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的北京、伦敦(52°N,0°)、纽约(40°43′N,74°W)和巴西利亚(47°56′W,15°47′S)
四个城市中,位置完全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三个条件的是( )
A . 北京
B . 伦敦
C . 纽约
D . 巴西利亚
2.我国的昆明(25°02′N,102°42′E)位于纽约(40°43′N,74°W)的( )
A . 西南方向
B . 东南方向
C . 西北方向
D . 东北方向
3.新加坡(1°22′N,103°45′E)与我国昆明南北相距约为( )
A . 4300千米
B . 1500千米
C . 2300千米
D . 2600千米
4.图中北京、新加坡、巴西利亚、伦敦四个城市所在地,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 . 北京
B . 新加坡
C . 巴西利亚
D . 伦敦
我国有首童谣唱到:“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童谣中描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分类正确的是( ) A . 恒星、行星、卫星 B . 星云、恒星、行星
C . 恒星、行星、小行星
D . 恒星、小行星、流星体 6.童谣中出现的天体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总星系 ⑥宇宙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③④⑤⑥
C . ①②④⑤⑥
D . ①②③⑤⑥ 7.童谣中所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 ) A . 一级 B . 二级 C . 三级 D . 四级
8.在乡间,在晴朗的夜晚,仰望苍穹,繁星满天。
这些星星基本上是( ) A . 恒星 B . 行星 C . 卫星 D . 彗星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发现火星土壤按重量算约2%是水分。
到目前为止,在太阳系中人类只在地球上发现有液态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液态水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下列为地球液态水存在原因的是( ) A . 太阳系各大行星各行其道 B .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 . 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D .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10.下列有关太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 B . 在夜空金星显得很明亮是因为它能自身发光
C . 八大行星都自东向西沿近圆形轨道绕日公转
D . 太阳系所有天体中木星的质量和体积最大
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我国甘肃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回答下列各题。
11.以下属于天体的是( )
A . 入轨后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B . 刚刚起飞的火箭
C . 入轨前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D . 发射台上的火箭
此卷
只装订不
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12.可以对“天宫二号”向地面传送信息产生干扰的是()
A.太阳辐射 B.月球引力 C.太阳活动 D.流星雨
读下面两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3.图中a地在b地的________方向( )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14.假如飞机飞行速度为1110千米/时,那么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飞到c地的时间是( ) A. 3小时 B. 6小时 C. 9小时 D. 12小时
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下面各题。
15.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
16.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60°N,80°E B. 60°S,100°E
C. 30°S,100°E D. 60°S,80°E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7.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温度条件 B.恒星质量 C.行星体积 D.大气成分
18.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A.金星 B.地球 C.木星 D.水星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小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9.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图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地震发生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21.当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放鞭炮,守岁迎春 B.赛龙舟,踏青插柳
C.吃月饼,共庆团圆 D.望双星,鹊桥相会
22.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至B先快后慢 B. B至C越来越慢
C. C至D先慢后快 D. D至A越来越慢
23.昼夜现象使地球表面出现晨昏线(圈),把地球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结合所学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在下面四幅图的A,B,C,D四点中,处于黄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4.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5.关于晨昏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B.晨昏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
C.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
D.夏至日晨昏线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
26.下图是从不同角度观测的地球光照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表示12月22日前后光照图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7.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
A. 23° B. 46° C. 67° D. 90°
28.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26′,若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
A.热带范围增大1° B.北温带范围减小1°
C.北寒带范围增大1° D.南寒带范围减小1°
29.地球上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受侵蚀较大的是()
A.都在北岸 B.都在南岸 C.靠近低纬的河岸 D.靠近高纬的河岸
