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生活------“组合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数学与生活------“组合问题”
简单的组合孙淑霞【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81--83 页。
【教材简析】组合问题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接触了有关排列与组合的简单知识,已具有初步的用排列、组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由杂乱、具体有序、抽象的思维过程,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学会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与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利用已有经验知识认识和了解简单的组合事件,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经历无序有序的思维过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归纳能力,训练思维的有序性。
3.通过画线段图、示意图等渗透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5.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组合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训练思维
1 / 6
的有序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全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是第二次见面了,真成老朋友了,咱们握握手吧!你们知道吗,握手里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问题呢,咱们师生 37 人每两人相互握一次手,猜一猜一共要握几次手呢?学生说一说。
同学们猜了这么多,要一下子求出 37 个人两两握手的次数确实有困难,那就让我们从简单的问题入手来研究研究吧。
[设计意图:
用握手这一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入手,让学生猜一猜握手的次数,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后面的探究做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情境图谈话:
大家仔细看,如果你是班主任,可以派哪两位同学去呢?
二、主动尝试,探究方法 1.谈话:
像这样的组队方案一共有多少种呢?请同学们将想到的所有方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到题纸上,然后再小组交流。
学生独立活动,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参与,了解信息。
2.逐一展示学生的各种组队的方案。
---------------------------------------------------------------最新资料推荐------------------------------------------------------ 谈话:
把你的想法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录组队方案的?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展示各种不同的情况,并引导学生讲清各种情况的特点。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①无序的组队方案②有序的组队方案③画线段图的组队方案等。
) 3.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将各种方案一一列举,这就叫枚举法。
(板书:
枚举法) [设计意图: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教学生成点,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直观而且具体的感知组合问题,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同时有目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 三、深化认知,感知规律 1.变换素材:
刚才我们是从四名同学中选出两人参赛,现在又来了一个同学,如果从他们 5 人中选出 2 人参赛,又有多少种不同的组队方案呢?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信息。
(应特别留意学生是否有这种思路:
前面四位同学组队方案有 6 种,再加上小美分别与他们四人新组队的四种方案,一共是 10 种方案。
3 / 6
) 2.全班交流。
3.小结: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这种组队问题就是数学中的组合问题(板书课题:
简单的组合)。
[设计意图:
从 5 个同学中选出 2 名参赛是学生在本节课中的第二次组队尝试,至此学生已隐约感觉到可能有一种内在的规律,但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为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规律渐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四、探究规律,建立模型 1.观察体会,探究规律出示探究表格师生共同填写 2~3 人的情况。
2.小组合作,总结规律。
不管有几个同学,就从比它少的数加起,一直加到 1 的和,就是这组数的组合方案的种数了。
引导学生总结并板书:
(n-1)++1 [设计意图:
数学规律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只靠前面的几组数据的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
学生在表格研究中,通过大量例证的研究,规律已不言自明。
这样的教学环节,不仅把握住了学生思维发展的可能性,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认知,深化了有序思维、渗透了数形结合的
---------------------------------------------------------------最新资料推荐------------------------------------------------------ 数学思想。
] 五、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1.解决握手问题。
2.谈话:
看来我们又得到了一个法宝!那我们就用它来解决生活问题吧! 3.数一数,下面有几个角?说说你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巩固练习是学生深化理解知识,掌握策略方法的重要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了学生知其然,而且注重了学生知其所以然。
在学生的认知深化中,更重视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的培养。
] 六、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谈话:
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的组合问题,你们看(出示图片),那你们能不能运用规律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2.拓展应用:甲、乙、丙、丁四位好朋友玩羽毛球对抗赛, 每两人对阵一场, 一共进行了 6 场比赛, 你知道丁一共赛了几场比赛吗?3.回顾总结,汇报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引导学生在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上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使课堂上的组合问题再次生活化。
5 / 6
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和技能,强化学习策略与方法,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成数学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