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罗源县第一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携来百侣曾游, 。

(2)书生意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曾记否,,浪遏飞舟。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君之所知也
C.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2.下列句子句式不同的是A.亚父者,范增也B.太子及其宾客知其事者
C.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21分)
而那滴水的声响却异常清晰,粒粒分明,坚定,固执,扣人。

弦。

这滴水的声音就这样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追逐着我。

你听,这滴水是有生命的。

将滴水控制在一秒钟两滴的速度,这水声听起来就像十六七岁的我,年轻,矫健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滴,滴,滴,滴,来不及看清什么,来不及后悔什么,细细密密的日子就这样快速地过去了。

稍慢一些,就像中年的我,矜持,沉稳,稍作停留,但也不及多想,被身后一大摊琐事杂务推着向前。

再慢一些,那就是老年的我,慢慢地渗化出来,汇拢,凝聚,像一颗盈盈欲滴的泪,又像一颗思维的结晶体,饱满,丰硕,而后,“咚”的一声,落入耳膜,凝重、庄严,掷地有声,像一句古代的誓言。

这滴水的声音,是存在的宣告。

而后,一切又归至于沉默的虚无。

你说,这一条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由多少颗这样微弱而真实的水滴汇成的呢?生命投入时间的长河,如一滴水跃八无边的汪洋。

世间万物的历程,又与一滴水的生命有什么不同?
我常常无言以对,滴水的责问。

这滴水工夫,地球上,抑或宇宙间正上演着多少出剧目呢?
这滴水之舟,究竟能承载多少的笑与泪,悲与喜,生离与死别?
一滴水,谁都可以掬之于掌心,然而,谁也无法掂出一滴水的分量,谁也无法将一滴水永远留住。

天地之间,万籁俱寂,惟有滴水声,如珠玑,如佛音,点点滴滴落心头。

神龟虽寿,犹有尽时;媵蛇乘雾,终为土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水滴,石穿,更何况是脆如蝉翼的生命?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有多少智者,倾听滴水之声,浊心因此而明净,他们顿悟后的长叹落在历史之河中,激起滴水的层层回音,至今不绝如缕。

漫步田野,一颗颗露珠正凝于叶尖。

无色、无声。

一忽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光芒四射。

露珠们开始闪烁不定,窃窃私语,如忽明忽灭的萤火。

光线慢慢移过来,移过来;在一个恰当的角度,聚集;瞬时,灵犀一点,心领神会,回应着阳光的这滴水珠便折射出炫目的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

雍容富丽,金碧辉煌;如梦如虹……与平生的素朴纯净形成反差。

任何生命拥有的色彩它都拥有,一切大红大绿,大喜大悲,都消融其间,默默包涵,而自身却是剔透无比,通体明亮,这是一种何等气度的生存智慧?
甚至,这一滴水的华光、比之一颗罕世的钻石更无价,因其转瞬即逝,而更富有灵性,富有生命的绚丽的喧响,因而,美得异常触目惊l心,无与伦比。

或许,这一滴水一生的期待,只为了这瞬间的辉煌?
此时,谁敢鄙视,谁敢漠视,这一滴水的存在?
此时,谁还能说,无色与沉默是一种苍白与单调?
无色是至色,沉默是绝响!
也许,人的一生,还不够用泉守望滴水升腾为云的历程,但我不能不信奉这滴水之音。

19.文章篇首说“幻觉中的滴水声响”会让作者“惊悸”,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么写的用意。

(4分)
20.作者说“滴水是有生命的”,它与人生有什么相似之处?(4分)
21.作者从阳光下水滴的光彩,领悟到了”生存智慧”,这”生存智慧”是什么,请作简要阐述。

(3分)
六、作文:(70分)
22、以“暧流”为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必修1第一次月考题(答案)
一、名句名篇默写(10分)
二、语言基础题(共21分,每小题3分)
1.B(A.“溯”读sù;C.“怩”读ní,“戛”读jiá;D.“荇”读xìng,“谥”读shì。


2.A(A.概-慨;B.岐-歧,霉-莓;C.奥-懊,朔-溯;D.晨-辰,纶-伦。


3.A(品位:名词,指物品的质量或作品达到的水平;品味:动词,仔细体会玩味。

贯注:精神集中;灌注:浇进、注入。

揣摩:反复思考推敲;揣测:猜测。


4.B(A“风华正茂”形容青春焕发,才华横溢,不能形容幼儿园的小孩;C“峥嵘岁月”指不平凡的日子,褒义词;D“风云人物”指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物,在此大词小用。

)5.D(“新诗”虽然不像近体诗那样恪守格律,但也并不是不讲究格律与押韵而完全自由化。

“新诗”也同样要有音韵美,要有节奏感。


6.C(《沁园春 长沙》属于长调。


7.D(A句式杂糅,“使”不妥;B“十天的报纸”有歧义;C语序不当,“两千多年前”应该放在“文物”前面。


三、文言文阅读题(24分)
四、名著阅读
17.(1)觉新和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但梅的母亲和觉新的继母周氏在牌桌子上有了意见,就拿拒婚来报复。

(1分)觉新屈从于父亲的意志与瑞珏结婚。

不久,梅出嫁。

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

(1分)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两人都不能忘情。

在矛盾痛苦中,钱梅芬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2分)
(2) 鸣凤投湖自尽了。

(1分)鸣凤和觉慧相恋,可高老太爷把鸣凤许给了冯乐山做姨太太。

(1分)出嫁前的一个晚上鸣凤去找觉慧,觉慧赶着写稿,没有听完鸣凤的诉说就把她遣走了。

(1分)鸣凤含泪离开了觉慧的 ,在绝望中怀着对觉慧深深的爱,投进了晶莹的湖水中。

(1分)
18. 1.C(①“孔子认为要接近仁道”有误,应是要接近有才有德之人。

②“获得生活的满足”有误,获得的应该是道德和精神方面的。


2.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君子不应总是为了自己的物质享受而奔波,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的完善。

在这当前还有教育意义,现在物质比古人丰富了,但也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五、现代文阅读(21分)
19.作者这么写,在内容上,突出了滴水的作用——时时刻刻、无处不在地提醒着“我”,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