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G01XXXX工业锅炉培训学习 精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 删除了锅炉房章节 按照部门管理分工的要求,把
锅炉房建筑、消防方面的标准直接引入,不再单独设立锅炉房一章对 锅炉房提出详细要求。
3、主要内容变化
3.10、新增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 和使用管理要求 考虑到近几年对电站多路监管的实际需要,
本次修订在广泛征得电站锅炉制造单位、电力行业意见的基础上,新 增了对大型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辅助设备、使用 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主要内容变化
3.16、调整了D级锅炉相关技术要求 修改了D级锅
炉用材料要求,D级汽水两用锅炉和热水锅炉可以采用铝、铜合金以 及不锈钢材料,管子可以采用焊接管;明确了蒸汽锅炉的设计图样上 标明的水容积应当是锅炉设计正常水位时的水容积;在汽水两用锅炉 基础上进一步放宽T形接头的使用;修改了D级蒸汽锅炉、热水锅炉、 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使用登记、安装告知、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要 求。
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3年颁发《小型和常压热 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颁布)
2、修订原则
2.1四合一原则;(基本保留原来的主体内容) 2.2连续性原则; 2.3先进性原则; 2.4国际接轨原则; 2.5分类监管原则;(设备分级) 2.6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原则; 2.7安全与节能并重的原则。
3.11、增加和完善了对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燃烧器 安全技术要求 考虑到近些年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的使用增多,
出现燃烧器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针对此类问题,在参照国内 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本次修订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12、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要求 考虑到锅炉水处理工作对锅
炉安全和节能至关重要,本次修订从锅炉设计、安装、运行到使用, 全面系统地增加了水处理相关技术要求。
3.4、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 随着我国锅炉用材料,特
别是常规用材料制造水平的提高,从材料的制造源头提高了锅炉用材料的质 量。因此,本规程修订时增加了对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材料,满足一定的 要求后,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同时参照国际通 行的做法,增加了材料使用单位人员在材料制作单位源地验收后,不强制要 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这样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大 大地减少制造成本。
3.2、规定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 为促进锅炉科学技术进步,对采用
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制定了安全的解决途径。鼓励创新,但创 新是有风险的,新规程明确规定,对此类问题应当由专家组成的特种设备、增加了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 近些年由于电站锅炉的迅
3.15、增加了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完善了型式试
验内容,降低了锅片最小壁厚 本次修订根据铸铁实际使用情
况同时参照国外规范,把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工作压力小于 0.1MPa的蒸汽锅炉;锅片的最小壁厚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10mm改为 5mm;型式试验由原来只做单个锅片的爆破试验,增加了新设计的铸铁锅炉 整体进行验证性水压试验要求。
3.14、修订并大量增加了有机热载体、有机热载体
锅炉及系统的技术要求 增加和修改关于有机热载体、型式试验
要求及其使用条件的规定;增加了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最高允许液膜温度规定 及计算;增加了有机热载体系统设计型式的规定;增加了对有机热载体循环 泵结构型式和冷却方式,以及对其供电保障条件的要求;增加了在系统运行 条件下向系统内补充有机热载体的有关技术要求。
3、主要内容变化
3.7、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少了无损检测比例
本次修订增加了超声检测的使用范围,同时新增了超声衍射时差法 (TOGD)无损检测方法。对无损检测比例按锅炉设备级别作了较大 调整,总体上减小了工业锅炉产品无损检测比例。
3.8、增加了锅炉重大修理的定义及内涵 由于
原规程对锅炉重大修理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对其理 解的差异,因此本次修订按照锅炉设备的类别对重大修理的范围进行 了明确规定,便于实际操作。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学习
1.修订过程
1.1、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下达任务, 2007年5月立项至2012年6月形成报批稿并 向WTO/TBT进行了通报。(历时5年)
1.2、2012年10月23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 局批准颁布。2013年6月1日实施。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6年颁发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1年颁发、97年修订)《有
3、主要内容变化
3.13、明确规定了锅炉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的内容、
范围及结论 本次修订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的监督检验
以及定期内外部检验的内容及范围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增加了首次内部检验 的规定;增加了不能按期停炉检验的处理规定;调整了水(耐)压试验周期 的规定;增加了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处理的原则规定;增加了内部检验、 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结论的规定。
3.5、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 考虑到近些年立式锅炉爆炸事故,
本次修订针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特别是立式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部位,做出 采用氩弧焊打底的规定,以保证此薄弱部位的焊接质量。同时为检修方便,下部必须 开设3个及以上的手孔。
3.6、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 考虑到目前我国焊接水平特别是
常规用材料的焊接质量已大幅提高,并根据多年来实际焊接试验检验发展问 题的概率极小的情况,本次修订大量减少碳素钢材料的产品焊接试板。
