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测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你所在的年级在人民公园举行“家国情怀”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活动的开场白,其中有些字词小郑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分)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们全体七年级同学在人民公园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举行“家国情怀”主题活动。

公园的景色美不胜收,远处轻①________(捷婕)的鸟儿从广场窜.入林间深处。

革命英雄纪念广场是为了纪念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建。

我们寻觅.他们的魂灵,回想他们的光辉事迹,不禁感慨.万分。

今天让我们为先烈们献上鲜花,让我们的宣誓声响彻云②________(宵霄),以此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与奋发的激情。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选择()(2分)A.cuān nìɡài B.cuàn nìkǎi C.cuān mìgài D.cuàn mìkǎi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在横线上。

(2分)2.小郑想在下面一段话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 家国情怀的实现路径强调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

子夏认为“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论语〉十二章》)是提升个人修养的重要方法。

重视亲情,在历代文人身上表现为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思念: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听觉抒发思乡之情。

心怀天下,是岑参借“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表达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是曹操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的广阔胸襟和伟大抱负。

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全对的是()(3分)A.时辰.(chénɡ)狡.猾(jiǎo)搓捻..(cuō niǎn)感慨.万分(kài)B.惭.愧(chán)安妮.(ní)争.执(zēn)混.为一谈(hǔn)C.尴.尬(ɡān)绰.号(chuò)威慑.(shè)美不胜.收(shènɡ)D.呆.板(dāi)喉咙.(lónɡ)倾.向(qǐnɡ)须臾.(yú)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纠纷叛逆哄堂大笑独具会眼B. 呆板遗憾得意洋洋不求胜解C. 承蒙处境轮翻上阵持之以衡D. 察觉唯恐博学笃志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在国歌的伴奏下,王琳和马进小心翼翼....地将国旗升上顶端,然后深深舒了口气。

B.台上的主持人说:“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的结果,请大家洗耳恭听....。

”C.机敏的办案警察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破案线索。

D.她演讲的时候,整个大厅鸦雀无声....,她的事迹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幼年的一场大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但是她却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并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

B.丘吉尔是英国政治家、演说家、作家,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并因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表现而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4套+答案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4套+答案

第3单元 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基础达标。

(46分)1.我会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分)长江涌.(y ǒng s ǒng) 隔海峡.(xi á ji á)吃元宵.(xi ào xi āo) 煎.豆腐(ji àn ji ān)炖.蘑菇(du èn d ùn) 艾.草香(ài āi)2.我会拼写词语。

(8分)m ín z ú r è n ɑo y ǒu y ì qi án c áich ǎo f àn b èi k é sh én zh ōu f èn d òu3.我会填一填。

(4分)(1)“烤”共( )画,第二画是( ),部首是( ),我还会写带这个部首的字()。

(2)“转”共( )画,第七画是( ),我会组词( ),( )。

4.一字组多词。

(6分)5.照样子,写一写,再组词。

(4分)例:土+不=(坏)(坏人)贝+占=( )( ) 车+专=( )( )甲+鸟=( )( ) 火+暴=( )( )6.我会写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3分)(1)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

()(2)一些生活在水里的动物,用贝壳保护..自己的身体。

()(3)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6分)一()月饼一()美食一()窗户一()鞭炮一()烤鸭一()花灯华夏( )( )炎( )子( )巍巍( )( )民族( )( ) ( )( )图强只争( )( )8.按要求写句子。

(6分)(1)小枣树结了枣子。

(把句子写具体)________________的小枣树结了________________的枣子。

(2)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照样子,补充句子)苹果的颜色____________,味道____________,真好吃。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9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6分)傍晚,我走出wò shì( ),来到楼下,qiáo jiàn( )对面墙上满是nèn lǜ( )的爬山虎。

它们铺得很jūn yún( ),没有chónɡ dié( )起来的,也没有任何 kònɡxì( )。

二、选择题。

(14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优美的曲(qū)调飘荡在弯曲(qǔ)的林间小路上。

