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魅力与提升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时间:计划2天2节课每节课50分钟
课程对象:部门经理及高管
课程人数:20-30人
课程内容:培训后的任务:每人200字以上的个人感想
★领导关系——是资源也是杀手
林峰,我现在手头有近九千块钱的货
咱们公司门口黄色楼有人承包了
要做超市,昨天给我打了电话
要进一批双面的货架
概述:领导关系是一把双刃剑-------自知和自信
作为领导者在工作中需要有人来配合,有人为你指明方向,有人支持你的计划,有人实施计划,还有人摇旗呐喊。
要想取得好的领导绩效,就必须处理好多层面的关系,包括学会跟上司相处,跟同事之间的合作,对下属的有效领导。
维护和发展这三层关系,最终决定了领导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的资源来获得成功。
领导关系像一把双刃剑,有好的一面,也有有问题的一面,处理不好,可能会损失很多有效的外部资源,极端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人才流失。
很难想象没有一个上司支持,或者是不受上司赏识的领导者,是如何去扩展工作。
相反,上下关系和谐一致的时候会给领导者注入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和工作热情。
有上司赏识,有同事配合,有下属支持,领导者还会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一、领导关系之一——如何与领导相处
(一)哪种领导者更受上司赏识
智商(IQ)和情商(EQ)是衡量领导者是否被上司赏识的两个量度。
1.智商高,情商也高的领导者——“春风得意”型领导者这样的领导者在工作中易
受上司赏识。
因为他有能力,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如果不被重用,解释只能有一个,就是上司怕你超过他;
2.智商高,情商低的领导者——“怀才不遇”型。
案例:百威(Budweiser)啤酒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本案例不谈智商,只说领导者的情商。
程业仁给人的第一印象,其实与"拓荒者"的形象相去甚远。
他不是那种热情洋溢、闯劲十足的先锋,而像个文质彬彬、谦逊有礼的谋士。
不知道当年这种A型血的气
质是怎么打动了世界第一大啤酒公司、美国AB集团的高层,把毫无业务拓展经验的他派出来单枪匹马地打天下。
1994年,台湾------→上海,职务:安海斯-布希亚洲有限公司(AB集团)的华东、华中区业务拓展经理,而百威作为AB集团的旗舰品牌,初登中国市场,寂寂无名。
说是"业务拓展",更像是"拓荒"-自认是"一张白纸"的程业仁,和百威一起从零开始。
用"相互成就"来形容程业仁与百威品牌的共同发展,恰如其分。
百威在中国的成绩单已经足以让任何一位竞争对手都不敢小视:外资啤酒品牌中销售额第一,年增长率15%以上;2004年利润约3亿元,以只占全国啤酒产业1%的产量,创造了位居前三甲的利润。
中国区销售总监------→中国区销售副总裁------→安海斯-布希亚洲有限公司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著名管理咨询公司HAY集团的一项调研曾说,领导者的情商将对企业的最终利润产生20%左右的影响。
那么可以大致推测,程业仁的情商在这十年内为公司创造的利润影响是以亿元来衡量的。
程本人对这种推算并不以为然,说:"百威做得好肯定不仅仅是个人的管理所致。
"但一直主管市场营销和渠道管理的程业仁并不否认,相比于高智商或对口的专业背景,高情商往往更有利于经理人领导力的成长,并因此促进组织绩效的增长。
"越到高层越是如此。
性格决定命运、情商决定绩效、情商决定职业生涯
学会了解和把握周围的情境以及自己的情绪
(二)四种不同领导的魅力
1、广学善谋,以远见卓识服人
⑴要有战略思维-----横向思维敏捷---广远的
⑵要有深邃眼光-----纵向思维有深度—深层次的。
⑶要有驾驭能力。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否具有统揽全局、驾驭全局的视野和能力,是衡量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
2、倾力干事,以务实精神带人----亲自带头是要你发挥领导模范带头作用、身先士卒;把做事情的样子做给你的部署看,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
⑴要亲自带头干事,不旁观;
⑵要真心实意干事,不空谈;
