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下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语文
温馨提示:(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的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试题卷收回。
一、基础知识积累(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朗润.(rùn)酝酿.(liàng)窠.(kē)臼黄晕.(hūn)
B.抖擞.(shù)镶.(xāng)嵌着.(zháo)落吝.(lìn)啬
C.憔悴.(cuì)絮.(xù)叨捶.(chuí)打瘫.(tān)痪
D.一霎.(chà)分歧.(zhī)莅.(nì)临匿.(lì)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聘请妥当头衔稀稀疏疏
B.钦差温驯气慨翻来复去
C.柠檬禁锢余辉花团锦蔟
D.蓬松账然突兀不茅之地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众目睽睽
....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校门。
B.老师语重心长
....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C.高手对决,心理素质较好者往往会更胜一筹
....。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
....表示赞成。
4.下面选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县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省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
B.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D.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6.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狼》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课文写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较量,文笔简练,情节曲折。
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
B.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作家。
因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与狮子》均选自《伊索寓言》。
C.鲁迅的著作颇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热风》等。
D.《繁星》《春水》是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的代表诗作,冰心原名谢婉莹。
7.下列句子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王校长说:“李老师,明天我校召开教学工作研讨会,请您斗胆赐教。
”
C.李铭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二、名著阅读与默写(共13分)
8.在《西游记》中,取经团队遇到不少阻拦和困难,比如牛魔王一家就给他们带来了许多麻烦。
牛魔王的儿子①(填人名)绰号“圣婴大王”,孙悟空与他一番大战,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才将他降服;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她手中的法宝“②”很是奇特,轻易不肯示人,为通过火焰山,孙悟空几次相借,费了不少周折;牛魔王法力惊人,孙悟空与他一战,亏得猪八戒相助,才取得了胜利。
(共2分)
9.《朝花夕拾》全书中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你根据原著进行梳理,填写表格。
(共3分)身份中国老师日本老师家人朋友保姆邻居
人物寿镜吾①父亲②③衍太太10.默写(共8分,每空1分)
(1)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
(2),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5)古诗词中,诗人们往往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
”一句中,借大雁抒发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一句中,借夕阳表达了游子对家的思念;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句中,借芦笛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三、阅读理解:(共33分)
(一)《纪念白求恩》(节选)(共8分)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1.对上段文字的要点归纳正确的是()(2分)
A.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B.指出不少自私自利的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真正的共产党员。
C.从前线回来的人都被白求恩的精神所感动。
D.白求恩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12.选文中用了“白求恩”“白求恩同志”和“白求恩医生”三种称呼,如果改用同一种称呼好不好?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好。
这样可以使行文简洁、明了。
B.好。
因为称呼只不过是人的代号,只要大家明白就行。
C.不好。
同一种称呼会使行文显得呆板。
D.不好。
因为这段文字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白求恩,所以用词自然要讲究变化。
13.这段文字批判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鲜明对照;批判不少人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态度,同白求恩同志鲜明对照。
这种正反对照的论证方法叫正反对比论证。
(2分)
14.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从表达效果看,哪一句好些?为什么?(2分)
原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改句: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个个都佩服,个个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和《诫子书》(共13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5.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1)学而时.习之时:(2)人不知而不愠.愠:
(3)非宁静无以致.远致:(4)险躁则不能治.性治:
16.下列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亦君子
..之行
..乎夫君子
B.吾日.三省吾身意与日.去
C.博学而笃志.非淡泊无以明志.