B. 面对张牙舞爪(zhǎo)的狼群,猎狗也露出了锋利的爪(zhuǎ)子。

C. 爬山虎触着(zháo)墙的脚逐渐变成灰色,紧紧地在墙上巴着(zhe)。

D. 从天而降(jiànɡ)的神兵迅速包围了敌人,走投无路的敌人只得乖乖举手投降(xiánɡ)。

2. 下列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临时细小提写枯委B. 皮劳反面吟诗假吏C. 空隙慎重休想比较D. 触角住址枝术根茎3. 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墙壁光滑春光明媚B. 毫不可惜毫不犹豫C. 题西林壁小题大做D. 无缘无故只缘身在此山中4.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蟋蟀的住宅 在青草丛中,非常 ,如果不仔细 ,很难找到。

A. 隐蔽隐藏搜索B. 隐藏隐蔽搜索C. 隐蔽隐藏探索D. 隐藏隐蔽探索5. “老家的村口有一棵老树,树上有一个鸟 ,树下有一个狗 ,远处有一方鱼 。

”依次填在句中横线上的字,最合适的一项是( )A. 塘窝巢B. 巢塘窝C. 巢窝塘D. 窝塘巢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对于这次考试成绩,他能做个“一不做,二不休”。

B. 看到黄叶纷纷飘落,我不由得想起这样一句话:“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天就这样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C.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到了农历八月,大雁南飞,天气渐渐转凉了。

第三单元素养测试卷

第三单元素养测试卷

第三单元素养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计算32×20时,可以先算()×(),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2. 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积是()。

3. 25的30倍是();40个18相加的和是()。

4. 一个因数是50,另一个因数是80,积是()。

5. 与31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积是()。

6. 36×45的积是()位数,积的个位上的数字是()。

7.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30 = 900.- 40×() = 2400.- 50×() = 1000.8. 一个数比30的23倍多5,这个数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两个因数的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一定有几个0。

()2. 38×49的积接近2000。

()3.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4. 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5. 因为25×4 = 100,所以250×40 = 1000。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面算式中,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的算式是()。

A. 50×20B. 35×40C. 52×40.2. 32×25的积的最高位是()。

A. 十位B. 百位C. 千位。

3. 56×31的积是()。

A. 三位数B. 四位数C. 五位数。

4. 一个因数是39,另一个因数是72,它们的积大约是()。

A. 2800B. 2100C. 2400.5. 与28×49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A. 28×50 - 28B. 28×50 + 28C. 28×40 + 9.四、计算题(共32分)1. 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8分)- 20×30 =.- 12×40 =.- 50×80 =.- 30×13 =.- 40×22 =.- 21×30 =.- 11×60 =.- 15×20 =.2. 列竖式计算(每题4分,共24分)- 23×32 =.- 42×11 =.- 21×34 =.- 33×23 =.- 43×22 =.- 12×41 =.五、解决问题(每题6分,共18分)1. 学校要为每个教室购买一台饮水机,每台饮水机198元,学校共有24个教室,准备5000元够吗?2. 果园里有32行苹果树,每行18棵,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苹果树?3. 一本故事书25元,王老师带了400元钱,能买多少本这样的故事书?如果每本故事书降价5元,王老师带的钱能多买几本?。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秋季星空》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秋季星空》测试卷(含答案)

青岛版六三制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秋季星空》测试卷(含答案)时间: 30分钟满分: 50分一、填补小能手。

(每空1.5分,共12分)1.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其中有5颗较亮的星呈明显的“”形或“”形。

2.活动星图上的方向是,点之间的连线表示这几颗星属于同一个,是这个星座的重要。

3.活动星图由和两部分组成。

4.我们看到北斗七星的位置及其的指向每晚都在发生变化。

二、我是小法官。

(每题1分,共8分)天文爱好小组正在讨论天文知识,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请你当一次小法官,判断他们说的是否正确。