30.9月1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
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9月2日晚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应是()
A. 19时56分4秒 B. 19时3分56秒 C. 20时5分4秒 D. 20时3分56秒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是其一半的是________,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与________两点。
(2)简述地球自转线速度与纬度的关系。
(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________外,各地角速度均约为_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相吻合的地点是__________。
三、填空题
32.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纬度______,经度______。
(3)E点的时刻为________时。
(4))图中晨线是________弧。
33.读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点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B__________。
(2)A在__________半球(东或西),B在A的__________方向。
(3)从A、B两点各向东延伸10个经度,两者延伸的距离是否相等?____,从A、B两点各向北延伸10个纬度,两者延伸的距离是否相等?_________
34.读太阳大气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字母代表的太阳外部结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___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出现于图中的A层和B层。
其活动周期为________年。
(3)A层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对________产生影响。
(4)B层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对电离层产生强烈的电磁扰动,即________现象,还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5)C层产生的_______,会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产生______现象。
2018-2019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地理答案
1.C
2.B
3.D
4.B
【解析】本题组属于基础性题目,难度一般。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1.西半球指西经度大于20°W、东经度大于160°E的地区;北半球指纬度属于北纬度的地区;中纬度指纬度介于30°--60°之间的地区,故C正确。
北京和伦敦位于东半球,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故A、B、D错误。
2.昆明和纽约均位于北半球,但昆明纬度低于纽约,因此昆明位于纽约以南;昆明为东经度,纽约为西经度,二者之和小于180°,因此昆明位于纽约以东,故B正确。
3.新加坡与昆明经度相近。
同一经线,纬度差1°,经线长差110km,昆明与纽约纬度相差23°40′,因此经度相差约2600km,故D正确。
4.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即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四地中新加坡纬度最低,故B 正确。
5.A
6.D
7.B
8.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和天体系统知识,难度较小。
5.童谣中描述的天体,按照先后顺序依次为太阳、地球和月球,他们分别属于恒星、行星和卫星,故A正确。
6.地球和月亮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总星系即目前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
因此童谣中出现的天体不属于河外星系,故D正确。
7.童谣中所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共有两级,即地月系和太阳系,故B正确。
8.恒星是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够发光发热,肉眼感觉是闪烁的,因此晴朗的夜晚我们能看到星星多数是恒星,故A正确。
行星和卫星都不能发光,大多数肉眼看不到,故B、C错误。
彗星属于太阳系小天体,大部分时间运行在离太阳很远的地方,在那里它们是难以被肉眼发现的,故D错误。
9.B
10.A
【解析】
9.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球表面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才使得地球存在液态水,因此B对。
10.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A项正确;金星是行星,本身不会发光,夜空显得明亮,是因为金星反射太阳光,且距地球较近,B项错误;八大行星均自西向东沿近圆形轨道绕日公转,C项错误;太阳系中所有的天体中质量和体积最大的是太阳,D项错误。
11.A
12.C
【解析】
11.天体是指宇宙空间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判断某一物质是不是天体,可以用"三看"来概括:一是看它是不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星际物质尽管用肉眼看不见,但它是天体;二是看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天体的某一部分不是天体;三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的大气层中,位于外层空间的是天体,位于地球大气层中的不是天体。
故A正确,B、C、D位于地球大气层中,因此不属于天体,故错误。
12.天宫二号与地面联系应当使用无线电信号,而太阳活动发生时,产生的带电粒子会引发磁暴,影响无线电信号的传播,故C正确。
13.A
14.D
【解析】
13.读图可知a地的经纬度为(30°S,90°W),b地的经纬度为(55°N,140°E)。
因此a地在b地的东南方向,故A正确。
14.纬度差1°,经线长差110km,因此假如飞机飞行速度为1110千米/时,沿经线飞机每小时飞过10个纬度。
飞机从a地沿经线圈飞到c地中图共飞越了120°,需12小时,故D正确。
【点睛】
已知经度,判断东西方向的方法:二点都是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部;都是西经度,度数大的在西部;一个东经度,一个西经度,看二者之和,二者之和小于180°,东经度在东,二者之和大于180°,东经度在西。
15.B
16.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线的特征以及对跖点问题,属于基础题目。
15.地球上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因此两条纬线之间的经线长度相等;地球上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间隔相同的经度,纬度越高,纬线长越短,因此在较高纬度向东200千米跨过的经度大,所以最终回到M点的正东方。
故B正确。
16.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纬度相同,一个为南纬度,一个为北纬度;经度数互补,一个为东经度,一个为西经度。
图中M点的经纬度为(60°N,80°W),因此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60°S,100°E)。
故B正确。
【点睛】在经纬网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7.A
