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1.5.1《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精品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5.1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描述现实生活中数量之间的不等关系,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初步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对各数量间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抓住关键字眼,挖掘隐含的数量关系.
三、【自主学习】
1.“x的一半与2差不大于-1”,所对应的不等式为__________ 。
2.如果四个连续自自然数的和小于34,那么这样的自然数有多少组?
请依次填空:设四个自然数分别为x、____、____、____,则列出不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 ,因为x可取的自然数是
______,所以这样的自然数有____ 组。
四、【合作探究】
1、情境创设:
问: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步骤与求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作一下比较,看看它们有哪些类似之处?有什么不同?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的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类似。
即:
(1)______: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
(审)
(2)_______:设出适当的末知数。
(设)
(3)_______: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列)
(4)_______: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解)
(5)_______: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答)
2、、探索新知:
问题1:一只纸箱质量为1kg,当放入一些苹果(每个苹果的质量为0.25kg)后,箱子和苹果的总质量不超过10kg.这只纸箱内最多能装多少个苹果?
3、操作:
搭一搭:算一算:课本132页“数学实验室”
按课本中的搭法,若搭n个正方形,需要火柴棒为y根,则y与n之间的关系式;当n=2008时,y= .
五、【达标巩固】
1、要使三个连续奇数之和不小于100,那么3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应当是.
2、一个两位数,将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所得两位数与原来的两位数之差不小于27,则这个两位数为()
A 36
B 57
C 64
D 79
3、一个工程队原定在10天内整修河堤600m,施工2天修了120m后,现需比原计划提前2天完成任务,问以后几天内,平均每天至少要整修河堤多少米?
4、“中秋节”期间苹果很热销,一商家进了一批苹果,进价为每千克1.5元,销售中有6%的苹果损耗,商家把售价至少定为每kg多少元,才能避免亏本?
板书设计: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一)
列方程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审、设、列、解、答。
解设能装x个苹果。
Y=3n+1
1 + 0.25x≤10
教学后记: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
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
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
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
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
“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