1.小红认为,北落师门是秋季南方天空中引人注目的亮星。

( )2.小明说:“一天中,北极星的位置基本不变,其他星都以北极星为中心顺时针转动。

”( )3.小刚说:“我们在秋季观察到的星座,在冬季是看不到的。

”( )4.小李认为,秋季星空和冬季星空有不同的标志性星座。

( )5.小红说:“在一天的不同时刻,猎户座的位置会发生变化。

”( )6.小王认为,面朝北抬头仰望星空,左边是西,右边是东,上边是北,下边是南。

( )7.小强认为,变化的星空说明宇宙中的天体都是运动的。

( )8.小华说,北极星和太阳一样都是恒星。

( )三、选择大乐园。

(每题1分,共4分)1.观察仙后座的最佳季节为秋季,应该怎样寻找? ( )。

A.面朝南观察,寻找仙后座B.面朝北观察,寻找仙后座C.任何位置都可以2.观察猎户座的最佳季节为冬季,应该怎样寻找? ( )。

A.面朝南观察,寻找猎户座B.面朝北观察,寻找猎户座C.任何位置都可以3.猎户座很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挂宝剑的猎人。

在“猎人”的两个肩膀、左脚、右腿部位,有4颗亮星组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其中( )部位那颗星又白又亮。

A.肩膀B.左脚C.右腿4.在观察星座的四季变化时,( )地观察会帮助我们揭开谜底。

A.长期坚持B.随时随地C.间断性四、机智连连看。

(3分)小刚同学在活动星图中发现下面几个星座的名称标注看不清了,你知道这些星座的名称吗? 将下面的星座与其相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吧!猎户座仙后座北斗七星五、科学实践园。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一、看拼音,写词语。

(12 分)1. wēi fēng lǐn lǐn( )的竹节人像健美比赛中浑身gē da( )肉的小伙子,在他手上系上一根bīng gùn( )棒儿,他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

2.古时候有cháng é bēn yuè( )的美丽传说,如今人们了解了宇宙的许多知识,但“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个 mí( ),仍等待着科学家们去 jiē kāi( )。

二、选择题。

(12 分)1.下面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4分)A.矗.立(chù) 高尚.(shàng) 趴.下(pā) 辐.射(fú)B.陨.石(yǔn) 倾.向(qīng) 疙.瘩(gē) 起哄.(hòng)C.跺.脚(duò) 正.月(zhēng) 风靡.(mǐ) 真伪.(wěi)D.恒.星(hén) 雕.刻(diāo) 豁.口(huō) 轨.道(gu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4分)A.昼夜 能原 技高一筹B.斑点 幅射 大步流星C.疲倦 神秘 暴露无遗D.颓然 疙瘩 别出心栽3.下面句子中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A.你已经是大学四年级了,一旦辍学,岂不是前功尽弃....吗?B.老师在台上讲得神采飞扬....,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C.这个行为将他的动机暴露无遗....。

D.他别出心裁....地想出了各种坏主意来捉弄别人。

13三、按要求写句子。

(6分)1.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

(改写为比喻句)2.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成肯定句)3.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

(修改病句)四、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8分)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并完成练习。

千____万____ 震____动____ ____开____笑成家________ 无____无____ 富丽________(1)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2)画横线的词语是属于“千×万×"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画波浪线的词语是属于“无×无×”式的,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3)上面词语中,形容人高兴愉快的词语是,形容建筑物华丽雄伟的词语是。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1)《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的一首诗。

(2)《猎人海力布》是一个神话故事,赞扬了海力布的高尚品质。

(3)“生物、动物、虎、东北虎”的排列顺序是正确的。

(4)“这不是老牛说的织女吗?”和“这是老牛说的织女”这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5)句子: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

这是个比喻句。

(6)词语“狂风怒号”里面有一个多音字。

3.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1)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2)海力布牺牲自己,不愿乡亲们受到伤害。

(3)天上富丽堂皇,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4)织女愿意留在人间,被王母娘娘抓回了天上。

