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数学《因式分解》常见题型例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式分解》常见题型例析
因式分解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分式、根式、和一元二次方程的重要基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各级考试的一个热点,现将关于这部分知识的常见题型介绍如下。

题型一:分解因式的意义
此类考题多数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分解因式的概念正确的理解。

例1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 )
(A )(x-4)(x+4)=x 2-16 (B)x 2-y 2+2=(x+y)(x-y)+2
(C)2ab+2ac=2a(b+c) (D)(x-1)(x-2)=(x-2)(x-1).
分析:根据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做分解因式.所以要判断从左道右的变形是否是分解因式,关键是看左边是否是多项式,右边是否是整式的积.
解:选(C).
练习:下面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分解因式的是( ).
(A)a(x-y)=ax-ay (B)x 2-2x+4=(x-1)2+3
(C)8x 2-4x=4x·2x (D)y 2-y+
41=(y-2
1)2 答案: (D)
题型二、直接提公因式分解
此类题大多以选择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其中找出公因式是关键。

求解时应按照提公因式法则将公因式提出即可。

例2 分解因式2a(b-c)-3c(b-c).
分析:把(b-c)看作一个整体,则(b-c)就是此多项式的公因式.
解: 2a(b-c)-3c(b-c)=(b-c)(2a-3b).
练习:分解因式: (2x-3y)(a+b)+(a+b)(3x-2y).
答案:5(a+b)(x-y).
题型三、直接利用公式因式分解
求解此类题掌握所学的几个公式的特点是关键,求解时应根据题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公式求解。

例3、分解因式:a 2-1=_______.
析解:本题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点,故可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

其结果为:
(a -1)(a +1).
练习:分解因式:224x y -=________.答案:(x -2y )(x+2y )
题型四、提公因式后再用公式
此类题大多以填空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求解时应首先将公因式提出,再选择有关公式求解。

例4、把a 3-ab 2分解因式的正确结果是( )
A 、(a+ab)(a -ab)
B 、a (a 2-b 2)
C 、a(a+b)(a -b)
D 、a(a -b)2
析解:本题首先将公因式a 提出,提出公因式后发现余下的部分符合平方差公式,故再利用平方差公式求解,其结果应选C.
练习∶分解因式:244x y xy y -+=_________.
答案:y (x -2)2.
题型五、利用因式分解进行数字计算
此类题求解时,应首先观察题目的特点,利用有关法则或公式将所求式巧妙的组合,再运用因式分解求解。

例5、计算:2-22-23-……-218-219+220,
析解:我们注意到:-219+220=219(2-1)=219,而219-218=218。

按此规律采用“逆序”的方法,将218再与前面的数字作减法运算,并以此规律采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运算下去,直至求出最后的结果为止。

其结果为:6。

练习:算式22222222+++可化为( )
A .42
B .28
C .82
D .162
答案:A.
题型六、利用因式分解求值
此类题的常见的求解方法有(1)利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求出求值中各字母的值,再将其代入求值式求解。

如本考点例6。

(2)不需求出求值式中字母的值,
而是先将求值式进行因式分解,将其进行改造,以使其能充分的应用已知条件,再将已知条件整体代入求解,如本考点例7。

(3)与完全平方式有关的求值问题,求解此类题时,应紧密结合完全平方式的定义,根据各项的特点求解,注意求解时不要丢解。

如本考点例8。

例6、若非零实数a 、b 满足4a 2+b 2=4ab ,则b a
=___________.
析解:因本题已知条件符合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故应首先将已知条件变为: (2a -b )2=0,据此得出a 、b 的关系:b=2a ,再将其代入求值式即得结果:b a =2。

练习:已知:x 2+4y 2-4x -4y+5=0,求:x -y 的值。

答案:1.5 例7、已知:x+y=1,求222
121y xy x ++的值。

解析:本题无法直接求出字母x 、y 的值,可首先将求值式进行因式分解,
使求值式中含有已知条件式,再将其整体代入求解。

因222121y xy x ++=2
1(x+y )2,所以将x+y=1代入该式得:222121y xy x ++=2
1 练习:已知a+b=13,ab=40,求a 2b+ab 2的值。

