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2.4全球气候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精品课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2.4全球
气候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2.4 全球气候变化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月考)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
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 D.③和④ 2.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3.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
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答案】1.A 2.D 3.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
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
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
第2题,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第3题,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月考)下面两图是不同时期美国航天局地球观测站在同一处拍摄到的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
据此回答4~6题。
4.上面两图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火山喷发B.臭氧层变薄
C.全球变暖D.酸雨5.治理上题所指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A.加强预报B.减少氟氯烃的排放
C.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D.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6.近年来,暴风雪、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对此解释最不可信的是( )
A.全球变暖是造成极端天气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B.极端天气频发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
C.大气环流异常是极端天气发生的直接原因
D.极端天气频发既有全球气候自然变化的原因,也有人为原因
【答案】4.C 5.C 6.B
【解析】第4题,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使乞力马扎罗山上的冰川面积变小。
第5
题,治理全球变暖的根本措施是倡导低碳生活,节能减排。
第6题,地球内能释放对天气影响不大。
(江西省新余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期末)对野象生活习性研究表明,野象喜欢生活在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中。
下图为中国历史时期野象活动地点分布图。
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可以分析得出,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 )
A.不断北移B.不断南移
C.不断东移D.不断西移
8.关于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基本吻合
B.现代气候变暖使全球陆地面积增大
C.该历史时期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
D.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北移
【答案】7.B 8.C
【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公元前550年至公元1830年野象活动北界不断南移。
第8题,该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温度不断降低,而现代则是温度上升,所以两个时期气候变化趋势不吻合;现代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使全球陆地面积缩小;由于该历史时期气温不断下降,故雪线不断降低,现代则趋向升高;该历史时期我国1月份0 ℃等温线的位置南移。
(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月考)读1880~1980年海平面变化示意图,回
答9~10题。
9.根据海平面变化曲线图可知,近百年来,海平面出现( )
A.波动下降B.呈直线上升
C.波动上升D.总体上变化不大
10.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危害是( )
A.一些岛国面临被淹没的威胁
B.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渍化
C.加剧风暴潮的危害造成城镇排污系统失败
D.频繁发生厄尔尼诺等气候异常现象
【答案】9.C 10.B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全球海平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故选C。
第10题,全球变暖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危害是土地和农田盐渍化,B对。
岛国被淹没不是对农业的影响,A错。
风暴潮是由台风导致的,与海平面上升关系不大,C错。
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升高现象,与海平面上升无关,D错。
故选B。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8-2019学年期末)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
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
11.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1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
【答案】11.A 12.D
【解析】第11题,温暖期气温高,树木年轮宽;寒冷期气温低,树木年轮窄。
第12题,M时期为寒冷期,冰川面积增加,雪线下降,海平面下降,河流水灾较少。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期末)读某流域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气候要素变化图(图1)和春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变化图(图2),回答13~14题。
13.此流域可能位于我国哪个省级行政区( )
A.冀 B.鄂
C.甘 D.吉
14.关于该流域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缩小
B.农作物品种发生明显变化
C.春小麦种植区向低海拔地区移动,种植范围缩小
D.玉米种植上限海拔升高,种植范围扩大
【答案】13.C 14.D
【解析】第13题,从气候要素变化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属干旱区,因此,该流域可能位于甘肃。
第14题,该流域气候有变暖的趋势,气候变暖使农作物种植总面积扩大;春小麦、玉米种植上限海拔均升高;但由于气候变暖幅度不大,农作物品种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2018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恩克斯堡岛(下图)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
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据此完成第15题。
15.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B.对全球变暖敏感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冰盖和冰被、陆缘冰、海冰的理想场所,这些地理事物受全球变暖影响明显。
所以,该区域的优势是对全球变暖极其敏感,B项正确。
南极地区,气候严寒,不适合生物生存,生物种类较少,A项错误;整个南极地区人口都比较少、大气质量都比较好,所以人类活动影响小和大气质量优良不是恩斯克堡岛的独特优势,C、D 项错误。
故选B。
(2017年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6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
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6.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答案】B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海洋表面增温速度加快,海平面仍在上升,A错误;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B正确;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仍在上升,但不是加速上升,C错误;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先降低后增加,D错误。
故选B。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中学等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冲刺)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如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17-18题。
17.距今2000年以来,青海湖的气候变化趋势是( )
A.变暖变干为主 B.变冷变干为主 C.变暖变湿为主 D.变冷变湿为主
18.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
A.3900年B.6500年C.8100年D.1万年
【答案】17.A 18.C
【解析】
17.读青海湖近1.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变化图,总体含盐量呈波动升高趋势,则应当是降水减少,蒸发加剧,为变暖变干为主,故选A。
18.读图可知,青海湖盐度最高年份距今约8100年,该年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强烈,所以出现最低水位,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