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综合练习十四(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九年级综合练习十四
(九年级下册下卷)
本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3分,除标注的外每小题2分)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锤炼.(liàn) 骨骼.( gè) 融洽.(qià)
B、绚.丽(xÙn ) 渣滓.(zǐ) 迁.怒(qiān)
C、侵蚀.( shí) 呵.护(hē) 繁衍.(yǎn)
D、纠.纷(jiū) 遵.守(zūn) 商贩.(b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汇编贮藏彼彼皆是适可而止
B、笨拙兼程神采奕奕迁怒于人
C、洋溢侵食新陈代谢高朋满座
D、绚烂渣滓荡然无存幅圆辽阔
3、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有的购药协议既无单位负责人或经办人签名,又无落款时间,也不加盖行政公章。
B.凡事要三思而行,否则贸然行事,往往会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C.到目前为止,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D.对于凡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成果的科学家、技术人员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活中的种种苦涩,,历程中多少挫折,,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
但由于某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的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于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曾催人衰老憔悴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
B、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曾使人失望流泪
C、曾使人失望流泪曾给人痛苦沉思曾催人衰老憔悴
D、曾使人失望流泪曾催人衰老憔悴曾给人痛苦沉思
5、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阴晦:昏暗。
嗤笑:讥讽。
B、愕然:惊讶、发楞。
濡湿:沾湿。
C、恣睢:勤劳、辛苦。
瑟索:颤抖
D、隔膜: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辗转:翻来覆去。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选自《朝花夕拾》,这篇小说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B、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自然环境和情节,《变色龙》一文的情节非常离奇。
C、戏剧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悲剧、喜剧和戏曲等,《威尼斯商人》属话剧。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是统帅,论据是材料和基础,是服务于论点的。
7、根据原文默写(11分)
(1)倏与忽为浑沌“凿七窍”的最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周公兢兢业业,礼贤下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诸葛亮身份低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王安石无所畏惧的政治家的胆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来征战几人回。
(7)但愿苍生俱饱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怜白发生!
8、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比地排列起来,叫对偶。
请写出与“风吹芳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国人想偷袭宋国,便事先派人去测量淮河,在浅处树了标志。
不料后来淮河水暴涨,水位升高,而楚军一无所知,夜半更深,赶到岸边,仍按原来的标志渡河。
结果淹死了一千多人,全军哗然大乱,如同房屋倒塌一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依照所给句式,变换角度仿写。
要求:①仿写的句子要与给出的句子在修辞、句式上一致,且意思连贯;②不能再用“地平线”和“帆”。
⑴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
乐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悲观者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面是记录弹簧长度与外力变化关系的图表,请根据图示,写出相关结论.
结论是:
12、联系上文,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物内容。
有一天,戴着面具的美和丑在海边相遇,她们互相怂恿:“咱们到海里去游泳吧。
”于是她们摘下了面具,在海里游泳。
3
过了一会儿,丑回到了海岸上,戴上了本来属于美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接着美也上来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径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天,。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每小题2分)
(一)(10分)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了一家医院里。
商人焦急万分,亲自连夜去找。
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信息。
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了,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
...的瘦弱女孩。
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他丢失的那个皮包。
原来,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
相依为命的娘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药费。
晚上,无能为力的希亚达在医院走廊里徘徊。
突然,一个女人经过走廊时腋下的一个皮包掉在了地上。
希亚过走过去捡起皮包,急忙追出门外,那位女士却上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了。
希亚达回到病房,当打开那个皮包时,娘俩都被里面成沓的钞票惊呆了。
妈妈让希亚达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丢皮包的人回来取。
妈妈说,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最不应该的是贪图不义之财,见财忘义。
虽然商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希亚达的妈妈还是抛下孤苦伶仃的女儿死了。
而她们母女俩不仅帮商人挽回了10万元的损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复得的市场信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扶养的希亚达读完大学就协助富翁料理商务。
富翁临危之际,留下一份令人惊奇的遗嘱:
在我认识希亚达母女之前我就已经很有钱了。
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生命垂危却拾巨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时,我发现她们最富有,因为她们恪守着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这正是我作为商人最缺少的。
我的钱几乎都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得来的。
是她们使我领悟到了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品行。
我收养希亚达既不为知恩图报,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请她当我做人的楷模。
有她在我的身边,我会时刻铭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
我死后,我的亿万资产全部留给希亚达继承。
这不是馈赠,而是为了我的事业能更加辉煌昌盛。
富翁的儿子看完父亲的遗嘱,毫不犹豫地在财产继承协议书上签了字:我同意希亚达继承父亲的全部资产。
只请求希亚达能做我的夫人。
希亚达看完富翁儿子的签字,略一沉吟,也提笔签了字:我全部接受先辈留下的——包括他的儿子。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1-3自然段的大意。
14第2 自然段“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根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
....的瘦弱女孩。
”一句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起什么作用?
