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文库 第13期
108
谈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张 鑫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到的要求,很好的将新媒体运用到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当中。
1.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1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理论没有和实际联系起来 由于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理论深度较大没有相应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储备,难以学懂,学生很难将思想政治哲学理论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产生了读书无用的厌学情绪。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相比较其他课程,大学思想政治课出勤率较低,课堂隐性逃课现象严重,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爆炸式的信息量,年轻人社会阅历缺乏等,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被学生接受的原因。
大学这个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有必要。
1.2网络低俗文化的兴起 谈到这点笔者不无感慨,校园是社会的缩影。
不得不说,中国当前复杂而浮躁的社会环境和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态是导致高校思想教育困境的重要原因。
“娱乐至死”精神、恶搞文化、网络低俗文化,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负面社会因素。
梁启超说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不忧、不惧、不惑”的人,
我想今天的教育目的也无非如此,思想政治不单是技能教
育,而是把学生的思想同国家发展轨道接合起来。
1.3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视,课程没有成熟的教育模式
政治课在多数高校课程分类目录中列为选修,许多学生往往依靠考前突击来拿到学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英语,计算机,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中,在这个问题上学校难辞其咎。
思想政治培养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具有高度的引领作用。
马加爵事件,川大杀人事件等一系列校园凶杀案的发生证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迫在眉捷。
不仅要加强师资力量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更要建立完整的有针对性的课程管理体制,而不是仅仅在课堂上向学生宣讲。
2.新媒体的特点和思想政治导向
引用百度一则比较官方的定义----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笔者认为,历史上每一场媒体传播方式的革命都有社会发展现实的要求,今天的新媒体亦然。
信息传播速度和广度的要求,个性的张扬的时代性格,时间和空间上都更加灵活的交互式传播需求,促使着打破旧媒体的“以点对面”方式的传播壁垒,用技术革新的方式建立起“多点对多点”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将最原创、最个性、最高效的内容瞬间呈现,而所谓“原创、个性、即时”正是目前时代所定义的价值本身。
笔者总结起来新媒体的特点可以归纳为:1.多元化 ;2.个性化;3生活化;4互动化。
新媒体政治导向依然应当是我们政府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打破原有的教育格局具有里程碑意义。
央视
频道的公益广告《我创故我在》就是一则成功的例子。
把国家层面提倡的“建设创新国家”,“全民创业,万众创业”用动画的形式呆萌地表现出来。
机器人娃娃、摩天轮式公寓、交通工具居然用可爱的动画形象演绎出来,配上节奏感十足的音乐,不得不说我们的政府宣传方式已经变得生活化、个性化。
3.新媒体的运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作用
历史上没有哪一次的媒体革命像当今“新媒体”一样可以主导世界秩序的改变。
高效教育也应与时俱进,通过创新适应时代发展,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恰如“及时雨”,传统上“你说我听”的传播模式已经打破。
拿教育来讲,沟通是接受的前提,课堂内外良好的互动可以把死板教条的“八股”变成有血有肉的学习内容,生活化地放置于互动的交流平台上,充分发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文提到的几点问题,可以恰当利用新媒体灵活的宣传模式,将传统机械僵化的课本内容用生活化的新方式表达出来。
实例:暨南大学的新媒体教学应用就走在国内前沿,2014年7月16日暨南 新媒体研究所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合举办的“电视新闻节目新媒体运营报告会”在暨大新闻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参与项目的师生通过“DV 现场”,“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三种形式,同学们通过多方协作,将营销学的4P 理论编辑成微博微信形式,同时通过兼容凭条向公众传播,定位“资讯+互动+服务”。
由该实例可见,新媒体的介入恰好解决了上文提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微信,微博,搜索引擎,学习论坛,彩信,手机报等软件工具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并将传统的出版书本升级成文字图形、视频音频形式。
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免费或者收费的方式向任何一位信息提供者索取资料,死板的教育兴趣化,从填鸭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效果也更好。
有人说新媒体应用会带来的外部负面信息,教学有不良影响,笔者认为可以充分挖掘新媒体的正能量来尽量抵消。
很多社会上和校园中发生的极端事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舆论发酵后事情的真相难以分辨。
高校可以尝试用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出面澄清,潜移默化中引导师生明辨是非,提高分析能力。
也可以针对校园中个别师生进行在线的沟通,心里辅导等。
管理上加强对新媒体信息的监管,用“堵”、“疏”结合的方式及时化解矛盾。
4.结语
在新型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转变传统角色,成为知识引导者、信息分享者、课堂互动者。
思想政治插上有力的翅膀,相信未来所有的师生都会高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旗帜,在理论深度上更上一层楼,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国家真正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创新型大国。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艺术学院)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