⑶要注重方法干事,不盲目。
3、坦荡处事,以宽广胸怀容人
⑴一是对待下属,做到宽容不纵容;
⑵行使职权,做到到位不越位;
⑶三是合作共事,做到理解不误解。
4、正心修身,以高尚品格聚人
⑴秉公用权。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企业和广大职工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企业和员工谋利益,不能用来谋私利
⑵公道用人。
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用人不公是最大的不公。
用对一个人,激励一大片;
用错一个人,伤害一大片。
而用什么样的人,怎么用人,是领导者的最重要的职责,也最能体现领导者的政治立场和作风修养。
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公道正派,用人不看“来头”,不看“势头”;荐贤不记仇,举贤不避亲,不看领导“眼色”行事,不凭关系好坏选人,不依个人好恶用人,不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
要学会历史地、科学地、全面地选人用人,要善于发现和重用那些才能出众、埋头苦干、甘于奉献、、实绩突出、群众公认而又不事张扬的人,绝不让他们吃亏;同时善于识别那些投机取巧、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的人,绝不让他们得到好处。
⑶清正为官。
高飞之鸟,死于美食;深泉之鱼,死于芳饵
思想跟着发展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
扭曲的信念,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
不义的钱财,一副银光闪闪的镣铐;
二、领导关系之二——如何处理同级关系
(一)同级关系六貌
1.利人利己
利人利己就是为自己着想,当然又不忘记别人的利益,谋求的是两全其美的策略。
这种关系自然令人满意,所以也把它称为一种双赢的关系。
2.损人利己
也就是你输我赢的概念。
秉持这种观念的人难免会动用自身的权势、财力、背景、个性来压迫别人,最后达成自己的目的。
同级领导之间当然会采取这种反压迫的斗争策略,这样一定会导致输赢之分。
3.损己利人
有些人生性是比较消极的,习惯于委曲求全,为了迎合而不得罪别人,自己一些原则性的观点也不愿意说了,人云亦云,隐藏自己的观点。
这样的人虽然受到别人的赞誉和支持,但是却忽略了自我价值。
4.两败俱伤
两个人固执己见、实力相当、互不相让,结果怎样呢?就是一场生死较量,有可能双方都成为一种牺牲品。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独善其身
这就叫个人自扫门前雪。
当不涉及到平等竞争的时候,这种处事的态度还不错,井水不犯河水。
但事实上在同级之间、领导者之间相处的时候,往往有很多的关联性。
这个意义上来说,独善其身也要看是什么时候。
6.好聚好散
既然合作不到一起,不如取消合作。
与其让大家今天去合作,明天就出现新的问题,不如今天就放弃。
所谓道不同,不与为谋。
既然分歧太大,日后定会失败,还不如一开始就认真地考虑一下是否有这个合作的必要。
提示:怎样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在以上六种方式和方法中,或者说人际关系的六种面貌中哪种最好,就要取决于你面临的情况。
必须要分出高低的时候,就要从个人利益出发,从部门利益出发,
坚持原则。
有些时候,更多的是双赢的策略为上佳的选择。
今天可能在双赢的基础上还可能多赢,多个层次的领导之间都应实现共赢。
那么怎么样建立一种双赢的领导关系,这里面有几个要点:
◆要从品质着手
你要想双赢,你就必须有好的品质作为基础,没有诚信,没有成熟,没有豁达,那你可能什么事也做不了,更谈不上双赢。
◆建立一种双赢的关系
最好的双赢其实就是合作,一般合作不成也可以退一步,采取折中的方式和方法,有面包总比没有面包好,其实这些也是一种双赢的关系。
◆制定一种双赢的协议
部门和部门之间只有口头承诺,还不行,到时候还会有人违规。
怎么办?部门之间写一份协议,用制度来制约,用双赢的协议来制约。
这种协议双方各一份,再给领导一份。
合理的制度可以起到约定的作用,但是领导关系还要靠自觉,还要靠制度,还要靠道德;制度只能制约讲规则的人,那些不讲规则的人制度恐怕还没有用,所以在必要的时候,你就要动用奖惩的策略,这是必需的。
(二)“3C”原则-----3C原则
1、积极沟通(Communication)
沟通可以使你左右逢源,同级领导之间相互通气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有话在前头可以减少一些误会,增强一些信任。
