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图文并茂》优质教案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文并茂》教案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连环画或插图的方式表现自编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图文并茂的创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画面搭配故事的创作乐趣,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自编故事,用画面搭配故事,使故事图文并茂地呈现。
【教学难点】
故事有趣、画面生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欣赏丁丁历险记漫画书图片导入新课。
(出示丁丁历险记漫画图片)
师总结:像这样用图片和文字表现一个故事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文并茂。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书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
二、新课讲授
(一)教师讲解示范漫画绘制要求
1.认识连环画(出示连环画图片)
师:这样几段画面和简单文字组成的小故事,我们把它叫做是“连环画”。
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人书。
它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雅俗共赏的文艺形式。
是通过语言与多幅画互相依托、密切配合来叙说故事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简洁明了,是一种综合表现的艺术形式。
师:有谁知道中国的第一套连环画是哪部?
生:三国志……
师:同学们还都知道哪些连环画故事呀?
生:三毛流浪记、多啦A梦……
师:我们中国还有很多有名的连环画书:比如说:《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
2.分析连环画——《乌鸦喝水》
师:乌鸦喝水这个故事大家都看过吧?我们看看乌鸦喝水的故事是怎样通过连环画的
形式表现出来的。
(出示幻灯片)
师:同学们观察下,这个连环画的重要特点是什么?同学们看看,故事以乌鸦为主人翁,四张画面都是以乌鸦在干什么为主。
(板书1.主人公)再画连环画要抓住主人公重点。
师:第二,连环画一般以四个画面来表现,就代表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也就是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板书2.起因、经过、高潮、结果)
师:第三,画完连环画千万别把重要的序列号忘记。
(板书3.序列号)
师:第四,还有标题。
活动三:欣赏改编过的《乌鸦喝水》。
师:还是乌鸦喝水的故事,我们还可以进行改编。
(出示幻灯片)
师:这个新乌鸦喝水同学们看得懂吗?作者把石头改成金币,瓶子看到金币还开心地“笑”了。
师:(出示幻灯片)这个乌鸦喝水改编得更有意思了。
石头太大了,乌鸦直接把瓶子砸开,所以题目就设计为《乌鸦砸缸》。
师:这段文字是简单写出乌鸦的心理想法,配合图画的文字我们可以以对话或者叙述或其它各种表现形式。
除了寓言故事,我们还可以画幽默、搞笑的漫画。
师:(出示幻灯片)这个故事是幽默的,通过人物的对话来体现。
有没有发现,两个表情都是很夸张的,就要把夸张搞笑的表情给画出来。
3.播放视频《如何画连环画之铅笔起稿》
4.布置作业
师:看了这么多好玩的连环画,想不想自己设计个故事动手画一张?我们可以选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或者成语故事、古诗来改编,还可以编一个幽默搞笑的故事。
如果不想画四个画面的也可以画一张插画。
(展示范画)
师:像老师这张,用小红帽的故事改编,小红帽一别以往娇小可怜的形象,她现在再也不怕大灰狼,全身武装的要去找大灰狼报仇,而大灰狼很害怕地躲在树后面。
像这样以插画的方式表现故事也可以。
可以画1—4个画面,四张连环画可以设计一下格式,老师这里设计了几个格式,还有些简笔画的动物、人物给你们参考。
记住,不要着急下笔,想好故事、情节安排再动手画。
作业要求:
编一个小故事,以连环画或者插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选择1—4个画面,画面安排合理,形象生动。
提示:可以将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古诗等等进行改编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漫画绘制要求,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
(二)学生进行漫画创作
1.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故事编写进行漫画创作。
2.组长细致分工组织绘制集体创作。
3.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进行漫画创作,教师指导,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
三、课堂小结
(一)作业评价
在教室布置一个漫画展示区,在展示中给予构思创意,绘制表现最佳的小组、个人进行及时的鼓励与奖励。
让每个参与创作协作的同学都能够收获成功的快乐。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漫画的设计绘制方法,下节课我们要进行详细的绘制,课下老师希望大家认真编写剧本,好好收集素材在下节课上更好地表现你的智慧。
(二)课后拓展
学生可以在课后多加练习,将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编成故事。
(播放视频《翻页连环画欣赏》可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漫画,肯定学生创意,鼓励学生课后创作漫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