15你认为富翁决定把全部财产留给希亚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6读了全文,你认为“人生准则”是什么?
17下面两题,任选其中一小题作答。
(1)假如你是希亚达,会接受富翁的遗嘱吗?为什么?
(2)假如你是富翁的儿子,会同意父亲的遗嘱吗?为什么?
(二)从香菱学诗谈起(10分)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以后,见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
学习有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教,听取指点帮助。
众姐妹称她“诗魔”,那她取笑,她行之若素。
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咏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
⑤要不耻不知。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
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
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
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
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
《论语》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
5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
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
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
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
但是,这样一位有学问的科学家,还像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
一些人知道这事,就嘲讽的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仍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
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
[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认为只有样样都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放下架子,不耻相师。
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识大字,在朝上受了些气。
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
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
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的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点本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其主要论证方法是。
19、作者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
20.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
答:。
22.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⑴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
“瞠目结舌”中“瞠”的读音是:。
⑵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
..的词语。
(三)春风(10分)
①北京人说“春脖子短。
”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②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
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100遍……”
③其实,意思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
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④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
是色香味俱全的。
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
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
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⑤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⑥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
曾数度“春脖子”。
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
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
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
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
从关外扑过山头,过山梁,插山沟,山口,呜吗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⑦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
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有天夜里,拽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⑧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
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⑨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
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霜?
⑽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叠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⑾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7
23.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1)呜呜吹号.( ) (2)是碗口大的痛枝刮折.了( )
24.从“流”“灌”漫”中选择恰当的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嵌线处,使语句顺畅.
从关外扑过山头,____过山梁,插山沟,____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
25.“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傅细雨的滋润”这一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了江南春风的什么特点。
修辞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南春风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这篇文章开头的写法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结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⑥⑦⑧段集中笔力主要用什么方法?从哪一方面写出北国春风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言诗文阅读(12分,每小题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8.本文的作者_________,字叔庠,南朝梁_________家。
29.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负.势竞上()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经纶
..世务者()
30.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31.你喜欢富春江的水,还是喜欢富春江两岸的山?请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
3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
四、作文(45分)
生活中,我们总在一刻不停地寻找。
寻找人生的欢乐,令生活的空间没有阴霾;寻找人生的真谛,使心灵愈加坚强;寻找人生的道路,让脚步更加坚定……
寻找源于真情,寻找源于思考。
生活,因为不倦的寻找,变得更加生动而充实。
请以“寻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章不能离开话题范围。
2、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语文版)九年级综合练习十四答案
(九年级上册下卷)
一、
1~6C B A C C D
7、(1)浑沌待之甚善(2)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
(4)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5)长风破浪会有时(6)醉卧沙场君莫笑
9
(7)不辞辛苦出山林(8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赢得生前身后名
8、日晒果皮红9、事情是发展变化的,因循守旧,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意思对即可)
10、例句:①乐观者说:希望是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
②悲观者说:风是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深处。
11、在一定限度内(1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正比(2分)。
12、世上有些人常常错把美当做丑,把丑当做美。
(根据上文,概括合情合理即可)
二(一)13、寒的希亚达在医院捡到皮包还给商人。
14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女孩家境的贫寒。
15希亚达的高尚品质会使富翁的家业更加辉煌。
16人的一生最该做的就是帮助别人,最不应该的是贪图不义之财,见财忘义。
17略,理由充分即可。
(二)18、要虚心好学。
举例论证(例证法)19、从要不耻不知要不耻下问要不耻相师。
20、怎样虚心好学呢?21、乙处。
因为它不是解释“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
22、⑴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应当互相学习)chēng ⑵谦逊(谦虚、虚心)雅量(度量、胸怀)
(三)23.(2分)háo,shé(每字1分)
24.(2分)依次为:漫灌(每处1分)
25.修辞方法:拟人比喻对偶江南春风的特点,轻柔,和悦(五个要点,每点占0.5分,最多得2分)
26.开头引用几种说法,说明北方没有真正的春天,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结尾指出江南春天令人不好舒服的一面,做到了前后照应。
(四个要点,每点占0.5分)
27.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和拟声词,主要从声音(声响)方面写出北国粗犷、强劲,消冰冻、化雪霜的阳刚之气。
三、28、吴均文学
29、负:凭借戾:至息:平息经纶:筹划、治理
30、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1、.(1)喜欢富春江的水:水流清澈,千丈见底,游鱼细石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河段,水流又如疾箭,若奔马,势不可挡。
(2)喜欢山: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争相竞高,直入云天。
32、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