4.按要求将词语分类。

唠叨推敲嘀咕瞻仰溜达端详打量徘徊琢磨蹒跚吩咐浏览(1)表示看的:(2)表示想的:(3)表示说的:(4)表示走的: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猎人海力布只要龙王嘴里含的宝石,是因为。

他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是因为。

所以我们要学习海力布身上的精神品质。

(2)织女和王母娘娘之间的实力相差很大,可最终王母娘娘还是做出了让步,这是因为,说明了。

(3)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乞巧》中诗句“,”。

描写了当时家家乞巧的盛况。

(4)《将相和》一课以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三个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到的过程。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5分)1. 爸爸爱好旅游,他见过wēi yí()的五岭,也去过páng bó()的高山,还到过四川的大dù()河,让人联想到红军攀着tiě suǒ()向敌军冲去的情景。

2. 八路军战士把一颗颗shǒu liú dàn()扔向敌人的暗堡,机枪手miáo()准敌人,随着一声巨响,日wěi()军死伤累累,这一仗全jiān()了敌人。

3. 奶奶感冒了,靠着qiáng bì()不停地kã s ou(),真难受。

二、下面带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3分)A. 希冀.(jì)柳絮.(xù)门槛.(jiàn)谎.言(huǎng)B. 岷.山(mín)绷.紧(běng)坠.入(zhuì)挨.打(āi)C. 笤.帚(tiáo)刀鞘.(qiào)趔趄.(qiâ)吆喝.(he)D. 秫秸.(jiē)蠕.动(xú)挪.动(nuó)呻.吟(shēn)三、字词大拼盘。

(24分)1. 查字典。

(3分)“临”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临”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到,来;②将要,快要;③对着,靠近;④照着字画摹仿。

下面各句中的“临”应选哪个义项,请把序号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发现我们。

()(2)哥哥每天都很认真地临摹字画。

()(3)这是我临离开北京时买的。

()(4)每当春天来临,我们一家总要去郊游。

()2. 给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4分)曼()()奉()()乍()()荒()()3. 照样子,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4.5分)例:(静静)的河水例:(伸出)双手例:(吧嗒吧嗒)地抽烟()的芦花()脑袋()地说话()的白雪()芦苇()地翻书()的皮肤()胸脯()地流淌4. 照样子,写词语。

第三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选项一B. 选项二C. 选项三D. 选项四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第三单元学习的内容?A. 选项一B. 选项二C. 选项三D. 选项四3. 根据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下列哪个公式是正确的?A. 公式一B. 公式二C. 公式三D. 公式四4. 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主要概念是什么?A. 概念一B. 概念二C. 概念三D. 概念四5. 下列哪个例子是第三单元中不涉及的?A. 例子一B. 例子二C. 例子三D. 例子四6. 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什么的?A. 主题一B. 主题二C. 主题三D. 主题四7. 根据第三单元的知识点,下列哪个结论是错误的?A. 结论一B. 结论二C. 结论三D. 结论四8. 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一个关键技术是什么?A. 技术一B. 技术二C. 技术三D. 技术四9. 下列哪个问题不是第三单元中讨论的?A. 问题一B. 问题二C. 问题三D. 问题四10. 第三单元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目标一B. 目标二C. 目标三D. 目标四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第三单元的重点是________。

12. 根据第三单元,________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 选项D在选择题1中代表的是________。

14. 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一个关键公式是________。

15. 概念二在第三单元中指的是________。

16. 第三单元的一个主要例子是________。

17. 第三单元中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________。

18. 技术二在第三单元中用于________。

19. 第三单元中不涉及的一个例子是________。

20. 第三单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21. 简述第三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