答案:520
例8、已知:多项式22254
1y mxy x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求m 的值。

析解:本题的求解应紧扣“完全平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注意不要丢解。

由完全平方式各项的特点可知本题中mxy=±5xy ,所以m=±5。

练习:已知:x 2+2(m -3)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求m 的值。

答案:7或-1。

题型七、利用因式分解求解整除问题
求解此类题时一般先将所考察的式子进行因式分解,看其因式分解后是否能出现作为除数的因式,再去判断。

例9、设n 为整数.求证:(2n+1)2-25能被4整除。

析解:判断(2n+1)2-25能否被4整除,主要看其因式分解后是否能写成4与另一个因式积的形式,因(2n+1)2-25=4(n+3)(n -2),由此可知该式能被4整除 。

练习:证明:817-279-913能被45整除。

(提示:原式=(34)7-(33)9-(32)13=326(32-3-1)=45×324)。

题型八、利用因式分解求解矩形、正方形问题
求解此类问题大多首先将所给式子进行因式分解,再根据题意求出矩形或正方形的边长求解。

例10、已知矩形的面积为6m2+60m+150(m>0),长与宽的比为3:2,求这个矩形的周长。

析解:由于矩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因此首先考虑将矩形的面积进行因式分解,再依据题意求出矩形的长与宽,继续求解。

因6m2+60m+150=6(m+5)2=3(m+5)·2(m+5),又由于该矩形的长与宽的比为3:2,故知该矩形的长与宽分别为:3(m+5)、2(m+5)因此其周长为10m+50。

练习:已知:一正方形的面积为:9x2+12xy+4y2,且x>0,y>0,求该正方形的周长。

答案:12x+8y。

题型九、利用因式分解求解实际问题
此类题的求解一般是先将求值式进行因式分解(大多采用提公因式法),目的是为了计算简便,再将有关条件代入简洁求解。

例11、已知电学公式:U=IR1+IR2+IR3,当R1=12.9, R2=18.5 R3=18.6, I=2时,求U的值。

析解:本题直接代入求解较麻烦,可首先将求值式进行因式分解,再将字母的值代入求解。

因U=IR1+IR2+IR3=I(R1+R2+R3),将条件R1=12.9, R2=18.5 R3=18.6, I=2代入上式得:原式= 100。

练习:某设计院在设计的建筑物中,需要绕制三个半径为0.24m,0.37m,0.39m 的钢筋圆环,问所需钢筋有多少?(π取3.14)答案:6.28m
题型十、求解数字规律探索问题
求解此类题,应注意观察题目的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对比、归纳,必要时可将已知条件进行变形,并充分应用有关公式找到其规律。

(如本考点例12 )例12、观察下列各式
9-1=8
16-4=12
25-9=16
36-16=20
………
这些等式反映了自然数间的某种规律,设n(n≥1)表示自然数,用关于n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为。

析解:观察上面各式的左边均可写成两个数差的形式,故本题可借助平方差公式巧妙求解。

求解时可首先将上面各数可写为:
32-1=8
42-22=12
52-32=16
62-42=20
再根据各式与相应等式序数的关系,推知本题的规律为:(n+2)2-n2=4(n+1)。

练习:请先观察下列各式,再填空
32-1=8×1
52-32=8×2
(1)72-52=8×()
(2)92-()=8×4
(3)()2-92=8×5
(4)132-()2=8×()
…………
通过观察归纳,写出反映这种规律的一般结论:。

答案:(1)3 (2)7 (3)11 (4)11,6
结论是:两个连续奇数的平方差能被8整除,或是8的倍数。

题型十一、因式分解开放题
此类题的求解方法较灵活,往往解法不唯一,须认真分析题意,按要求选择简洁且有把握的式子求解。

例12、请任意写一个能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的二次三项式(该二次三项式的字母、系数不限)。

析解:本题答案不唯一,由所求的式子是二次三项式,故选我们熟悉的完全平方式最好,如:x2-2x+1或9y2+6y+1等。

练习:结合生活实际,自编一个提公因式的应用题。

参考答案:在半径为R的圆形钢板上,冲去半径为r的四个小圆,当R=7.2cm,r=1.4cm时,求剩余部分的面积(π取3.14,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答案:138c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