D.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非志无以成学.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
18.两文都谈到了学习方法。
《论语》十二章提出做到“①”,就可以使自己心情愉悦;做到“②”,就可以做老师了。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主张做学问应该在“③”字上多下功夫,做好这一点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请用原文回答)(3分)
(三)课外阅读(12分)
少年读
①回眸处,是一段葱绿葱绿的时光,潭水一样宁静,青草一样蓬勃。
那是一段悠长的少年时光,沉湎于阅读的时光。
②唐诗,宋词;《红楼梦》《简·爱》;席慕蓉,三毛……是那些美妙的书香将我的少年岁月浸染,浸染得有了与众不同的意味。
每每回忆,内心充满感激。
感激岁月年华,感激文字。
③犹记当年读宋词。
读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
那个少年的人呀,也化作了一片薄薄的素白的落花,在晚风里,在流水上,到了远方。
后来又读苏轼,读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再去看外婆家门前的浑浊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
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空间上的长江,更是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
它苍茫,雄浑,深邃,风雅,我摇曳激荡。
④大雪天,读《红楼梦》,真的是拥炉夜读啊。
记得老师曾偶然说过,中国人不读《红楼梦》,都算不得中国人。
寒假一开始,就借了《红楼梦》回来。
晚上,母亲早给准备了个手炉,是那种红陶的手炉,里面盛了碎碎的炭。
手搭在手炉的拎手上,书也搁在上面,一夜夜地翻阅,连书也添了木炭火的香。
就着那一炉温暖,一个寒假,读一本《红楼梦》。
读到黛玉焚稿,然后病死,一时悲痛不已,手炉也不要了,只歪在枕边无声大哭,泪湿枕巾。
窗外寒风萧萧,只觉得满世界苍凉空旷孤独,再读不下去了。
一部《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就可以收尾了,再不必写了。
那时这样以为。
换夜再继续读,又读到宝玉出家,茫茫的大雪,雪影里一个人,在船头躬身拜别父亲。
这一回,倒没落泪,可是心上却是闷闷沉痛好久。
是岁末,窗外也是大雪,月光下,一白到天际。
回头体味文字里弥漫的那种辽阔无涯的哀伤和空寂,仿佛没懂,又似乎懂得了。
⑤后来,又抄席慕蓉的诗歌在小本子上,一首又一首。
书依然是借来的,《七里香》《无怨的青春》,好几大本诗集,抄得满心欢喜又沉醉,哪里嫌累!然后,自己的枕头底下便多了个湖蓝封面的本子,那里面有我写的诗歌,席慕蓉体的诗歌。
偶尔借给自己的女同学看,她也给我看她写的诗。
我们像两只幸福的老鼠,偷偷分享各自的文学青果。
在被窝里,打手电筒读三毛。
撒哈拉沙漠在哪里呀?荷西是个大胡子的男人,真的很有魅力吗?长大后,我们也一道远走天涯吧!那时,我们两只文学的小老鼠已在密谋大计。
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其实心里都想到那远走天涯的队伍里,一定会添加新成员,他是我们各自的荷西。
他要不要也是大胡子呢?再想想,再瞧瞧……
⑥如今,回头想这些读书的琐碎细节,深感文字的魅力,一个人在一本书里活了几辈子,大悲大恸大欢喜,小忧小愁小甜蜜。
就这样长大了,内心丰富了。
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啊,世上已千年。
⑦是啊,世上已千年。
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有那么丰富的课外读物,我总禁不住心底苍老地一叹。
当我在一所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文海撷英》里,又看到了那些喜欢的文字时,忽然有一种血液倒流的激动,仿佛回到青涩年少。
“唐诗四季”,“魏晋风度”,豪放派词,婉约派词,《红楼梦》《简・爱》……看到这些自己一直喜欢的文字,仿佛在单调无聊的长路行走中,看到一处深谷碧潭,看到一丛篱下白菊,看到春水涣涣处云生,看到青草离离处鸟飞。
19.作者回忆了一段悠长的少年阅读时光,请按照下面的提示,补充概括其他几件与阅读有关的事。
(4分)
(1)读李清照,读得眼前水雾迷蒙,心儿无着无落的,一时间也忧伤惆怅不已。
(2)
(3)读《红楼梦》,读到林黛玉焚稿病死,自己也悲痛不已,泪湿枕巾;读到宝玉出家,心上沉痛了好久。
(4)
(5)读三毛,密谋长大后远走天涯,内心有小甜蜜,嘴巴上不好意思说。
20.仔细阅读第⑦段的画线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品味它的表达效果。
(3分)品味:
21.根据本文内容,说说作者哪些优秀的阅读品质值得我们借鉴?(2分)答:
22.作者是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回忆自己少年读书的时光,往往是心随书动。
相信你在成长的道路上,也有被优美文字所打动的时候,请举一个实例,谈谈你的读书感受。
(3分)答:
四、作文(40分)
23.以下两个题目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1)以“给自己的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2)洁白的雪,在柳宗元眼里是“独钓寒江雪”的孤寂,在毛主席眼里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雄壮;在徐志摩眼里是“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的浪漫……2018年的第一场雪,在你的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请以“雪”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a.题目自拟。
b.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c.书写工整规范。
d.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