青少年应控制游戏时间,需要自律和他律,避免沉溺网络游戏,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要提高自控能力,辨别是非能力,认清网络游戏危害大,要远离网络游戏,故②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①:忽视网络游戏的危害,故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④:依据题文描述,小婷沉迷玩手机导致颈椎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小婷应该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网络;合理利
解析: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合理利用网络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④:依据题文描述,小婷沉迷玩手机导致颈椎出现了严重的变形,小婷应该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完善自我;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网络;合理利用网络,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故①②④说法正确;
③: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在题文中未体现,故③说法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B
【详解】
本题考查自由和规则的关系。

①②④:题文中,孟德斯鸠的话涉及规则和自由的关系,说明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受规则才能享自由,故①②④正确;
③:错误,在法治社会里,我们可以拥有真正的自由,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B。

6.A
【详解】
本题考查预防犯罪。

A:据教材知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20年12月26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

其中规定,已满___12周岁___不满_14周岁_____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故A说法符合题意;
BCD:所说年龄都不是2020年12月26日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的内容,故BC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A。

7.D
【详解】
本题考查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D:题文内容说明违法行为包含犯罪,因此违法不一定犯罪,但是犯罪一定违法,所以D 说法正确;
A:违法与犯罪界限分明,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违法与犯罪容易分辨,A错误;
B:在题干中未涉及,B不符合题意;
C:有一些违法是犯罪,但犯罪肯定违法,C错误;
故本题选D。

8.C
【详解】
本题考查社会秩序。

①②③④: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常见的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社会秩序,
①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社会规章制度不属于社会秩序,应排除②;
故本题选C。

9.C
【详解】
本题考查遵守规则。

①②④:题干中一些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交通问题,说明我们社会的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对司机应该加强依法管理;人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故①②④正确;
③:只能,说法绝对,故排除③;
故本题选C。

10.D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则与秩序。

③④:上述措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启示我们要遵守规则,遵守规则才能维护秩序,故③④正确;
①:错误,遵守规则靠自律,也要靠他律,故排除①;
②:错误,规则不是限制学生享有自由,而是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D。

11.A
【详解】
本题考查对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A: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故A说法正确;
B:我们应该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事情,故B说法错误;
C:承担责任没有年龄限制,故C说法错误;
D: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承担多种责任,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D
【详解】
本题考查责任的相关知识。

①④:根据所学,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①④说法正确;
②:在社会生活中,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②说法错误;
③: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责任感,③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D。

13.A
【详解】
本题考查对责任的正确认识。

A:材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我们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A说法正确;
B:责任是一个人应该做的事情,也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孝敬父母、努力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但不是全部责任,B说法错误;
C: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相应的责任,C说法错误;
D:“都能很好”说法太绝对,D说法错误;
故该题选A。

14.D
【详解】
本题考查对责任的认识。

①②③④:分析题干材料,爸爸是想告诉小丽,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责任来源于职业要求、道德规范等,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我们要做一名负责任的公民,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5.B
【详解】
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知识。

②③:依据教材知识,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不受侵犯;还包括国家的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故②③观点正确;
①④:是维护国家荣誉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6.D
【详解】
国家安全体系的内容: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分析选项可知,A我国出台《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属于信息安全;B我国建立“不可靠实体清单”制度属于经济安全;C我国持续推动和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属于生态安全;D 我国海洋局公布了钓鱼岛及其70个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属于国土安全,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国家安全体系,我们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17.C
【详解】
本题考查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每年的4月15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旨在强调我们要树立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概念,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所以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我会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维护国家安全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责任;④说法错误,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法律义务,不是公民的政治权利。

故选C。

18.A
【分析】
本题考查国家利益。

【详解】
题干中“不能因为我们华为一家公司就毁了国家的开放政策,影响了国家利益就不好了,”体现了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A说法正确;B、D说的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题干未体现,不选;C 说的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性,题干也未体现。

故答案为A。

19.C
【详解】
本题考查对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

①③:依据题文描述,九位抗疫英雄的事迹向我们说明了生命的伟大在于对社会的创造和贡献,启示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发扬实干精神,故
①③说法正确;
②:劳动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故②说法错误;
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人利益的损失,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0.A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关心国家发展的认识,题文的信息表明,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中国网民为之振奋,体现了中国网民对伟大祖国深深的爱,为祖国的成就感到自豪和骄傲,A 观点正确,BD在题文中没有体现;C观点错误,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所以正确答案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既要看到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

二、非选择题
21.(1)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改变。

(2)中学生在网络中保护自己,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是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靠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受骗上当;中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抗拒诱惑的能力,才能保护好自己。

(3)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理应受到刑罚的处罚。

(4)警示;①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有过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发展成犯罪。

②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③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④网友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⑤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认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详解】
(1)仔细观察图表抓住其实质,根据课本内容组织答案。

材料说明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了巨大改变。

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青少年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

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青少年的能力范围,具体围绕着提高自己的安全防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是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靠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受骗上当;中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抗拒诱惑的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3)本题考查对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

题文中,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

由此可以看出,这属于犯罪行为。

对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认识,从其具有的社会危害性、触犯的法律以及应受到的法律处罚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4)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
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值一般。

题文中,结合所学知识,思考陈某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给我们的警示,应该从如何预防犯罪的角度进行分析,具体来看,从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联系、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既有网络的优势,也有网络的弊端,故答案为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

22.(1)①案例一肖某的行为属于不良行为;②案例二郭某的行为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③案例三李某、刘某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危害。

二者都有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我们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3)我们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我们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使自己健康成长。

【解析】
分析材料主要考查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危害。

(1)考查行为的性质,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犯罪的特征认定不同行为的性质。

(2)考查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和犯罪之间的联系,属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课本回答。

(3)考查怎样远离违法犯罪,属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依据所学知识回答。

考点:法不可违
23.(1)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
解析:(1)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代价: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①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②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诗篇。

(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坚决同危害国家荣誉、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详解】
(1)在女排最困难的时期,郎平接下主帅重任,承担责任时要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的不好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的代价。

也会获得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的回报,也包括精神方面的回报,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2)有些责任是我们可以选择的,我们应当义无反顾的承担,但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为它们承担责任。

我们虽然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位置,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对待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的态度。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做一种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