22. 解释第三单元中提到的一个关键概念。

23. 描述第三单元中讨论的一个技术的应用场景。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解析)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
((摘 摘编自雷江江红红《《浅浅析析中中国国传传统统“"意象象”"的的起起源源与与发 发展 展》)
材料二 古古希希腊腊的的柏柏拉拉图图曾曾试试图图给给“"美美”"下下一一个个永永恒恒完完整整的定义: ““美是有用的的””“"美美是是恰恰当当的的"”““美美乃乃视视觉觉和和听听觉觉所所生生的的快感”等。。一一 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 再推翻翻,,周周而而复复始始,,最最终终柏柏拉拉图图找找不不出出准准确确的的语语言言定定义义“"美美”",只能 无奈奈地地概概括括为为::“"美美是是难难的的。。”"
第三单元 测测试试卷卷((含含解解析析))高高一一语语文文人人教教统统编 编版必修
上册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5题。
材料一 — “ "袅袅袅袅兮兮秋秋风风,,洞洞庭庭波波兮兮木木叶叶下下。。”"(《九歌》)自从屈
再至至所所传传达达的的主主观观“"意意”"。
将“"意意象象"”引引进进文文学学领领域域并并实实现现其其根根本本性性语语义义转转换换的的是是晋晋代代的挚
虞,而南朝朝梁梁代代的的刘刘勰勰在在《《文文心心雕雕龙龙··神神思思》》中中则则第第一一次次将将“"意意象象”" 合为一词并引进文学理论,使它具有了美学意义。实际上,刘勰是将 营构 构“"意意象象"”作作为为艺艺术术构构思思的的首首要要任任务务来来看 看待的。 。从从此此以以后后,,对对“"意 象"的认识及“意象” "在在文文艺艺美美学学上上的的地地位位就就确确定定了了下下来来。 。在 在文 文艺 艺创 创 作中,审美意象的营营构构是是艺艺术术家家们们必必须须经经过过的的一一个个步步骤骤,,是是“"眼中竹 "至"“胸胸中中竹竹””的的中中间间环环节节,,即 即"“意意象象""成成为为现现实实生生活活向向艺艺术术作品转化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答案 5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答案 5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达标试卷(一)(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每空2分,共38分)1、用一张长15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围成一个圆柱,圆柱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正好得到一个边长25.12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厘米。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分米。

4、一个圆锥体,它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5、一个圆柱的高是5分米,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分米,底面积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6、一个圆锥体体积是24立方米,底面积是12平方米,这个圆锥体的高是()米。

7、把一根圆柱形木料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了45.12平方米,这根木料的底面积是()平方米。

8、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是1分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9、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比是(),圆柱的体积比圆锥的体积多()%,圆锥的体积比圆柱的体积少()%。

10、一个圆柱体钢坯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要削去1.8立方厘米,未削前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11、用一个底面积为94.2平方厘米,高为30厘米的圆锥形容器盛满水,然后把水倒入底面积为31.4平方厘米的圆柱形容器内,水的高为()厘米。

12、把一根长是2米,底面直径是4分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分米。

1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

以它的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圆柱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8分)1、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2、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3、一个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底面积缩小2倍,它的体积不变。

()4、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人教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人教版基础知识测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2023-2024学年四上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人教版基础知识测试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1.∠1与∠2的和是84°,∠2=54°,那么∠1=( )。

2.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时,量角器的中心要与角的( )重合,( )与角的一边重合。

3.两个45°的角刚好能拼成1个( )角.一个角比90°大,比180°小,这个角是( )角.4.如图:已知∠1=35°,∠2=________,∠1+∠2+∠3=________5.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 )度( )度6.830000公顷=( )平方千米 4500000平方米=( )公顷1平角=( )直角 ( )平角=1周角7.3时整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1时整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6时整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 )角.8.钟面上6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从3时整到6时整,时针转动了( ).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X”)(共10分)1.两个锐角的和不可能是钝角。

( )2.李老师量一条直线的长度是20厘米。

( )3.把一个1°的角用放大镜放大10倍来看,看到的这个角是10°。

( )4.课桌面的角比黑板面的角小. ( )5.把5厘米长的线段的一端延长500米,这条线段就变成了一条射线。

( )评卷人得分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2分)1.把一个平角分成不相等的四个角,较小的那个角是()角。

