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信息传递在译作《在亚当之前》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值信息传递在译作《在亚当之前》的
体现
一、词类转换
词语是构建篇章的基本语言要素。

要想正确地在源语言和译入语之间达到“功能相似,意义相符”的效果,准确地理解词类(即词性)的转换尤其重要。

英汉两种语言词类的转换方式灵活多样,意义也不尽相同。

词类转换主要是为了使译文表述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从而达到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1.英语名词转换为汉语动词。

原文:I have long dreams of sitting shivering in the cold.
译文:我常梦见我们坐在寒冷中,瑟瑟发抖。

原文中的“dream”是一个静态名词。

而在汉语中,我们常常说“做梦”“梦见”,这是动态表达。

此句若不进行词类转换,则翻译为“我有常常的一个梦”,这明显不符合汉语表达方式。

2.英语名词转换为汉语形容词。

原文:Clothes would have followed,and with covering our nakedness would have e modesty.
译文:接着便出现衣服,而有衣遮体,人们就会变得端庄了。

原文中的“modesty”是倒装句的主语,为一个名词,而在译文中为了使汉语表达符合汉语表达方式,则翻译为“modesty”这个名词的引申意义,即“端庄”,作“变得”的表语。

总之,英汉词类转换有多种方式,还有形容词与副词的装换,介词与动词的转换以及名词与副词的转换等。

这些转换使得源语言和译入语读者都能够有效地对文本进行理解与欣赏。

二、句子成分转换
句子成分转换翻译是英汉翻译中常常使用的技巧之一。

尽管英语和汉语里都有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等句子成分,但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两种文化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思维习惯差异,必要时对句子成分进行转换,从而使译文在正确表达源语言意义的基础上,使其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自然。

跟词类转换一样,英语句子成分转换也有多种,无论使用哪一种,目的都在于实现翻译的等值信息传递。

1.英语中的表语转换为汉语中的谓语
原文:The simplest abstraction was practically beyond our thinking; and when one did happen to think one,he was hard put to municate it to his fellows.
译文:哪怕是最简单的抽象概念,我们都不能思考。

即使有人碰巧想到了一个抽象概念,他也很难向伙伴传达。

原文中的“beyond”为“was”的介词表语,作为介词时,其意义
应为“在.之外”,在译文中处理为“不能”,避免了英译汉时谓语缺失的現象。

另外,“when”在原文中为时间状语从句的引导词“当......的时候”,在译文中,被巧妙地翻译为“即使”,用来引导让步状语从句,不仅使句子的成分发生转换,使句子的类别也发生了转换,更便于汉语读者有效地理解。

2.英语中的表语转换为汉语中的主语
原文:Lop-Ear was a year older than I,but I was several times angrier than he,and in the end he took to his heels.
译文:“垂耳”虽比我大一岁,但我的愤怒却胜他好几倍。

后来,他把腿就跑。

原文中的“angrier”应为“was”的表语,说明“I”的状态,即“更加愤怒的”,在译文中“愤怒”则为作者的一种情绪,若翻译为“我比他愤怒许多倍”,这不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因此译者对其进行了有效的转换,然而效果都是一样的。

总之,句子成分的转换方式也还有很多种类,还有状语与表语的转换,定语与状语的转换,宾语与主语的转换等。

由于句子是理解篇章基本语言单位,因此句子成分的灵活、准确转换至关重要。

三、表达方式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往往因角度不同而异,要克服这些差异,翻译时也就有必要把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种表达方
式,使译文符合汉语表达习惯,通顺流畅,地道可读。

英汉表达方式转换包含许多种,如量词表达的转换、年龄表达的转换、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转换等。

在译作《在亚当之前》中,廖教授灵活运用了多种转换方式。

本文主要讨论自然语序与倒装语序转换、正面表达与反面表达转换和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转换。

1.英语倒装语序转换为汉语自然语序
原文:Always do I crash,shrieking,down through the brush and fetch up with a bump on the ground.
译文:我总是尖叫着从树上落下来,总是掉进灌木丛中,总是以撞到地面而告终。

原文中,“Always”这个副词位于句首,以此强调“我总是......”,突出重点。

在译文中,为了符合汉语的习惯语序,主语“我”放在句首,整句话的结构为汉语的习惯表达法。

2.英语正面表达转换为汉语反面表达
原文:I remember that there were days of rain and days of sunshine,so that I must have wandered alone for quite a time.
译文:那时候有些日子下雨,有些日子出太阳,因此我一个人孤独游荡的时间肯定不短。

英语和汉语均有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表达同一意思的情况。

在以上例子里,原文中的“for quite a time”,按照字面意义应该翻译为“好长一段时间”。

在汉语中,这句话则被处理为“时间肯定不
短”,这样才更加符合前面的语境。

英语和汉语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不同,表达方式不同,中西方的思维习惯也不同,但是语言之间的共通性决定了语言的可交流性和可翻译性。

语言的相互转换使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文化。

《在亚当之前》是一部中篇幻想小说,原作作者杰克·伦敦表达了他所理解的进化论和历史观。

它的译者廖教授精通于这两种语言之间的灵活运用与转换,把原作的信息和韵味完全传达出来了,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达到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