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NO、NO2的制取: • ⑴ 实验室NO可用Cu与稀HNO3反应制取: • 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由于NO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 作用,故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 ⑵ 实验室NO2可用Cu与浓HNO3反应制取: • Cu+4HNO3(浓)=Cu(NO3)2+2NO2↑ +2H2O,由于NO2可与水反应,故只能用排 空气法收集。 • 3.2NO2 N2O4
• ⑶ 强氧化性:不论是稀HNO3还是浓HNO3,都具 有极强的氧化性。HNO3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 其氧化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① 几乎能与所有金属(除Pt、Au外)反应,但都 不放氢气。 • 金属 + HNO3(浓) → 硝酸盐 + NO2↑ + H2O • 金属 + HNO3(稀) → 硝酸盐 + NO↑ + H2O • 例: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2H2O • 金属与浓硝酸反应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此外, 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渐渐变稀,反应产 生的气体是NO2、NO等的发,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而腐蚀橡胶, 因此,实验室保存硝酸时,应将硝酸盛放在带玻璃塞的棕色 试剂瓶中,并贮存在黑暗且温度较低的地方。 • 4.用途: •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染料、塑料、 硝酸盐、氮肥等。 • 5.硝酸的制法: • 硝酸的工业制法: 催化剂 • 4NH3 + 5O2 2NO + O2 == 2NO2 3NO2 △ 4NO + 6H2O + H2O == 2HNO3 + NO • 尾气吸收:NO2和NO NO2+NO+2NaOH=2NaNO2+ H2O 2NO2 + 2NaOH == NaNO2 + NaNO3 + H2O消除对大气的污染 • 当V(NO2)∶V(NO)≥1∶1时,尾气可全部被吸收;
• ⑵ 氨与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反应,生成铵盐。 • 反应原理: NH3 + H+ === NH4+ • 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 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3与盐酸挥发出 来的HCl化合生成的NH4Cl晶体小颗粒。 • 反应的方程式:NH3 + HCl === NH4Cl • b.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 微小的铵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 • c.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2SO4、H3PO4等)反应时,无白 烟生成。 • ⑶ 与氧化剂反应(具有还原性) • 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H2O △ • 2NH3 + 3Cl2 ==== N2 + 6HCl • 8NH3 + 3Cl2 ==== N2 + 6NH4Cl
• ② 变价金属与硝酸反应时,若金属过量,则生成低价的金属 硝酸盐;若硝酸过量,则生成高价的金属硝酸盐。 • 如:铁与稀硝酸的反应: 3Fe(过量)+8HNO3(稀)=3Fe(NO3)2+2NO↑+4H2O Fe(不足)+4HNO3(稀)=Fe(NO3)3+NO↑+2H2O • ③ 常温下,浓HNO3能将金属Fe、A1钝化,使Fe、A1的表面 氧化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膜。因此,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 浓硝酸。 • ④能把许多非金属单质(如C、S、P等)氧化,生成最高价 含氧酸或最高价非金属氧化物。例如: • △ • C + 4HNO3(浓) ==== CO2↑+ 4NO2↑+ 2H2O • ⑤能氧化某些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2S、SO2、Na2SO3、 HI、HBr、Fe2+等。应注意的是,NO3-无氧化性,而当 • NO3-在酸性溶液中时,则具有强氧化性。
• 五、硝酸: • 1.物理性质: •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沸点为83℃)、有刺激 性气味的液体,常用浓HNO3的质量分数为69%, 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打开盛浓硝酸的试剂瓶盖, 有白雾产生。(与浓盐酸相同) • 2.化学性质: • ⑴ 具有酸的一些通性,但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一般 无氢气产生。 • 例如: • CaCO3 + 2HNO3(稀)=Ca(NO3)2 + CO2↑+ H2O • ⑵ 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易发生分解, HNO3越浓,越易分解。硝酸分解放出的NO2溶于 其中而使硝酸呈黄色。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HNO3 2H2O + 4NO2↑+O2↑
• 6.铵盐: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 ★铵盐的性质 • ① 铵盐都是无色或白色的晶体晶体,且都 易溶于水。 • ② 与碱作用: △ + — • 实质:NH4 + OH NH3↑+ H2O • 7.NH4+的检验方法: • 将待检物取出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 管口检验,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待检物 中含NH4+。
氮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知识清单】 一、氮气(N2): • 1.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既有 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 2.物理性质:。 • 3.氮气的分子结构:氮分子(N2)的电 子式为 ,结构式为N≡N。由于N2分子 中的N≡N键很牢固,所以通常情况下,氮 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氨和铵盐: 催化剂 1.氨的合成: N2 + 3H2 高温高压 2NH3 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结构式为。 3.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易液化,所以液氨可作致冷剂。 氨气极易溶于水。 4.氨的化学性质: ⑴ 跟水反应: NH3 + H2O NH3· H2O NH4+ + OH- a.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酞试液变为浅红 色,使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NH3· 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 时有氨气逸出: NH3· H2O NH3↑+ H2O • b.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其中含有3 种分子(NH3、NH3· H2O、H2O)和3种离子(NH4+和OH-、 极少量的H+)。
• • • • • • • • • • • •
5.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反应原理: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2H2O ② 发生装置: 固固反应加热装置,与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 ③ 干燥:用碱石灰干燥。 ④ 收集方法:由于氨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只能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⑤ 检验: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试管口或者瓶口(变蓝) 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或者瓶口(产生白烟)。 〖注意〗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将浓氨水滴到生石灰或烧 碱固体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 + NH3· H2O ==== Ca(OH)2 + NH3↑
4.氮气的化学性质: ⑴ N2的氧化性: ① 与H2化合生成NH3 : N2 +3H2 2NH3 〖说明〗 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是工业合成氨的 原理。 ② 镁条能在N2中燃烧 点燃 N2 + 3Mg ==== Mg3N2 〖拓展延伸〗镁条在空气中点燃发生的反应有: 2Mg + O2 ==== 2MgO N2 + 3Mg ==== Mg3N2 2Mg + CO2 ==== 2MgO + C ⑵ N2与O2化合生成NO: N2 + O2===2NO 5.氮的固定: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