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宿迁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基础掌握(试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41178 万人。
该数据的获得需要用到哪种科学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测量法
2.
下列选项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A.水稻B.蚯蚓C.家蚕D.蘑菇
3.
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西江中所有的动物B.白云山上的阳光
C.白云山上所有的树木D.西江中所有的生物和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
4.
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
A.蝗虫→ 吃虫的鸟 → 黄鼬B.植物 → 老鼠 →山鹰
C.草→兔→ 细菌D.阳光 → 草 → 狐
5.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日食月食B.铁树开花C.果树结实D.跑步出汗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A.太平洋B.撒哈拉沙漠
C.卧龙自然保护区D.地球大气层的上层
7.
下列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生长繁殖B.植物向光生长C.遗传变异D.石笋长大
8.
“葵花朵朵向太阳”说明生物体能够()
A.进行新陈代谢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繁殖下一代D.由小长大
9.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
A.相对稳定的B.绝对稳定的C.永久稳定的D.不稳定的
10.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7月28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开幕。
成都大运会吉祥物名为“蓉宝”是以熊猫基地真实的的大熊猫“芝麻”为原型创作的。
“蓉宝”手中有"31"字样火焰的大运火炬,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川剧的脸谱样式,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俱进的创新体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芝麻”是生物B.“蓉宝”是生物
C.火炬是非生物D.“蓉宝”、火炬都是非生物
11.
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温带草原B.湖泊
C.北方针叶林D.热带雨林
12.
如图表示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之间的Y关系柱状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生物数量,则能量的传递方向为:丁→丙→乙→甲
B.若Y表示有机物总量,则丁是最高级消费者
C.若Y表示生物获得的能量,则甲属于植物
D.若Y表示有毒物质积累量,则乙以丙为食
13.
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护城河及河内的所有生物B.西城区内的所有植物和动物
C.“花鸟鱼虫”市场内的动物D.陶然亭公园内的所有植物
14.
海滩上,蚂蚁为了获取潮汐遗留下来的食物,有时居然也会游泳,这一现象体现了()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受环境的制约D.生物对环境的选择
15.
下列对生态系统的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的特点是往返循环的
B.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
C.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D.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只有分解者能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
16.
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
A.①②⑤⑦B.②⑤⑦
C.①③④⑤D.①③④⑥
17.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
A.岩石圈的上层B.整个水圈C.大气圈的下层D.地壳的内部18.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最高级消费者是鹰
B.该食物网中的生物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
C.鹰和食虫鸟的存在,有利于农田作物产量的提高
D.农田里所有动物、植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19.
临近冬天,众多蚂蚁一起搬运食物,蚂蚁之间属于生物之间的什么关系?( )
A.捕食关系B.种内竞争关系
C.种内互助关系D.共生关系
20.
在日常生活中,你不难确定道路旁的树木、花圃里的鲜花、空中飞翔的小鸟都是生物。
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生物都能运动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21.
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阳光→草→虫
B.草→虫→鸟
C.鸟→虫→草
D.草→虫→鸟→细菌、真菌
22.
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句与对应的生命现象相符的是()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生物能够繁殖
B.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生物能生长发育
C.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动物的觅食行为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3.
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云龙湖中所有的鱼
B.天空中飞行的鸟
C.滨湖公园
D.金龙湖所有的植物
24.
假定在一个由草原、兔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狼杀绝,兔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不变D.上升后又下降
25.
周末,小明和同学们在一片小树林里玩儿,他们发现了下列生物:小草、鸟、大树、野兔,苔藓、蘑菇,蚂蚁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草、大树、蘑菇、苔藓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鸟、野兔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C.树林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树林里的土壤、空气等非生物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
26.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下列对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调查时要对所有的调查对象逐一调查
B.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对象
D.对调查的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字统计
27.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指( )
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前面的都对
28.
生态系统是指( )
A.生物B.环境C.生物与环境D.土壤
29.
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0.
语文课上学到的成语有很多与生物学有关,你能说出下列成语中哪一个能说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种瓜得瓜,种豆得豆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共有 _____条食物链。
(2)请你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
(3)在这个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 _____,数量最少的是 _____。
(4)图中生产者是 _____,图中所有的动物可统称为 _____。
2.
生产者主要是指________,能通过________制造有机物,并将____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主要是指____,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为食;分解者主要是指__________,能将______分解成简单的物质。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的关系。
3.
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此食物网中某条食物链的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由__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2)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___________开始的。
(3)若此生态系统被含汞的有毒物质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
(4)若图中的能量金字塔是按照“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的四类生物建立的,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
4.
阅读并分析下列材料,说出下列材料都表现了生物的哪些特征?
(1)一粒桃树种子能发育成一棵很大的桃树,并结出很多的桃子。
_____。
(2)草向光生长,羊吃草,狼吃羊。
_____。
(3)健康成年人吃梅、看梅、谈梅时都会有唾液分泌。
_____。
(4)体育课上同学们汗流浃背。
_____。
5.
生态系统有“生命之网”之称,在这里生物与环境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图示意了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
请写出一条和蛇有关的食物链____________。
(2)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草属于生产者,鹰属于___________者。
若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
和___________。
(3)若图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起________的数量也会减少,但一般不会无限制的减少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能力。
(4)若该草原生态系统使用某种难以分解的农药,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农药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_。
在南极企鹅等动物体内也有可能检测到该农药,理由是_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6.
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探究“某种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该小组进行的十组实验结果。
(1)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该小组同学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应当如何处理实验数据?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大多鼠妇生活在阴暗处,鼠妇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______决定的。
(4)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____。
7.
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
(2)鼠、兔、蛇、狐、鹰都是动物,统称为______者。
(3)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
(4)如果狐大量减少,那么鼠和兔将会____。
(5)该生态系统中还有_____、_____没有画出来。
(6)如果受到DDT污染,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
(7)写出其中一条食物链:________。
(8)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
(9)在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8.
如图是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内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上述的生物外,还需要非生物部分和________。
(2)该食物网中有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含有机物和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
(4)该食物网中的蛙和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_____。
9.
举例: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________,造成土地______。
10.
夏季的蚊子非常恼人。
同学们发现,不同人对蚊子的吸引力有区别。
有同学认为与肤色有关,也有同学认为与汗液的气味有关。
为了探究肤色和汗液气味对蚊子吸引力的影响,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准备3种接近不同肤色、大小相同的同种纸板各2张,在各种颜色的纸板上分别涂抹等量且适量的生理盐水和汗液(来自同一人)。
②将6张纸板分开随机放置在草地上,用摄像机拍摄,如实记录下分钟内各纸板上蚊子的停留次数。
③随机交换纸板位置,重复步骤①和②2次
实验结果:
颜色、蚊子停留次数、涂抹物
浅黄色中黄色深黄色
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1次第2次第3次
生理盐水212533876
汗液202118222423282529
(1)步骤③的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纸板颜色加深,蚊子停留次数____________。
与纸板颜色相比,汗液气味对蚊子的吸引力较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
晓卓同学发现,不同颜色的纸板在户外吸热能力是不同的。
他提出疑问:随着同一颜色纸板温度的升高,纸板对蚊子的吸引力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对此,他将一定数量活力相同的同种雌蚊子放入图密闭装置中。
实验分组如下表:
组别123
纸板温度25℃30℃35℃每5分钟纸板上蚊子停留次数X Y Z
(3)若实验结果为Z>Y>X,则实验结论为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的深入探究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纸板颜色深浅本身对蚊子吸引力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