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科学教案-蚂蚁_2013年秋新青岛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科学教案-蚂蚁_2013年秋新青岛版(五四制)
自由活动中,教科书提出了“制作昆虫模型”的活动指向。

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什么材料做?做什么动物的模型?“小心别伤着手”……在制作结束时,要进行展示与评价,以达到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目的。

拓展活动中要求学生“饲养一种自己喜爱的昆虫,继续研究它们的特征”,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饲养容易成活,宜于人工喂养的昆虫,如蝈蝈、蟋蟀等。

教学过程描述:
课前谈话:
同学们,老师让大家每个人准备人一只蚂蚁,同学们都带来了吗?(学生自由汇报)
你们的蚂蚁都是在什么地方捉到的呢?你在捉它的时候,它在做什么呢?
(学生谈捉蚂蚁的地点,交流了蚂蚁生活的环境)
小结:看来,同学们很细心。

这些蚂蚁正在很辛勤的工作就被我们给带到教室里来了,所以等我们待会研究蚂蚁的时候,要注意爱护,不要伤害它们,上完课之后,要把它们送到原来的地方,要不然不仅耽误它们的工作,而且它们家里会很着急的,对不对啊?
一、情境激趣,导入主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也带来很多的勇敢的小动物,想不想认识它们?
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一些蚂蚁依次亮相。

这些动物虽然看起来有大有小,色彩各异,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它们都是——蚂蚁。

师:同学们对蚂蚁都不陌生,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自己对蚂
蚁有什么认识?
(学生自由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会爬树、搬东西、……
【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其身体构造特点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面对蚂蚁身体的特点这样的问题,往往不知道怎么回答,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想到自己虽然经常见到对蚂蚁,但是却没有去仔细的去观察它的身体构造,从而认识到观察事物要细致,这有助于学生观察习惯的养成。


师:老师很高兴同学们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很多问题需要我们长时间的观察研究,那我们这节课就开始研究蚂蚁的身体特征.(板书:特征)
二、探究实验
(一)观察实验一:蚂蚁的身体特征
1.制定实验方案:观察开始前,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如把蚂蚁放在观察皿里,用放大镜观察,要注意不要弄伤它们,讲解一下放大镜的用法。

2.观察探究:以小组为单位,分发放大镜,每个小组4-6名同学,每组至少一个放大镜。

开始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辅导学生做好研究记录。

【每个小组成员要有明确分工,观察员、记录员、辅助人员,但是分工不能固定,各个不同的分工小组内成员要轮流做,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全过程的实验,每个人都能全部参与实验;教师发一张记录表,内容如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填写记录表,表内的眼睛、口器和腹部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来填写,触角、翅膀和足,可以用数字来填写】
蚂蚁的特征观察记录表
头部胸部腹部眼睛口器触角足翅膀腹部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第六

3.学生汇报交流
现在,同学们的观察记录表都填好了,现在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蚂蚁到底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学生汇报交流)
4.总结延伸
通过大家的研究,我们知道,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我们把这种身体构造动物,叫做昆虫(板书:头部、胸部、腹部)。

我们刚才观察了蚂蚁的身体构造,其实在我们地球上,生活了很多种类的蚂蚁,大概有16000多种,这些蚂蚁生活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除了蚂蚁是属于昆虫类的,还有很多动物都是昆虫。

(二)观察实验二:谁是昆虫
【通过对蚂蚁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了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这样的动物叫做昆虫。

此环节的自由探究实验安排的是把一些昆虫和非昆虫的动物放在一起,让学生根据刚学习到的知识来去分辨,用演绎推理的办法找出哪个是昆虫,哪个不是昆虫,这样加深了对昆虫特点的理解和掌握。


1.提出问题
老师这里有很多的小动物,他们都说自己是昆虫,弄的我也没办法区分,同学们能不能做一次小法官,帮老师判断一下,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来看出谁是昆虫,谁不是昆虫?
(教师出示一些典型动物的投影片、电子课件或图片,出示的动物主要有:蝴蝶、青蛙、蟋蟀、蜘蛛、螳螂、蝎子、蚯蚓、蜻蜓、蝗虫、蜜蜂、蚜虫等,照片要清晰、便于观察,尤其是身体各部分的细节要能够体现清楚,有条件的可以直接用这些动物的模型和标本,甚至可以直接将一些动物带进课堂)
2.猜想与假设
学生根据下表,先填写自己的猜想
动物名称
我的猜想
(是不是昆
虫)
我的观察我的观察实验
结果(是不是昆
虫)
头部胸部腹部
3.制定实验方案
师:我们现在要来观察这些动物,那么大家现在在小组内是不是要讨论一下,我们准备先观察哪一个动物,然后观察哪一个,观察的时候要注意一些什么事情?
(学生进行方案汇报,教师加以指导,帮助学生确定可行性方案)
4.开始观察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

及时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辅导学生做好研究记录。

观察完毕,小组内讨论结果。

)5.汇报交流
【分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要注意提醒学生,在汇报的时候要说明原因,讲出理由。


师:通过仔细的观察分辨,我们知道,蝴蝶、蟋蟀、螳螂、蜻蜓、蝗虫、蜜蜂、蚜虫是昆虫、青蛙、蚯蚓、蜘蛛和蝎子不是昆虫。

只有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这样的动物才是做昆虫。

【此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昆虫是有3对足的,而蜘蛛和青蛙分别有4对和2对足,所以蜘蛛和青蛙不是昆虫……】
三、自由活动——制作昆虫模型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昆虫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现在大家拿出老师让大家准备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做昆虫模型吧(或者老师拿出已经做好的昆虫模型,引导学生自己提出要亲自做昆虫模型)
【动手之前引导学生思考,做什么样的昆虫模型、用什么材料做、要注意些什么,如别伤着手,教师下小组指导,和学生一起动手做……】
制作完成之后,分别予以展示,教师给与简单评价,没有做完的同学课下接着做。

四、梳理总结,拓展延伸——饲养一只昆虫
这一节课我们通过研究,知道了昆虫的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有的有翅膀,有的没有翅膀)
同学们制作的昆虫模型都很可爱,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养一只活的昆虫呢?请同学们养一只昆虫,亲自观察它们的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

蟋蟀和蝈蝈都是很常见的,宜于人工喂养的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