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1
百发百中
【成语】:百发百中
【拼音】:bǎifābǎizhòng
【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精确,每次都命中目标。

也比方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故事】:
这故事记载在“史记”这本书中。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对射箭很精明的人,叫做养由基。

养由基小就精通射箭,能够在一百步远的距离,命中那些只有三、四公分宽度的柳叶,同时,只要旁人指明想射中哪一片柳叶,他都能够很快的把箭射出,而且没有射不中的。

因此,人人都夸赞他的箭法,有的人说“百步穿杨”,也有的人说“百发百中”,都是用来形容他射箭的绝技。

它的意思是在赞扬别人做事要有肯定的把握,有时分析事情,对将来的进展也一如所料。

虽然现代的人们,已经很少人再对射箭会发生爱好,但是“百发百中”这句成语,可以用在不只是箭术一件事情上,许多事情都可以引用。

例如,喜爱玩箭的人,他的射击技术很高超,他拔出箭,并不需要花时间瞄准,就可以在射程的距离内精确的命中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说这个人的射击术“百发百中”。

又譬如说某人对事物的进展,由于观看很认真,并且了解它的规律,推断很正确,我们这个时候,也可以说他是“百发百中”。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2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把“开诚意,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方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相国也。

开诚意,布公道。

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誉。

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请他关心刘禅治理天下,并且恳切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假如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

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关心平凡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

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已受先帝托付,已经担当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

马谡〔su〕是他特别看重的一位将,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

由于违背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

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

诸葛亮自已也为失守街亭等承当责任,恳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

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判他的缺点和错误。

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中。

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3
出人头地
苏轼小时候,天资聪颖,由于书读得多,字也认得多,再加上文章写得好,因此受到人们的赞扬。

在一片赞扬声中,苏轼不免有些飘飘然。

有一天,便在自己书房门上手书一联,以显示自己的才华,联文是:读尽人间书,识遍天下字。

对联贴出之后,有一位老者专程来到苏家,向苏轼“求教”,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书上全是写着周朝时史籀创制的字。

苏轼开头满不在乎,特别得意,可是接过书一看,书上的字一个也不熟悉,这对傲慢自满的苏轼是当头一棒,他立刻面红耳赤,只好向老者抱歉。

老者也没说什么,便含笑而去。

苏轼这时才感到自己太傲慢了,于是将书房门前对联的上下联前各添了两个字,使思想境界为之升华,一幅具有远大理想的对联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立志读尽天下书,发愤识遍天下字。


此后,苏轼发奋读书。

二十岁的时候,已学得博古通今,便和弟弟苏辙一起参与了京城的考试。

当年的主考官是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对当时文坛崇尚诡怪奇涩的文风很是反感,一律不加录用。

当他看到一篇《刑赏忠厚论》时,非常兴奋,便预备取为第一。

由于试卷是密封的,欧阳修并不知道那文章是谁写的。

他想了想,觉得能写出这样的文章的人,除了他的弟子曾巩之外,可能不会有别人了。

为了避嫌,欧阳修就把苏轼的卷子判为其次。

等到发榜公布的时候,欧阳修才知道写那篇好文章的人不是曾巩,而是个叫苏轼的.年轻人,心里便有些过意不去。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4
鹏程万里
传奇,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名叫天池。

天池里有一种鱼,其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

鲲变成了一只大鸟,就是鹏,它的脊背好像雄伟的泰山,它绽开双翅,犹如遮天的乌云一样。

大鹏鸟乘着旋转的狂飙回旋向上,搏击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

它乘着旋风,直向高飞去,扶摇直上,冲入云霄,一下子就可以飞出几万里。

如此远的距离,大鹏鸟要过半年才能飞回到原来的住宅休息。

沼泽中有只小小的雀儿,观察大鹏在高飞,不以为然地笑笑说:“它将飞到哪里去呢?我跳动飞腾,悠闲向上,不过几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自由自由,这也是极得意的飞行啊。

它飞飞向几万里外的地方,是为什么呢?”
后来,人们常用“鹏程万里”作为庆贺或自勉的话。

李白在《上李邕》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道:“九万里风鹏正举。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5
洛阳纸贵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特别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

父亲常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旧调皮得很,不愿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伴侣们谈天,伴侣们艳羡他有个聪慧可
爱的儿子。

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长进了。

”说着,脸上流露出绝望的神色。

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特别难受,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的确很没长进。

于是,暗暗下定决心,肯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慢慢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特别好。

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这以后他又打算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

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到达肯定水平,他潜心讨论,细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最终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

由于当时还没有创造印刷术,宠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由于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

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6
后来居上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敬重。

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

虽然外表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
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

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欲多欲,外表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

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忧他会因此招来大祸。

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人也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今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

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

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骚。

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

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赛过从前的。

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中考成语典故作文素材7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候,有一位威猛善战的将,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着,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

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

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

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打仗时,遇到粮
食或水供应不上的状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勇敢坚韧,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

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啊!
后来,当李广将去世的噩耗传到营时,全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很多与大将平常并不熟识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

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宏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赞扬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芳香的花朵,甜蜜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旧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列传》,比方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仰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