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自然地理基础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气状况 典型
阴雨天气
晴朗天气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 沿海地区的台风
长江流域7、8月份的伏 旱天气;我国北方“秋高 气爽”的天气
过境时气压变化
方法技巧左右手巧判气旋、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方向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
知识拓展 锋面气旋的判读(北半球)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 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课堂篇 主题探究
探究一 如何判断锋的类型?
问题探究
中央气象台2021年1月5日早上发布了2021年首个寒潮蓝色预警,1月6日6 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预计1月6—7日,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地 区,局地降温幅度超过10 ℃。 结合材料探究: (1)这次寒潮是怎样形成的?属于冷锋还是暖锋? (2)此次天气系统过境造成哪些天气变化?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
地理
内容索引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主题探究
课标导引 课程 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标准 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1.结合生活说出常见的天气系统。(区域认知) 2.运用示意图,分析冷锋、暖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3.锋的分类(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
类 型 冷锋
暖锋
概念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而形成的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 气团移动而形成 的锋ຫໍສະໝຸດ 过境时 阴天、刮风、雨雪 天
阴雨天气、多 连续性降水
气
过境后
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 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 遇,势均力敌, 锋相对静止
A.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冷锋
B.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 (2)
结合上题分析,A 项符合。
C.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台风
D.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反气旋
解析 第(1)题,根据受冷空气影响可判断此次降雪是由冷锋过境引起的,四 图中只有C图符合。第(2)题,冷锋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 高。 答案 (1)C (2)A
6.不同类型的锋面会在我国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的天气。判断以下天气现
象是由哪个天气系统带来的。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一场春雨一场暖”
③“一场秋雨一场寒”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⑤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⑥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⑦寒潮
⑧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答案 ①③⑤⑥⑦ ② ④⑧
关键能力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比较
项目 气压状况
低压(气旋)
高压(反气旋)
低压(中心气压低,四周 高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
气压高)
低)
垂直气流
项目
北 半 球 水平气流 南 半 球
描述 图示 描述 图示
低压(气旋)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高压(反气旋)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探究二 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问题探究
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 2019年8月10日1时,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 近最大风力有16级;随后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并移入黄海海面,又于8月11 日20时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 此后其移入渤海海面并不断减弱。截至2019年8月14日10时,“利奇马”共 造成中国1 402.4万人受灾,57人死亡,14人失踪,209.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直 接经济损失537.2亿元人民币。
目标 等对天气的影响。(综合思维) 导引 3.结合简易天气图,运用冷锋、暖锋、低压(气旋)、高压(反
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的形成原理,学会分析常见天气实例。
(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
知识建构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必备知识
一、锋 1.锋的概念: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
图中A为暖气团;B为冷气团。
2.天气现象:锋面附近常伴有风、云、雨等天气现象。
思考感悟为什么锋面一定位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 提示 原因是低压槽两侧大气运动方向相对,冷暖气团会相遇;高压脊两侧 大气运动方向背离,不会发生冷暖气团的相遇。如图,甲为低压槽,易出现 锋面;乙为高压脊,不会出现锋面。
典例剖析
例2右图为西北太平洋2019年第29号台风巴蓬(热带风暴级)的气象卫星遥 感图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 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东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 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 锋M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我北季寒国方节潮大夏的多季大数的风降暴、水雨沙天,尘冬气暴春,、“场 区 春一:暖 寒春场”雨暖;春华起多雨南晴一地、夏 下 梅 阳 雨初 游 雨 冬 冷长 地 天 季 湿江 区 气 的 天,中 的 阴 气贵
要点笔记准静止锋不都是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形成的,有时在气团运动过程 中遇到高大地形的阻挡,也会形成准静止锋。
当堂检测
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 ℃的一条曲线,是划分霜冻区域的标志。霜冻是 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某区域连续四天霜冻线变化 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连续四天的天气过程最可能是( ) A.雾霾加剧 B.持续升温 C.大风降温 D.对流雨盛行 2.图示时段最可能在( ) A.1月 B.4月 C.6月 D.8月 3.灌水法可有效防御霜冻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因为该方法可以( ) A.增强地面反射 B.削弱大气逆辐射 C.增加土壤肥力 D.增大土壤比热容
素养培优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用实验模拟某一天气系统(如图):在塑料盒中间插 一隔板,两侧分别注入同体积红色暖水(代表暖空气)与蓝色冷盐水(代表冷 空气)。
(1)在向上抽出隔板后的数秒内,冷、暖水之间将出现什么现象? (2)该实验模拟的是哪种天气系统?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有哪些?