18.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球生命的条件,学生要掌握影响地球生命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熟悉产生这些条件的原因。
17.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图主要反映行星可居住带距恒星的距离和恒星的大小关系,这两个因素主要影响行星的温度,所以说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选择A。
18.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那么,太阳能量更大,发出的太阳辐射更强,出现生命的行星比现在的地球距离太阳更远,选择C。
19.A
20.A
21.A
22.D
【解析】
19.图中ABCD四地位置依次代表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和3月21日(春分)。
地球逆时针公转,因此①位于3月21日到6月22日之间,故A正确。
20.3月21日到6月22日之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故A正确。
21.当地球公转由C向D运动的过程中,日期为12月22日到3月21日之间。
春节一般位于1月底,2月初;赛龙舟,踏青插柳在春季;吃月饼,共庆团圆为中秋;望双星,鹊桥相会在夏季。
故A正确,B、C、D错误。
22.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在1月初,最慢在7月初。
A至B的日期为6月22日至9月23日,地球公转速度先慢后快;B至C的日期为9月23日至12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C至D日期为12月22日指3月21日,地球公转速度先快后慢;D至A日期为3月21日到6月22日,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
在公转轨道图中,首先可利用地轴的倾斜方向判定二至日,然后用“二至”定“二分”。
“左倾左冬(至),右倾右冬(至)”
23.B
【解析】
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A点位于晨线上,B点位于昏线上,C点位于晨线上,D点位于晨线上。
故B正确,A、C、D错误。
【点睛】沿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为昏线,反之为晨线。
24.C
【解析】
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部分为夜半球,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昏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不断更替。
故C正确。
25.D
【解析】
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任何时候都平分地球;晨线上太阳处于日出状态而昏线上太阳处于日落状态,即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零;晨昏线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只有二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与地轴在同一平面内,其它日期均不在同一平面内。
故D正确,A、B、C错误。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解答时注意题干要求选择“错误”项。
26.D
【解析】
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
故D正确。
27.C
28.C
【解析】
27.图中③为黄道平面,④为赤道平面,③和④的夹角①为黄赤交角,②为黄赤交角的余角。
若黄赤交角大小为23°,则②的度数为67°。
28.黄赤交角增大到24°26′,则回归线度数变为24°26′,极圈度数变为65°34′,热带范围增大2°,北寒带和南寒带范围分别增大1°,北温带和南温带范围分别减小2°。
29.C
【解析】
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自动向西流的河流北岸侵蚀严重,属于靠近高纬度一侧的河岸;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自动向西流的河流南岸侵蚀严重,也属于靠近高纬度一侧的河岸。
选项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30.A
【解析】
根据题目,两次对准某个遥远恒星的时间间隔是一个恒星日,即23时56分。
再次对准织女星时,是从9月1日晚8时,加上23时56分,时间是9月2日晚19时56分,A对。
【考点定位】恒星日。
31.(1)A;D;B;C(B和C可互换)
(2)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赤道上线速度最大,极点为0。
(3)南、北极点;15°/h
(4)A
【解析】
(1)A点在赤道上,线速度最大;南北纬60°纬线的周长约为赤道的一半,因此其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纬度度数相同的纬线圈长度一样,因此纬度度数相同的纬线,线速度相同。
(2)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纬度越低,纬线圈的半径越大,纬线的长度越大,因此线速度越大。
(3)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的自转角速度都约是15°/h。
(4)读图可知,赤道处的线速度是1670km/h,计算可知赤道上自转一周的距离约为40000km,与诗句所述情况最相吻合。
32.(1)南极;冬至日;12.22 (2)23°26′S;90°W (3)12 (4)AB弧
【解析】
(1)由图中经度数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半球俯视图,故此图以南极点为中心。
南极圈出现极昼,北半球的节气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图中90°为东经度,地方时为0时,因此90°W的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
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纬度23°26′S,经度90°W。
(3)E点所在经线将昼弧等分,为正午,地方时为12时。
(4)沿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界线为晨线。
由经度可知,该图地球顺时针方向自转,故AB弧是晨线。
33.(1)(30°W,70°S);(125°E,30°N) (2)西;东北(3)否;是
【解析】
(1)由图中经纬线形状可知,两图方向的判定原则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左图越向北去纬度越低,因此为南纬;越向东去经度越低,因此为西经度。
故A点的地理坐标为(30°W,70°S)。
同理B 点的地理坐标为(125°E,30°N)。
(2)西经度大于20°为西半球,A点经度为30°W,故A点位于西半球。
两地中一个属西经度,一个属东经度,若二者之和小于180°,则东经度在东。
由A、B两点地理坐标可知B在A的东北方向。
(3)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经度差1°,纬线长相差110km乘以地理纬度的余弦。
故从A、B 两点各向东延伸10个经度,两者延伸距离不等。
所有经线长短相等,纬度差1°,经线长相差110km,故从A、B两点各向北延伸10个纬度,两者延伸的距离相等。
34.(1)光球;色球;日冕(2)黑子;耀斑;11年(3)地球的气候(降水)
(4)磁暴(5)太阳风;极光
【解析】
(1)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它们分别出现于光球层和色球层。
其活动周期为11年。
(3)光球层产生的太阳活动会对地球的气候(降水)产生影响。
(4)太阳活动会对电离层产生强烈的电磁扰动,即磁暴现象。
(5)日冕层产生的太阳风,会在地球的南北两极产生极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