遇事先打招呼是表示对同级领导的一种尊重。
2、积极协调(Coordination)
同级领导之间是平等共事的一种关系。
对待下属也许可以通过垂直指挥来进行,而同级之间只能靠协调,通过协调来达成共识。
协调的几个手段:
◆会议协调
在会议中,通过讨论达成一致的决定,有利于问题地解决。
◆确定企业内部的操作流程
把流程规定下来,部门和部门之间有接口,按规矩完成计划。
只要规定了程序,例如你把这个任务完成了以后交到某个部门,例如你完成这个任务的时间只有3天时限,不能越过这个时限,这就是流程规定了。
◆通过目标和计划来协调
2003年某家企业开10家连锁店,这是目标,各部门都按照这个目标来完成自己的任务。
人事部门要决定招多少人;培训部门算一算,这么多人来了以后要做多少场培训。
所有的部门都应该是围绕这个大目标来进行的。
◆通过特定的部门来协调
假如两个部门争执不下怎么办?找一个中间的部门,也许是人事部门,也许是企管部门,通过特定部门来协调。
◆设定特别助理和秘书岗位
领导者大部分比较忙,怎么办?设定助理和秘书岗位,在你繁忙的时候,有秘书和助手在,可以帮你收集资料,可以帮你做一些简单的协调工作。
3、积极合作(Corporation)
合作对于企业来说极为重要,因为每一个部门都需要有前手和后手,那么你怎样跟你的前手和后手之间共同合作取得成功呢?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合作可以
取得1+1>2这样的效果,这就是要合作的原因;
一个人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发挥他个人的绩效和水平。
其实合作最重要的问题也与你自己的观念有关,如果你带着一种合作的心态去做事情,同级领导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
好的合作可以带来更高的绩效,每个部门都不例外。
部门和个人,相对于这个群体和组织来说,都是沧海一粟。
个人的成绩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一份贡献合作在一起,对一家企业来说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绩效。
(三)处理同级冲突的五种方式
1.不排斥冲突。
冲突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是公开的、直接的,是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建立共识的;
2.挑战自己的假设。
也就是试着否定自己的观点。
问问自己,你的假设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然后看看自己的观点牵扯到多少部门、多少人,推己及人;
3.对事不对人。
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际的问题上------产品、客户定位、提高生产率、开源节流;要知道这是公司给我们发薪水的原因所在;
4.换位思考。
记得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都是人,多问问身边同事看法和观点,测试你自己的倾听技巧,并把讲述者的意见重复给他听;
5.开放、真诚。
和你身边的同事面对面交流,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讲出来,或许你们感同身受、不谋而合呢。
三、领导关系之三——如何与下属相处
(一)领导与下属究竟是什么关系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把“有情”与“无情”集于一身,是一个领导干部高尚的道德品行。
有的干部可敬不可亲,有的干部可亲不可敬: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不能正确处理“有情”与“无情”的关系,要么导致只讲感情不讲原则,要么只讲原则漠视感情。
领导干部要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同志+兄弟”关系,把握好原则与感情。
把真情注入职工心中,使领导干部与职工建立起亲近感和信任感,也只有这样,职工才能把我们的干部视作知心人,主动敞开心扉诉说工作上和生活中的烦恼,从
而真正了解职工的喜怒哀乐,把准他们的思想脉搏,使企业的重大决策更贴近职工,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
但是,感情不能代替原则。
只讲感情不讲组织性,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个人和少数人的利益,不讲组织和广大职工的利益。
