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散文诗-难忘大同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散文诗:难忘大同店
我是1969年11月参军的,当时我还不到18岁。
刚到军营的头几年,连队里全是尖顶平房,除了布局规整,跟老家一模一样。
当时公司住在大同店。
大同店是砖砌的,长10米,宽2米。
一家店可以容纳10个人,基本上每班一家店。
有的房子是对面的,有的是单面的。
“火龙”建在店铺下面,专门用来取暖。
在东北,如果没有暖气设施,再强壮的人也扛不住。
大同店的铺面比较硬,就像我们老家的耐火一样,只不过我老家的耐火是石板的,耐火是用高粱秸秆垫铺的,而公司是用麻袋包裹的秸秆垫铺的。
对了,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家里康的边窄,公司康的边宽。
我在家的时候,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喜欢把头转过去。
到时候我把脸转向墙,很快就睡着了。
刚到新兵连的时候,店中间分了。
我一点都不习惯。
关灯后我睡不着。
无奈之下,我想到了事情,家里的场景,家里的土炕,但是越想越睡不着,就把我的怨念写在了这家大同店的头上。
有一天,我鼓足勇气向班长报告,我在店中央睡不着。
我问班长:“能不能让我睡在店的一头?”我的请示引起了大家的哄堂大笑,因为军队的习惯是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才能把店两头的,普通军人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班长还没说话,大家都取笑我:“你刚入伍怎么非要当班长!”我当时笑得满脸通红,再也没有提起过这次吵架。
过了一段时间,我就习惯了,躺下后很快就睡着了,因为无论转向哪边,我都把战友的身体当成了“墙”。
有了“墙”做后盾,我很快就睡着了,睡得踏实多了。
当我们是士兵的时候,我们非常重视家务。
各级要求都很严格,标准特别高。
公司每天都要检查,做对比,谁收拾好了,就在人行道上放个小红旗,如果几次都没拿到小红旗,一定要被班长批评。
军人的特点是“直线”和“正方形”。
被子正面要在一条线上,帽子要在一条线上,腰带要在一条线上;被子要折成方形,毛巾要折成方形;床垫应平放整齐,不应有褶皱.虽然组织内部很麻烦,但是可以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加强统一性的观念。
其实在军队里,作风也是一种战斗力,不容忽视。
我们的店铺一家一家,床垫的连接处用细木条隔开,略凹陷。
有一天,我在那里看人行道,总觉得像是什么东西。
想了很久,突然想起来像钢琴一样。
你看,那个大同店就是琴面;那一排用木板隔开的人行道,就是钢琴的琴键,真的好像!我一说,大家都说像。
大多数军营晚上9: 50熄灯,9: 00正式睡觉。
事实上,没有一节课会准时到9点睡觉,通常会打破规则一段时间。
部队是年轻人,年轻人喜欢谈笑风生,没有人会老老实实脱衣服睡觉。
躺下后,大家哼着家乡的曲子,讲着自己家乡的趣事,不同的音符,不同的地方音,不同的笑声,让房间里充满了温馨。
听到服务员的脚步声,所有人都有意识的压抑住笑声和声音,当服务员的脚步声远去后,都又恢复了正常。
半夜,鼾声此起彼伏,抑扬顿挫,仿佛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巨大的琴键上抚摸、敲打、弹奏,在大同店上形成一曲优美的“交响曲”。
大同店不只是睡觉的地方,我们平时在店边学习上学,在店边做笔记,不用店边写信。
营房的边缘很宽,比家里炕沿还宽三四倍。
目的是方便大家学习,写家书。
那些年,流淌着亲情、乡愁、乡愁的书信,都写在大同店的边上。
在大同店,最让我感动的是战友之间深厚的友谊。
以前趴在大同店吃同志带的病餐,以前同志生病的时候带面倒水。
在寒冷的冬夜,互相掖好被子,会让人觉得整个世界都是温暖的。
后来我也当了班长,理所当然的搬到了店的一头。
其实经过几年的锻炼,我可以在大同店的任何位置睡觉,不会再辗转反侧。
我当班长的时候,问我们班的兵谁在店中央睡不着。
我说,谁要是愿意睡,可以跟我换个地方。
后来我去办公室当参谋。
机关干部住宿条件比较好,一人一床,一人一房。
虽然生活方便自由,但心里总少了点什么。
对了,缺的是大集体和大同店的温暖,温暖,温暖。
不知多少次在梦里,梦见自己在大同店写了一封家书,整理了学习笔记;梦见自己在大同店耐心细致地整理房子,看着小红旗傻笑;梦见自己在大同店做前滚和后滚,做各种高难度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