A.锐B.直C.钝2.下图中,∠1+∠4=∠2+∠3,且∠3=∠4,∠1与∠2的大小关系是()。

A.∠1>∠2B.∠1<∠2C.∠1=∠2D.无法确定3.(),钟面上时针与分针形成一个钝角。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山川之美(14分)活动一:溯源山水(6分)“山”,象形字,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甲骨文用线条勾勒出三块凸起的形状,连绵起伏。

后来字形整体变瘦,中间部分耸起,楷书写作“山”,沿用至今。

由“山”组成的字大多与山石、高大等语义相关,如①jùn qiào()。

“水”,象形字,本义是河流。

甲骨文形似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流,之后将中间弯曲的线简化成一竖,楷书写作“水”,沿用至今。

有水才有生命。

望着②chéng chè()的湖水,让人感受到无限美好。

美丽而智慧的大自然,无时无刻都在启迪着我们,学会生活,读懂自然。

1.上面是同学们关于汉字溯源的整理,请你根据语境把括号处补写完整。

(2分)2.“湍”字从水,表示与水的流速相关,可以解释为____________,如“素湍绿潭”。

(2分)3.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2分)活动二:笔绘山河(8分)4.山水小品文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大鹏在网络上搜集到一段关于山水小品文的资料,但句子顺序被打乱了。

请你帮他进行排序:。

(填序号)(2分)①游记,状写名山大川,惊湍飞瀑,晴湖雪巘,乃至亭台池榭,美不胜收。

②因此,游记小品,是最具个人风采的美文。

③游记小品,堪称文苑奇葩。

④陶弘景在南朝游记小品名作《答谢中书书》中云:“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⑤小品,独抒性灵,信笔挥洒,自由书写,文极简洁而意味隽永,情思摇曳,韵趣天然。

5.下面是“四季诗朗诵”活动中主持人开场白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2分)四季之美,美不胜收。

我们喜爱春天,爱她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我们喜爱夏天,;我们喜爱秋天,;我们喜爱冬天,爱她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6.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关于“秋天”的一篇日记,老师认为他写得不具体。

请你用“添枝加叶”的办法,帮他充实内容,使这段描写生动丰富,具有画面感与感染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小勇在黑板上画了一条长3米的()。

A.线段B.射线C.直线2.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枚铁钉。

A.1枚B.2枚C.3枚3.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条射线.A.1B.2C.无数4.用直尺把纸上的两个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A.直线B.线段C.射线5.直线与射线相比较,()。

A.直线更长B.射线更长C.一样长D.无法比较6.下面()是射线.A.竹竿B.手电筒的光C.直尺D.7.用一个3倍的放大镜来看一个50°的角,所看到的角是()。

A.150°B.50°C.53°8.下图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个角。

A.3B.4C.5D.6二、填空题9.把下面各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锐角平角直角周角钝角10.—个三角尺上有个直角。

11.正方形有个角,有个角是直角。

12.线段有个端点,线没有端点。

13.如图,5份所对应的角是°,180份所对应的角是°。

14.钝角比直角,锐角比直角。

(填“大”或“小”) 15.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7°角,现在看到这个角的度数是。

16.数一数。

下图中有个直角,锐角有个,钝角有个。

17.先观察,再量一量,给各个角安家.是三、量出角的度数18.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19.用量角器量出下面角的度数。

(1)(2)(3)20.用喜欢的方法画135度的角。

四、解答题21.在下面的图形中增加两条线段,使它有4个直角。

22.把下面的角分成两个大小不同的角.23.叔叔送给佳佳一个等腰三角形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50°,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24.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想一想,填一填。

参考答案1.A2.B3.C4.B5.D6.B7.B8.C9.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10.111.4;412.2;直13.5;18014.大;小15.7°16.5;2;117.解:锐角:(2),(3),(6);直角:(1),(4);钝角:(5) 18.19.(1)120度(2)45度(3)110度20.解:如图:21.22.解:画图如下:23.解:180°-50°×2=180°-100°=80°答:另外两个角分别是50°和8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角的度量》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用一副三角板不能拼出的角是()。

