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教学大纲(本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仪器》教学大纲注:课程类别是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
课:课程性质是指必修/限选/任选。

一、课程地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地位
虚拟仪器是测控仪器发展的新形式。

虚拟仪器的实现原理是结合计算机的通用资源、通用硬件模块,利用软件实现传统仪器的功能,包括测量结果显示、仪器控制和数据存储分析等功能。

虚拟仪器的核心思想是“软件即仪器”0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组成,了解虚拟仪器的发展方向。

课程的重点是实现虚拟仪器设计的开发软件学习,主要讲述目前比较流行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一LabVIEW的编程方法。

课程采用理论学习和上机实验两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图形化编程思想、LabVIEW的编程和调试方法、虚拟仪器软件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具备一定的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虚拟仪器的概念和编程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利用LabVIEW 实现虚拟仪器功能的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初步具备灵活的思维方法与开放的科学精神。

合格的学生将具备如下具体要求。

课程目标I掌握虚拟仪器的发展历史、基本组成及其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课程目标2掌握虚拟仪器进行测量和控制所需要的接口总线类别和特点。

课程目标3具备LabVIEW初级编程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编辑功能、结构代码、调试功能。

课程目标4具有信号采集和仪器控制的编程经历。

课程目标5能对工程测量和控制进行初步的虚拟仪器设计。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
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上机实践,结合自学和独立程序设计,实现上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主要讲解虚拟仪器的基本原理、组成、总线类别等,结合当代测控技术发展趋势,表明虚拟仪器的发展潜力及在测控专业中的重要应用,提高对虚拟仪器的认识和兴趣。

讲解LabVIEW这一图形化编程语言的图形化和数据流编程思想,结合软件操作和实例演示介绍LabVIEW编程方法和技巧。

课堂教学尽可能引入互动环节,使同学们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上机实践:是学生重点掌握LabVIEW编程技术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多个验证实验,带着编程任务,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编程要求,不仅掌握编程方法,更是对编程思想的训练。

上机实践注重教师的指导,充分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地沟通,对任何疑问,教师能第一时间做有效的指导。

自学:学生对一些编程技巧的训练需要学生自己练习。

教师提供案例及代码,学生通过自学完成知识点的巩固掌握。

独立程序设计: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的重要提升,也是对学习效果的考验。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注:I .支撑强度分别填写H、M或L (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工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1章虚拟仪器基础
了解虚拟仪器的发展历程,掌握虚拟仪器基本概念及特点,了解虚拟仪器在其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掌握LabVIEW编程环境、掌握LabVIEW的数据流编程思想。

第2章程序结构
掌握循环结构、条件结构、顺序结构以及公式节点。

第3章数据类型
掌握LabVIEW的基本数据类型以及数据结构。

第4章图形显示控件
掌握波形图控件以及XY图形控件的使用方法。

第5章字符串和文件I/O
掌握字符串控件及字符串函数;了解LabVIEW文件I/O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测量数据的读取和保存功能。

第6章数据采集
了解数据采集软硬件环境和基本知识,理解简单的模拟信号采样及控制输出。

第7章信号分析与处理
了解常用信号分析与处理方法,掌握LabVIEW信号分析与处理的实现功能,能设计简单的滤波器。

第8章其他高级应用
掌握创建和使用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掌握子VI的创建与调用,了解事件结构、状态机等进阶应用,理解项目工程的管理与程序优化。

五、课程学时安排
注:I.实验性质指演示性、验证性、设计性、综合性等;2.实验类别指必做、选做等。

(一)推荐教材:
1.虚拟仪器设计教程,黄松岭王珅赵伟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第1版.虚拟仪器设计基础教程,
黄松岭吴静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1版(二)主要参考书:
LLabVIEW程序设计与应用,杨乐平李海涛杨磊,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第2版
2.现代测试技术及虚拟仪器,曹玲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第1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