这里的组织所指企业、公司。
一.作为一个领导
1.应该:指明方向,清楚传达任务,提供完成任务需要的资源。
2.不应该:纠缠于完成任务的具体方式,过多干涉下属的具体工作(这样说明他不具备领导和管理的能力)。
二.作为下属
1.应该:领取任务后,应少找领导,领导的应是可供选择的方案,而不是问题。
2.不应该:像棋子一样,拨一下动一下;或者越俎代庖,私自做重要的决定。
(二)领导与下属的持久信赖原则
领导和下属在长期的工作中,应积极建立健康、良好的工作理念、工作梦想和价值观,在差异中寻求大同,在大同中追求进步;培养下属建立大局观、全局观和整体观。
和下属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起真诚、务实、信任的桥梁和纽带,维系、维护好来之不易的同志关系,这是推进工作、取得成效的核心所在。
(三)吸引追随者的四个条件
1.赋予梦想-------给你的部属一个美好的你们共同的念想
好的领导者要懂得用远景去吸引人,你要帮员工确定梦想。
一个有魅力的能够实现的梦想,是能够吸引员工跟随你一起去努力的。
某公司有一位员工曾经拒绝了一份高薪的工作,为什么呢?他的回答是:钱和职位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问题是学一技之长。
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位培训师,他觉得这家企业会给他提供这个平台。
可以想象他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职业的培训师,那么谁能帮助他实现这个梦想他自己很清楚,所以这是他愿意留下来的原因。
还有想成为企业高管的、部门主管等等。
2.正直性
要想吸引员工就必须要正直。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领导者无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赢得下属对你的尊重。
比如在财务部门,财务主管一方面要求下属尽量做好,另一方面,又指示下属他给他做两套财务账,不该签字的让下属签字。
有很多下属就因为这一点,害怕犯怵,觉得领导者逼他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最后他只能选择离开。
所以领导者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恪守职业道德。
3.公平性
吸引下属的因素是你的公平性。
一个领导者能不能公平待人,这一点很重要,你的直接下属有多少人,能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多的领导者很难做到。
领导者喜欢的下属就给好的工作,领导者喜欢的下属会送出去参加培训学习,领导者喜欢的下属就给更容易完成的任务。
有很多人不愿意在这家企业中留下来就是因为领导者对不同的层级是一种不公平的对待。
4.可靠性
领导者在任何时候,如在员工困难的时候,在员工需要帮助的时候,随时都会出现。
领导者在必要的时候要担当下属的保护人。
上级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如果领导者把所有的问题都担当下来,下属会怎么样,心里很明白,这是领导者在替他们受过,他们自然会对你多了一份尊重。
所以懂得给下属担当责任、担罪责的人更容易受到下属的拥戴。
四、团队成员的8种角色
每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就是说,一个团队总是由不同的角色组成的。
《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许多人会被这个群体中四位性格各异、兴趣不同的人物所感染。
为什么这四个在各方面差异如此之大的人竟能容在一个群体中,而且能融洽相处,一块去西天取经?难道这真是神灵、菩萨们的旨意,而绝非凡人力所能及吗?
唐僧起着凝聚和完善的作用;
孙悟空起着创新和推进的作用;
猪八戒起着信息和监督的作用;
沙和尚起着协调和实干的作用。
这个由不同角色组建的团队,虽然也有分歧、有矛盾,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信念,那就是去西天取经。
在关键时候他们总能相互理解和团结一致,最后形成了一个有力量的团队。
公司作为一个团队,更是由不同的角色组成,一项国际性研究表明,团队中一般有八种不同的角色,它们是:实干者、协调者、推进者、创新者、信息者、监督者、凝聚者、完善者。
(本讲单列来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