提示 (1)出现倾斜交界面,红色水在上。 (2)锋面天气系统。 不足之处:①没能模拟出主导气流的运动方向;②没能模拟出成云致雨的条 件;③没能模拟出冷锋与暖锋。
方法技巧锋面类型的判断方法
方法
冷锋
看符号
看冷气团运动方向
暖锋
方法
看雨区位置及范 围
冷锋
看过境前后气温 气压变化
暖锋
典例剖析
例1受冷空气影响,黄山风景区迎来2020年首场降雪。降雪从16日晚10时 开始,一直持续到17日。山峰与奇松都被雪覆盖,如同披上了洁白的外衣, 山间薄雾弥漫,游客仿佛置身仙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降雪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受下面图中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
解析 第1题,由材料“霜冻线是指地表温度为0 ℃的一条曲线”可知,霜冻主 要受冷锋或是冷高压影响。受冷锋过境影响,会出现大风、降温等天气现 象,C项正确;冷锋过境,雾霾会被大风吹散,空气质量提高,A项错误;冷锋带 来降温,B项错误;冷锋来自高纬度内陆地区,水汽含量很少,且气温较低,对 流雨不明显,D项错误。第2题,我国冬春季节容易受寒潮影响,观察图中霜 冻线的变化,从12日到14日,霜冻线逐渐向南推移,说明此时间段,冷气团势 力比较强,降温明显,而在15日,霜冻线向北移动,说明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增 强,最可能发生在春季,中纬度地区升温明显,B项正确。第3题,水的比热容 较土壤大,灌水法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增大土壤的比热容,导致土壤夜 晚冷却较慢,可以减轻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D项正确。增强地面反射、削 弱大气逆辐射都会使近地面大气的温度下降,不符合题目的要求,A、B两 项错误。增加土壤肥力,并不能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C项错误。
读天气系统图,完成3~4题。
3.从该天气系统所处半球和气压分布看,它属于( )
A.北半球,高压
B.北半球,低压
C.南半球,高压
D.南半球,低压
4.7、8月份,当该天气系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时,出现( )
A.伏旱天气 B.梅雨天气
C.台风
D.暴雨
解析 第3题,气流顺时针辐散,故为北半球高气压。第4题,副热带高气压带 (反气旋)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时,气流下沉,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即出现伏旱 天气。 答案 3.A 4.A
(2)关于上题所示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 C.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D.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
受冷空气影响→冷空气主动向暖
思维导引(1) 气团移动→冷锋
→C 项符合。
图文材料→A 是暖锋雨,B 是地
形雨,C 是冷锋雨,D 是对流雨
提示 (1)冷空气快速南下引起的。属于冷锋。 (2)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朗。 过境时: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 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关键能力
锋的类型及天气特征比较
比较项目 冷 锋
锋 示 意 图图 示 天 气 图
暖锋
准静止锋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并纠错 (1)冷气团的温度一定比暖气团低。( ) 答案 × 冷气团的温度低于其到达地区的气温。 (2)锋面活动不一定都能带来降水。( ) 答案 √ (3)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 答案 √
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点是( ) A.冷气团在锋面以下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过境时天气转晴 D.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解析 冷气团温度低,密度大,因此锋面系统的冷气团都位于锋面以下。 答案 A
5.下图中甲、乙、丙、丁、戊示意我国某市5天的天气状况。若图示5天 的天气状况呈现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过程,则其时间排 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戊 B.戊→丁→丙→乙→甲 C.乙→甲→丙→戊→丁 D.戊→丁→乙→甲→丙
解析 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温 暖晴朗;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阴天、雨雪等天气;冷锋过境后,单一冷 气团控制,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据此可判断,其时间顺序为戊→ 丁→乙→甲→丙,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答案 D
二、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 1.概念: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 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2.气流状况(以北半球为例)
天气系统 图序 近地面水平气流 垂直气流 天气状况 天气举例
气旋
甲
从四周向中心辐 合
上升
阴雨
台风
反气旋 乙
从中心向四周辐 散
下沉
晴朗
秋高气爽
思考感悟低压中心一定会产生阴雨天气吗? 提示 不一定。当低压势力较弱,中心气流上升幅度较小时不易产生降水, 或低压存在的区域十分干燥,空气湿度低,水汽供应不足,也不会产生降水。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示意图的是( )
(2)甲处的风向为(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思维导引(1)图文材料→北半球的台风→逆时针辐合运动→A 项正确。
(2)图文材料→甲位于台风中心的南方→ 水平气压梯度力:南→北 风向→西南 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东
风→D 项符合。
解析 第(1)题,该台风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因此该台风应为逆时针辐合的低 气压涡旋,对应示意图A。第(2)题,根据甲处受到的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北 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以判定甲处风向为西南风。 答案 (1)A (2)D
暖气团运动状况 被迫抬升
主动爬升,爬 升速度较慢
特点
冷气团运动状况
冷气团主动向暖 气团移动,箭头 没有回旋
暖气团主动
向冷气团移 动,冷气团箭 头有回旋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小
准静止锋 缓缓爬升
— 很小
降水区的位置
比较项目
冷锋
暖 锋 准静止锋
过境时天气
阴天、刮风、雨雪等 阴雨天气
连续性阴雨 天气
我国典型的锋面 天气
连续性阴雨 天气
视野拓展寒潮的概念:24小时内降温幅度超过8 ℃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超 过10 ℃,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 ℃以下。 寒潮的危害: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 电力、航海以及人们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思考感悟锋前、锋后是怎样确定的? 提示 锋前、锋后是根据锋面移动方向即主动前进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决定, 以锋线为界,在锋面移动方向上,锋线前为锋前,锋线后为锋后。
结合材料探究: (1)请绘出台风“利奇马”在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气流示意图。 (2)在图中画出“利奇马”过境时的气压变化图。
(3)“利奇马”是在低压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天气系统,推测一下,如果中心是高 气压,会带来什么天气?
提示 (1) 北半球气旋
(2) (3)高气压中心气流以下沉为主,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常出现晴朗天气。
判读其结构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 (1)判断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 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②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半球呈 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