A.150°B.145°C.120°2.下面图形中,()是线段。

3.所有的锐角都一样大,这种说法对吗?()A.对B.不对4.下面的角中,能用一副三角尺画出来的是()。

A.10度B.15度C.20度D.25度5.下面的图形中,()角的度数是60°。

6.量角时,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重合。

A.一条边B.0°刻度线C.中心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画一条2厘米长的直线。

()2.用一个放大10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的角,看到的角是300°。

()3.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平角小。

()4.比180°小的角叫钝角。

()5.所有的角中,直角最大。

()6.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三.填空题(共8题,共23分)1.数一数,填一填。

(1)锐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直角是______、______(3)钝角是______、______。

2.钟面上3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度;从5时到6时,时针转动了()度。

3.下午2时整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较小角是()度;下午3时整时,钟面上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较小角是()度。

4.120°的角比平角小()度。

比直角大()度。

5.钟面上是3时半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角;钟面上是5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角。

6.直线()端点,射线有()个端点,线段有()个端点。

7.用放大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25度的角是______度。

8.一个锐角和一个直角可以组成一个()角。

四.计算题(共2题,共9分)1.计算下面各角的度数。

∠1=________∠2=________2.校园里有4棵桂花树,玉兰树的棵数是桂花树的4倍.玉兰树有多少棵?(1)根据题意填线段图。

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蚂蚁身长约5()。

2.一根黄瓜长约2()。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5()。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30()。

5.小学生一步长约4()。

二、在○里填上“>”“<”或“=”。

5吨○5200千克 60千米○9千米3200分米○2300米2300克○3千克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一根跳绳长5分米。

()2.3吨石头比3吨棉花重。

()3.4吨比4100千克少100千克。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结果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厘米1米=()分米2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3千米=()米80毫米=()厘米五、解决问题。

1.一辆农用三轮车的载质量是3吨,要一次运走1100千克的苹果和2000千克的梨,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可以吗?2.把下图中两地相距1千米的路线画出来。

3.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分米彩绳。

(1)张奶奶有32分米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4.昆仑超市要进货,用载质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

如果派两辆这样的车,怎样装才能一次运完,而且不超载?5.一根4米长的木头,现在要把它锯成5分米的木桩,可以锯成多少段?需要锯几次?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一、1.毫米 2.分米 3.吨 4.千米 5.分米二、< > < < = <三、1.✕ 2.✕ 3.√ 4.✕ 5.√四、20 10 20 6 3000 8五、1.1100+2000=3100(千克)3吨=3000千克3100千克>3000千克不可以。

2.小明家→少年宫→体育馆3.(1)32÷4=8(个)(2)4×6=24(分米)4.一辆车装1000千克的大米和900千克的油,另一辆车装400千克的水果、800千克的蔬菜和700千克的饮料;也可以一辆车装1000千克的大米和800千克的蔬菜,另一辆车装400千克的水果、900千克的油和700千克的饮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注音(2分)①栈桥()A.zhàn B.jiàn ②惯例()A.lièB.lì③别墅()A.shùB.yě④褴褛()A.lánlǚB.lán lóu⑤拮据()A.jiè jùB.jié jū⑥煞白()A.shàB.shā⑦糟蹋()A.tāB.ta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横线上(3分)(1)我一直盯着父亲,看他__________地带着两个女儿和女婿向那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走去。

A.颓唐B.郑重其事C.无所事事D.若无其事(2)别叫这小子又回来________咱们。

A.吃B.吭C.占D.抢(3)如果于勒叔叔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________呀!A.惊喜B.开心C.高兴D.激动(4)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__________我们!A.靠近B.发现C.看见D.挨近(5)你简直是______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A.疯B.傻C.呆D.邪(6)只要这个______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

