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管理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管理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结合从业经验,笔者从创新理念、明确竞争优势以及建立伙伴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策略。
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指导。
【关键词】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中国;管理;可持续
0.引言
21世纪,特许经营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欧美等国家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欧美等国家的市场经济本身在全球范围内遥遥领先,特许经营在欧美等国家的再一次应用成功,足以说明特许经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先进的管理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可口可乐、沃尔玛等国家户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市场,由于它们具有成功运营特许经营的实战经验和骄人战绩,跨入中国后不久,就迅速占领了本行业的市场额度。
该现象引起了国内的高度关注。
20世纪末,中国也相继出台特许经营相关政策、办法,鼓励特许经营。
然而就当前结果来看,中国本土的特许经营体系相对于国外的而言,明显不具备优势,还有的本土特许经营体系,还没有运营多长时间就宣布流产。
随着中国WTO 的加入,众多的国内企业如何在市场竞争激烈立于不败之地或显示其霸主地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鉴于此,笔者在该背景下,拟以供应链为视角,对适应于中国本土化的特许经营体系展开研究。
1.中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管理现状分析
尽管特许经营在我国已发展10余年,然而就其现状而言还是不容乐观,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在经营的科学性、经营规模以及经营效率等方面表现有为突出。
究其原因,据笔者分析应归因于以下五个方面:
1.1战略理念不明确,合作伙伴关系未真正建立
就当前情况来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不明却是中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的一大症结。
渠道管理中,特许人与供应商都不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待体系运营中双方的关系,进而也不能做到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正确对待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之间的关系[1]。
相关表象如:特许人故意压低供应商的价格、供应商虚报真实成本等。
也就是双方并没有真正履行共同获利、共担风险以及共享信息的协议关系,因此,从现实层面上来讲,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供应链视野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没有完全建立。
1.2供应链管理不完整
由于特许人与供应商还没有真正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合作中的不信任会导致交易价格的博弈、商品信息的封锁等[2],这些现象的直接后果是影响了供应链管理的完整性,因而不能达成双赢的目的。
1.3物流配送不系统
当前,由于我国多数特许经营体系的经营分散性特点,决定了还不能拥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
据笔者调研数据分析显示,特许经营企业的配送比例方面,发达国家是我国的1-3倍。
此外,还存在特许人总部向特许分店配送频率不合理;配送中心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1.4信息不能共享,影响整个经营体系
特许人与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了双方信息不能共享,进而引起供应
链库存、成本以及浪费的过度增加。
此外,由于双方建立在互不信任的基础之上,导致了他们协作关系的不确定性,如遇到供求关系的变化、力量悬殊等现象时,双方就会展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协商,造成了不必要的开销和浪费。
此外,由于我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受资金、信息技术发展等的制约,我国特许经营还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支持体系;同时,由于技术、科学方法等的条件制约,我们还不能科学的进行市场定位、商圈分析以及对用户需求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2.中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根据从业经验并结合文献分析,笔者认为,做好中国本土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创新理念,掌握原则
先进的理念是指导事物成功的基础。
对于供应链管理而言,国内各界要想做好行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工作,首要条件是形成切合实际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创新工作。
实际操作中,要关注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并以系统最优的观点统筹各种关系;同时,要“通过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来实现自身长期利益最大化”
[3]的原则指导一切行为。
2.2明确优势,采取措施
影响特许经营体系的因素较多,在管理过程中,我们要明确具备竞争优势的价值增殖活动(如管理能力、资金规模以及物流配送等)哪因素是影响价值链形成的主导因素。
在分析清楚、定位明确的前提下,进一步健全、完善特许经营体系的供应链及及其相关业务板块。
2.3建立伙伴关系,满足各方需求
特许人应主动担当起建立伙伴关系的重任,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身份组织各企业做好合作关系的建立工作。
具体工作中,特许经营合同条款以及经营模式的独特性等相关内容,要及时协商,以确保特许人和受许人需求的满足;此外,供应商的选择也要有甄别,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对于已确立的供应商,要与之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合作经营与计划以及双方期望等方面予以明确,同时要做的相关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共享。
2.4学习先进技术,合理市场定位
诸如家乐福、肯德基等企业都拥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国内企业在探索适合实际的特许经营体系时,要做好市场细分工作,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定位市场,进而形成收集有效用户需求信息措施和途径。
此外,信息传递模式的建立要以能充分发挥特许人和受许人关系优势为前提,当然,前期工作是做好特许人和受许人关系利弊的分析与权衡。
2.5决策的具体性和动态性
国内企业特许经营体系的形成与自身规模、发展规划以及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实力等有关。
因此,国内企业在对特许经营供应链管理过程中,要做到科学、规范;同时,实际操作中,还会因宏观政策、结点等的变化,而要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进行随之变化。
所以,对于特许人而言,在实施决策中,要作到与时俱进,随时针对特许经营体系供应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决策,以确保在适度的回收期内收回投资,保持特许经营体系的健康、良性运转。
【参考文献】
[1]郑立.我国特许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12-13.
[2]李维华.特许经营理论与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5-138.
[3]王勇.企业成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9,(1):55-59.
[4]郑立.我国特许经营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