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1第4章第1节光的折射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大气 有大气
答案B
应用5、海市蜃楼
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示 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
正立蜃景
倒立蜃景
五、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n sin i sin r
实验方法: 用插针法研究某一条光线经过平行玻璃砖,测出折射角和入射角。
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大头针若干、铅笔、直尺、量角器。 实验方法: 用插针法研究某一条光线经过平行玻璃砖,测出折射角和入射角。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 现象?
原理?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1 现 象
原 理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2
现
象
原
理
原 理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3: 人在水上看到物体
的像,比实际物体位置 偏上,感觉水比较浅。
应用4: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 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提前 ; B.将延后 ;C.不变 ;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sin i sin r
n12
当光从介质1空气、斜射入、介质2水、时
三. 折射率n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3108 m / s
2.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该介质的折射率
n
c
3.20 ℃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真空折射率 n= 1
4. 意义: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的大小 5.折射原因: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4)光路可逆
二.光的折射
入射光线
1.定义:光从介质1斜射入介质2时,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空气 水
2.规律
i
r 折射光线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 (4)光路可逆
思考:折射角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斯涅耳,荷兰数学 家和物理学家,提 出光的折射定律。
空气(介质1)
反射光线
水(介质2) ?
如何判断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位置?
折射光线
一.光的反射
1、定义:光射到介质1介质2பைடு நூலகம்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到介质1的现象
法
A
线
B
入射光 线
入射 反射角 反射光
角
线
2、反射定律
平面镜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
O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光
4.1光的折射
课堂引入
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
彩虹
海市蜃楼
课堂引入
射水鱼在水中能准确射中水面上不远 处的小昆虫。水中的鱼看到小昆虫在什么 位置?是在昆虫的上方还是下方?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射到界面时,能回到原来的介质,同 时又能进入另一种介质的现象
入射光线 ?
让P2挡住P1的像。再在另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 ,使P3挡住P1 、 P2的像,P4
挡住P3、P2、P1的像,记下P3、 P4位置。
实验步骤:
(5)移去玻璃砖,过P3、P4所在处作直线DC与bb’交于o’(出射点)。 (6)连接OO’,入射角i=∠AON’,折射角r= ∠NOO’。
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铺纸(将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作为入射点)画法线 N’N,并画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边与aa’对齐(确保O为实际入射点),
确定玻璃砖的另一界面bb’(确保出射点准确)
(4)在直线AO上竖直插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
(1)入射角一般取15o→75o为宜 (太小,相对误差大;太大,使折射光线弱,不易观 察) (2)插针要竖直,且间距适当大些(精确确定光路) (3)插针法实验,玻璃砖不能动(移动会改变光路图 ) (4)确定边界线时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用(损坏玻璃砖),画边界线时描两点确定 边界线。 (5)玻璃砖宽度在5cm以上(让折射光线长点以减小误差)
课堂总结
光的折射定律
光 的 折折 射射
率
n
1.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n越大光线偏折越厉害
2.定义式 sini n--光从真空中进入介质 sinr
3.决定式: n= c/v ( n>1)
答案B
应用5、海市蜃楼
光线经过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后发生显著折射,使远处景物显示 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区。
正立蜃景
倒立蜃景
五、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
实验原理:
n sin i sin r
实验方法: 用插针法研究某一条光线经过平行玻璃砖,测出折射角和入射角。
实验器材: 玻璃砖、白纸、大头针若干、铅笔、直尺、量角器。 实验方法: 用插针法研究某一条光线经过平行玻璃砖,测出折射角和入射角。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 现象?
原理?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1 现 象
原 理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2
现
象
原
理
原 理
四、光的折射的应用3: 人在水上看到物体
的像,比实际物体位置 偏上,感觉水比较浅。
应用4:
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 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 A.将提前 ; B.将延后 ;C.不变 ; D.在某些地区将提前,在另一些地区将延后
sin i sin r
n12
当光从介质1空气、斜射入、介质2水、时
三. 折射率n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 3108 m / s
2.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该介质的折射率
n
c
3.20 ℃几种介质的折射率
真空折射率 n= 1
4. 意义: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的大小 5.折射原因: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
(4)光路可逆
二.光的折射
入射光线
1.定义:光从介质1斜射入介质2时, 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空气 水
2.规律
i
r 折射光线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 (4)光路可逆
思考:折射角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斯涅耳,荷兰数学 家和物理学家,提 出光的折射定律。
空气(介质1)
反射光线
水(介质2) ?
如何判断反射光线、折射光线的位置?
折射光线
一.光的反射
1、定义:光射到介质1介质2பைடு நூலகம்界面 时,一部分光返回到介质1的现象
法
A
线
B
入射光 线
入射 反射角 反射光
角
线
2、反射定律
平面镜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共面
O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人教版2019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光
4.1光的折射
课堂引入
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
彩虹
海市蜃楼
课堂引入
射水鱼在水中能准确射中水面上不远 处的小昆虫。水中的鱼看到小昆虫在什么 位置?是在昆虫的上方还是下方?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射到界面时,能回到原来的介质,同 时又能进入另一种介质的现象
入射光线 ?
让P2挡住P1的像。再在另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 ,使P3挡住P1 、 P2的像,P4
挡住P3、P2、P1的像,记下P3、 P4位置。
实验步骤:
(5)移去玻璃砖,过P3、P4所在处作直线DC与bb’交于o’(出射点)。 (6)连接OO’,入射角i=∠AON’,折射角r= ∠NOO’。
注意事项:
实验步骤:
(1)铺纸(将白纸用图钉固定在木板上); (2)在白纸上画一条线aa’作为界面,过aa’上的一点O(作为入射点)画法线 N’N,并画AO作为入射光线;
(3)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一边与aa’对齐(确保O为实际入射点),
确定玻璃砖的另一界面bb’(确保出射点准确)
(4)在直线AO上竖直插大头针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
(1)入射角一般取15o→75o为宜 (太小,相对误差大;太大,使折射光线弱,不易观 察) (2)插针要竖直,且间距适当大些(精确确定光路) (3)插针法实验,玻璃砖不能动(移动会改变光路图 ) (4)确定边界线时严禁把玻璃砖当尺子用(损坏玻璃砖),画边界线时描两点确定 边界线。 (5)玻璃砖宽度在5cm以上(让折射光线长点以减小误差)
课堂总结
光的折射定律
光 的 折折 射射
率
n
1.反映介质对光的偏折作用,n越大光线偏折越厉害
2.定义式 sini n--光从真空中进入介质 sinr
3.决定式: n= c/v ( 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