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摘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引入,极有力的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它一方面提高
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稳固性,另一方面也转变了建筑建造思维,对于建筑业的革新
来说意义重大。
在国内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于
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管控能
够很好的响应时代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目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不科学
在一些建筑项目中,裂缝经常发生在建筑混凝土的后期阶段,主要原因是设
计图纸不合理且不科学。
有些设计师们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在设计时,光
从结构安全的角度进行考虑,并没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的难易程度,使得
施工难度加大,从而造成施工时出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另外有些结构设计不合理
也是造成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一个原因,例如大跨度结构梁的跨高比不合理或
者配筋不合理都会造成结构梁后期裂缝的出现。
1.2水灰配比不合理
在混凝土施工中,水灰比控制是混凝土施工强度的重要保证,水灰比的变化
也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强度,导致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下降。
当混合水和灰时,
与材料混合的水量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
因此,在混凝土拌制时
要严格控制水与水泥的参量,水灰比要与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保持一致,水灰比是
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1.3砼浇筑过程中操作不当
许多专门负责建筑工作的工人需要熟悉混凝土浇筑工艺,这是简单的混凝土
生产步骤之一,技术含量不高。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他们往往是完成混凝
土浇筑作业的关键,项目经理部往往对这项工作交底不到位。
然而,正是这种疏
忽给混凝土浇筑质量留下隐患。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轻微的质量问题可以在后
期进行修补或者忽略,严重的质量问题会直接影响结构安全,给施工项目带来重
大损失。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
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
在混凝土配
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
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
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
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
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
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
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
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
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
拌合均匀到位。
2.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
最终的施工质量。
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
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
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
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
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3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3.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是指组成“砼”的基础组分。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石、砂以及水组成。
根据不同用途,其中还会添加不同的添加剂,或者掺合料。
在进行施工前,施工
人员应当首先确保选用合格的原材料。
只有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才能保证工
程的质量。
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强度、安定性等方面的试验。
另外,水泥进
场后,施工人员应当合理储存。
不能将水泥存放在潮湿的环境。
同时也要避免将
不同种类的水泥堆放在一起。
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混用的情况,不利于保证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工程量(体积)较大的工程,施工选用的水泥应当尽可能是
低热或者中热的。
这是减小施工水化热的重要手段,也是根本手段。
对于砂、石
骨料来说,施工人员在选购细骨料(砂)时,应当注意控制其中所含的泥、有机
质等的含量。
细骨料使用前,也要进行相关试验。
例如,筛分、含泥量等试验。
通常情况下,细骨料适宜使用级配良好的中砂。
其细度模数一般介于2.4至2.6
之间。
如果建筑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还应当确保砂子通过0.315毫米筛孔的百
分率介于15%至30%之间。
粗骨料可以选择采用碎石,也可以采用卵石。
3.2控制混凝土施工的顺序和工艺
具有不同特点的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制定不同的砼施工方案。
施工企业
应当采用合适的工艺和施工次序。
以混凝土浇筑为例。
在浇筑前,施工企业应当
制定好浇筑方案。
对于不同位置的浇筑顺序,方案中应当有明确说明。
所有浇筑
工作应当在砼状态良好的时间内完成。
在浇筑工作开始前,施工企业应当先检查
浇筑条件。
例如,施工人员应当对模板以及钢筋固定情况进行详细检查。
尤其是
钢筋直径、绑扎情况等。
如果存在预埋件,施工人员还应当对预埋件的情况进行
检查。
在检查中,如果发现模板中存在杂质或者垃圾等,应当及时清理。
这对于
保证浇筑强度以及质量、构件表面的平整程度均具有重要影响。
施工人员还应当
注意观察浇筑时的天气情况。
如果在浇筑过程中出现恶劣的天气状况,就会造成
浇筑工作的中断。
3.3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
对施工人员进行充分培训,一直是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良好地开展培训、学习活动,对于施工人员了解砼施工流程、加强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通
过学习,施工人员能够对施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更加了解。
从而避免施工操作不
规范的现象,减少施工错误。
对于施工时使用的设备,施工企业应当对施工人员
进行指导,使他们的操作更加规范。
施工企业还应当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考察。
一方面,要保证他们了解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
另一方面,要保证他们掌握良好的施工技术,在搅拌混凝土时,施工人员应当规范操作。
首先要确保充足的搅拌时间,保证砼的各组成成分均匀分散。
对于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应当按照相应的浇筑方案施工。
例如,不同类型的结构,每次浇筑的厚度可能不同。
为避免混凝土出现离析,引起钢筋外露等事故,施工人员应当重视浇筑方法的选择。
4结论
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见着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个环节。
本文主要对混凝土配合比技术,混凝土搅拌技术和混凝土的浇筑技术急性讨论和分析,希望通过分析,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可以提高我国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吴铁武.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科技风,2017(26):95+111.
[2]李文轩.水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7(47):283-284.
[3]王兴立,闫竹玲.试论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21):59-60.
[4]高严冰,皋飞.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19):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