A.能干B.善良C.好心D.阔绰3.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是()(2分)A.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B.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地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C.(他)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得通红。

D.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4.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2分)(1)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2)我们上了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方。

()(3)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4)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

()A.比喻B.拟人C.夸张D.设问E.反问F.排比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河边上有个小村庄。

②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把村里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③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像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雾。

④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许多芦苇。

⑤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

A.④—③—②—①—⑤B.④—②—①—③—⑤C.④—①—⑤—②—③D.④—①—③—②—⑤6.对“我只觉得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悲哀。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段文字属于心理描写。

B.“看不见的高墙”中“高墙”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C.“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

”“清楚”是因为我时刻记得闰土的影像,“模糊”是因为好久不见闰土而记忆模糊。

D.“忽地模糊”中的“模糊”一词表达的意思是闰土的不幸生活使他改变了性格,“我”为他而悲哀,同时也表达了“我”对黑暗社会的控诉之情。

7.关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

B.这篇小说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化来表现的,所以没有主人公。

C.“我”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自始至终是写“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想。

D.“菲利普夫妇”是小说的主人公,作者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反复无常的态度来揭示主题的。

8.下列各句中成语用法无误的一项是()(2分)A.李明同学把故事讲得那么引人注目,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B.学校里的好人好事真是罄竹难书。

C.在学习中我们一定要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D.足球运动员,个个都活龙活现地出现在运动场上。

9.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2分)(1)时间、地点、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

()(2)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

()(3)小说主要通过故事情节来展开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部分。

()(4)环境描写也就是自然环境的描写。

()二、阅读(40分)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一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体增加了一倍;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做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10分)1.这段文字是通过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刻画闰土的形象的,通过这些描写反映了闰土_______的性格特点。

(2分)2.这段文字对闰土的描写采用了_________手法,这种手法的作用是__________(2分)3.“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的原因是()(1分)A.天气冷B.闰土的声音让我恐怖。

C.听到这种称呼,我感到惊异,少年时代的友情已完全被封建等级观念所代替。

D.对闰土这样来称呼我感到不自然。

4.文中加粗词语“可悲的厚障壁”是指()(2分)A.“我”和闰土之间多年不见,生疏了。

B.封建等级观念使闰土这样的农民也深受其害,他认为我是有钱人。

C.我因心情不好,看不清闰土的面貌。

D.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我与闰土已不可能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

5.造成“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原因是()(2分)A.封建等级观念影响很大。

B.闰土自己看不起自己。

C.“我”的思想已脱离了广大劳动人民。

D.闰土多年未与“我”联系。

二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子!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9分)1.“狼狈不堪”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用波浪线画出对于勒进行肖像描写的语句,这一肖像描写表现了于勒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分)3.画横线的句子中,“我”心里默念的话,讲的是同一个人,却重复说了三次,第三次还加上一个“亲”字,其中深意何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指着女婿”对母亲“使了个眼色”,父亲想说而未说出的话最有可能的是()(1分)A.你说话这么粗鲁,让女婿听见笑话。

B.天哪,别让女婿听见了,否则咱们女儿的婚事说不定得吹了!C.女婿是个文明的人,你向人家学着点。

D.要是女婿知道了于勒的事,我们脸上都无光。

5.用横线画出文中自然环境描写的语句,并说明其作用。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尾特意交代“我们”回来时改乘了轮船,看似平淡的一句话,作者的深刻用意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她迈着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平日喜爱吃的东西。

只是带着一个母亲的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管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向入站口,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

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起来。

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闪光的皮鞭……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

”一个稚嫩的童声。

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亲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她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 “我是在说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娇催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粒苦果吧!”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语言也梗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着。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9分)1.文中空格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分)A.沉稳缓慢沉默颤动B.沉着摇摆默然发抖C.沉毅迟疑悄悄战栗D.沉重蹒跚默默颤抖2.与例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一条闪光的皮鞭……”中的删节号用法一致的项是()(1分)A.“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梗塞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