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8高一下·苏州期末)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煤和石油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其主要组成元素均为碳、氢元素,二者都是混合物
B .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原理相同,都是化学变化
C . 煤的液化主要是为了得到苯等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D . 煤干馏得到的煤焦油,其主要用途就是再经蒸馏得到高品质燃油
2. (2分) (2019高二上·湖北期末) 下列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HCO3-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 H3O++CO32-
B . Cu2+的水解方程式:Cu2++2H2O Cu(OH)2+2H+
C . NH4+的水解方程式:NH4++2H2O NH3·H2O+H3O+
D . CaCO3的电离方程式:CaCO3 Ca2++CO32-
3. (2分) (2017高一上·开封期末) 从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事实结论
A H2可在Cl2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B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C钠块投入水中,迅速熔成银白色小球钠的密度比水小
D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溶液中含NH4+
A . A
B . B
C . C
D . D
4. (2分)(2017·江苏模拟)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 . Al(OH)3 Al Fe
B . S SO3 H2SO4
C . Cu2(OH)2CO3 CuCl2(aq) Cu
D . Fe2O3 FeCl3 无水FeCl3
5. (2分) (2016高二上·六安开学考) 如图装置,将溶液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若a为浓硫酸,b为Na2SO3固体,c中盛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 若a为浓盐酸,b为MnO2 , c中盛品红溶液,则c中溶液不褪色
C . 若a为醋酸溶液,b为贝壳,c中盛过量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D . 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AlCl3溶液,则c中产生白色沉淀
6. (2分)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所构成的原电池中,导线上流过NA个电子,则正极放出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11.2L
B . 1 mol 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0NA
C . 58.5g氯化钠可以构成NA个如图所示的结构单元
D . 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A
7. (2分) (2016高一上·林芝期末)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 CH3COOH
B . Cl2
C . NH4HCO3
D . SO2
8. (2分) (2016高一上·南宁期中) 要使溶液中存在K+、Na+、H+、NO3﹣、SO42﹣、Cl﹣六种离子,则蒸馏水中至少溶解几种物质()
A . 两种
B . 三种
C . 四种
D . 五种
9.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末) 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 . 向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C . 滴加硝酸化的AgNO3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一定含有Cl﹣
D . 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10. (2分) (2016高一上·腾冲期中) 在0℃和101kPa的条件下,将4.00g 氩气、1.40g 氮气和1.60g 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
A . 35倍
B . 14倍
C . 7倍
D . 17.5倍
11. (2分) (2017高二上·衡水期末) 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 . 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 . 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 . 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苏打、小苏打
D .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
12. (2分) (2016高一下·眉山期中) 下列电池工作时,O2在正极放电的是()
A . 锌锰电池
B . 氢燃料电池
C . 铅蓄电池
D . 镍镉电池
13. (2分) (2016高一下·唐山期中) 下列有关原电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B . 在内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
C .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表面一定有气泡产生
D . 原电池工作时,一定不会伴随着热能变化
14. (2分) (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 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下列反应中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 . 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 . 酸碱中和反应
C .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D . H2与Cl2的燃烧反应
15. (2分)(2016·镇海模拟) 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a极流向b极
B .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MnO
C . 用稀硫酸代替有机溶剂,增加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可以增加电池的电流强度
D . 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
二、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16. (7分) (2016高一上·中江期中) 某课外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粗盐(含有少量杂质包括:泥沙、CaCl2、MgCl2、Na2SO4)经提纯后,配制0.4mol/L 450mL NaCl溶液.他们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请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定量的粗盐置于烧杯中加水溶解,所加的水量应为:(填选项)
A . 多加水配成较稀的溶液
B . 加入适量的水至能溶解的固体溶解即止
(2)将(1)中配制的粗盐悬浊液过滤后取滤液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如果除杂试剂可从下列六种溶液中选择①Na2CO3溶液②KOH溶液③AgNO3溶液④NaOH溶液⑤NaHCO3溶液⑥BaCl2溶液,则正确的试剂和加入的顺序应为:________(填选项)
A.①②③B.②⑥⑤C.④⑥①D.①④⑥E.⑥①④F.⑥②⑤
将所得的悬浊液经过滤后取滤液加入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对混合溶液进行蒸发、过滤、洗涤、干燥操作,得到纯净的NaCl固体,请描述在蒸发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
(3)利用(2)中所得的NaCl固体继续配制所需溶液.在托盘天平上称量________ g NaCl固体.配制过程中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_;
(4)配制结束后同学们对实验中出现的某些错误操作,对最终配制的溶液浓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则下列错误操作会导致最终配制溶液中NaCl的浓度相比0.4mol/L的偏差是:(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①在上述(2)步中没有使用盐酸处理滤液,结果会________
②没有对烧杯和玻璃棒进行洗涤,结果会________
③定容时俯视凹液面,结果会________
④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未及时加水至刻度线,结果会________.