速发展,原规程所列材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的需求。本 次修订结合我国锅炉设计、制造、运行和检验等方面的实际经验积累,经锅 炉制造单位、电力单位、检验机构和科研单位等方面充分协商,在参考国外 材料标准及应用的基础上,大力增加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并规定了这些材 料的适用范围。
3、主要内容变化
3、主要内容变化
3.1、 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 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出发,突出本质安
全思想,对锅炉进行分级。锅炉最危险的失效方式是爆炸,锅炉爆炸有承压部件爆炸 和炉膛爆炸。锅炉爆炸释放的能量与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紧密相关,锅炉介质参数和 容量越大,爆炸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越大。锅炉设备共分为A、B、C、D四个级别
锅炉房建筑、消防方面的标准直接引入,不再单独设立锅炉房一章对 锅炉房提出详细要求。
3、主要内容变化
3.10、新增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 和使用管理要求 考虑到近几年对电站多路监管的实际需要,
本次修订在广泛征得电站锅炉制造单位、电力行业意见的基础上,新 增了对大型电站锅炉设计、安装(含调试、验收)、辅助设备、使用 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3、主要内容变化
3.16、调整了D级锅炉相关技术要求 修改了D级锅
炉用材料要求,D级汽水两用锅炉和热水锅炉可以采用铝、铜合金以 及不锈钢材料,管子可以采用焊接管;明确了蒸汽锅炉的设计图样上 标明的水容积应当是锅炉设计正常水位时的水容积;在汽水两用锅炉 基础上进一步放宽T形接头的使用;修改了D级蒸汽锅炉、热水锅炉、 有机热载体锅炉的使用登记、安装告知、安装监督检验、定期检验要 求。
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3年颁发《小型和常压热 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颁布)
2、修订原则
2.1四合一原则;(基本保留原来的主体内容) 2.2连续性原则; 2.3先进性原则; 2.4国际接轨原则; 2.5分类监管原则;(设备分级) 2.6落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原则; 2.7安全与节能并重的原则。
3.11、增加和完善了对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燃烧器 安全技术要求 考虑到近些年油、气体和煤粉锅炉的使用增多,
出现燃烧器方面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针对此类问题,在参照国内 外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本次修订做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3.12、增加了锅炉水处理要求 考虑到锅炉水处理工作对锅
炉安全和节能至关重要,本次修订从锅炉设计、安装、运行到使用, 全面系统地增加了水处理相关技术要求。
3.4、简化了材料验收程序和内容 随着我国锅炉用材料,特
别是常规用材料制造水平的提高,从材料的制造源头提高了锅炉用材料的质 量。因此,本规程修订时增加了对B级及以下锅炉的碳素钢材料,满足一定的 要求后,不再强制要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同时参照国际通 行的做法,增加了材料使用单位人员在材料制作单位源地验收后,不强制要 求进行入厂后的理化和无损检测复验,这样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可以大 大地减少制造成本。
3.2、规定了特殊情况处理渠道 为促进锅炉科学技术进步,对采用
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情况,制定了安全的解决途径。鼓励创新,但创 新是有风险的,新规程明确规定,对此类问题应当由专家组成的特种设备、增加了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 近些年由于电站锅炉的迅
3.15、增加了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完善了型式试
验内容,降低了锅片最小壁厚 本次修订根据铸铁实际使用情
况同时参照国外规范,把铸铁锅炉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额定工作压力小于 0.1MPa的蒸汽锅炉;锅片的最小壁厚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10mm改为 5mm;型式试验由原来只做单个锅片的爆破试验,增加了新设计的铸铁锅炉 整体进行验证性水压试验要求。
3.14、修订并大量增加了有机热载体、有机热载体
锅炉及系统的技术要求 增加和修改关于有机热载体、型式试验
要求及其使用条件的规定;增加了有机热载体锅炉的最高允许液膜温度规定 及计算;增加了有机热载体系统设计型式的规定;增加了对有机热载体循环 泵结构型式和冷却方式,以及对其供电保障条件的要求;增加了在系统运行 条件下向系统内补充有机热载体的有关技术要求。
3、主要内容变化
3.7、增加了无损检测方法,总体减少了无损检测比例
本次修订增加了超声检测的使用范围,同时新增了超声衍射时差法 (TOGD)无损检测方法。对无损检测比例按锅炉设备级别作了较大 调整,总体上减小了工业锅炉产品无损检测比例。
3.8、增加了锅炉重大修理的定义及内涵 由于
原规程对锅炉重大修理没有明确规定,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对其理 解的差异,因此本次修订按照锅炉设备的类别对重大修理的范围进行 了明确规定,便于实际操作。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G0001-2012)学习
1.修订过程
1.1、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下达任务, 2007年5月立项至2012年6月形成报批稿并 向WTO/TBT进行了通报。(历时5年)
1.2、2012年10月23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 局批准颁布。2013年6月1日实施。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6年颁发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91年颁发、97年修订)《有
3、主要内容变化
3.13、明确规定了锅炉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的内容、
范围及结论 本次修订对锅炉制造、安装、改造和重大修理的监督检验
以及定期内外部检验的内容及范围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增加了首次内部检验 的规定;增加了不能按期停炉检验的处理规定;调整了水(耐)压试验周期 的规定;增加了对检验过程中发现缺陷处理的原则规定;增加了内部检验、 外部检验、水(耐)压试验结论的规定。
3.5、加强了立式锅炉技术要求 考虑到近些年立式锅炉爆炸事故,
本次修订针对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特别是立式锅炉下脚圈与锅壳的连接部位,做出 采用氩弧焊打底的规定,以保证此薄弱部位的焊接质量。同时为检修方便,下部必须 开设3个及以上的手孔。
3.6、大量减少产品焊接试板 考虑到目前我国焊接水平特别是
常规用材料的焊接质量已大幅提高,并根据多年来实际焊接试验检验发展问 题的概率极小的情况,本次修订大量减少碳素钢材料的产品焊接试板。
速发展,原规程所列材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的需求。本 次修订结合我国锅炉设计、制造、运行和检验等方面的实际经验积累,经锅 炉制造单位、电力单位、检验机构和科研单位等方面充分协商,在参考国外 材料标准及应用的基础上,大力增加大型电站锅炉用材料,并规定了这些材 料的适用范围。
3、主要内容变化
3、主要内容变化
3.1、 增加了锅炉设备级别 从危害性及失效模式出发,突出本质安
全思想,对锅炉进行分级。锅炉最危险的失效方式是爆炸,锅炉爆炸有承压部件爆炸 和炉膛爆炸。锅炉爆炸释放的能量与锅炉介质参数和容量紧密相关,锅炉介质参数和 容量越大,爆炸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越大。锅炉设备共分为A、B、C、D四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