三、填空题 (共2题;共5分)
17. (2分) (2017高二上·延安期末) 判断如图装置的名称:B池为________(填“原电池”或“电解池”)当C2极析出224mL气体(标准状况)时:锌的质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18. (3分)分别按下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两个烧杯里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甲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的溶液中H+浓度均减小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2)甲装置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 能,乙装置中的能量转化方式是________ 能转化为________ 能.
(3)甲实验中,某同学发现不仅在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而且在锌片上也产生了气体,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 .
(4)甲实验中,如果把稀硫酸换成硫酸铜溶液,请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
四、综合题 (共2题;共6分)
19. (3分)(2018·聊城模拟) 煤炭燃烧产生的SO2、CO、NO2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1) CaO能起到固硫、降低SO2排放量的作用。
已知:①SO2(g)+ CaO(s)=CaSO3(s)△H=-402 kJ·mol-1
②2CaSO3(s)+O2(g)=2CaSO4(s)△H=-234 kJ·mol-1
③CaCO3(s)=CO2(g) +CaO(s)△H = +178 kJ·mol-1
则反应2SO2(g)+O2(g)+2CaO(s)= 2CaSO4(s) △H =________;kJ·m ol-1
向燃煤中加入CaCO3也可起到固硫作用,若固定2molSO2相应量的煤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向环境释放出的热量会减少________;kJ。
(2)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是减少污染的一种新举措,反应原理为CO(g)+2H2(g) CH3OH(g)△H,在体积不同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 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甲。
①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是________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②图甲中A、B、C三点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写“A”、“ B” 或“ C”)。
③在300℃时,向C点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25molCO,0.5molH2和0.25molCH3OH,该平衡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3)一定温度下,CO的转化率与起始投料比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测得D点氢气的转化率为40%,则x=________。
(4)利用原电池原理可将NO2和NH3转化为无污染物质,其装置原理图如图丙所示,则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
20. (3分)(2018·红桥模拟) 近年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
把含有大量CO2的空气吹入K2CO3溶液中,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进入分解池中主要物质是________;在合成塔中,若有4.4kgCO2与足量H2反应,生成气态的H2O和CH3OH,可放出5370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该工艺在哪些方面体现了“绿色自由”构想中的“绿色”:①________;②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CO2和3.0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相同时间内
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是________(填“催化剂I”.“催化剂Ⅱ”,“催化剂Ⅲ”)。
b点v(正)________v (逆)(填“>”,“<”,“=”)。
②此反应在a点时已达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4)科学家还研究了其它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
该装置工作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5)己知25℃时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l=4.4×10-7、Ka2=4.7×l0-ll,则反应:HCO3- +H2O H2CO3+ OH-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实验题 (共1题;共7分)
16-1、
16-2、
16-3、
16-4、
三、填空题 (共2题;共5分) 17-1、
18-1、
四、综合题 (共2题;共6分) 19-1、
19-2、19-3、19-4、20-1、20-2、20-3、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