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的应用优秀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的应用优秀论文
一、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解题中应用的优势
1。
拥有共同区间
数学与物理有一部分是完全重合的。
同时,数学与物理也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逻辑的严密性和结果的唯一性。
数学与物理的逻辑性都十分严密,每个步骤都必须环环相扣,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会使结果不正确。
而且数学与物理的习题结果永远都是唯一的,不论以什么解题方法来解答习题,最终结果都是一个固定值不会改变。
所以,有一部分数学知识就可以运用到物理习题的解答中去。
2。
数学学科更趋向于解决问题
与物理学科相比,数学学科更趋向于解答问题从而得出结果。
而物理学科注重的要点更偏向与实验的过程。
所以,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过程中,为了更准确明了地解决问题,是可以利用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的。
例如:如图所示,若电源的电压一直保持不变,当开关3与“相连时,电流表、与、的示「a-O—0-|数比是3:5,当开关S与6连接时,电流表、与、的示数比拓是2:3,求氏与民的电阻比。
1|——这道题的解法应为:假设尽与足的电流分别是/,与A,根据题意可得出1八+/2=3/5;根据定律可算出///2=3/2;由于圮与尽是并联,因此能够得出尽/&=3/2;分析当前开关S与b连接时,圮与构的.电流分别是与/3,那么就可以的到a_//3=2/1,又由于尽与是并联,所以能够得出巧/民=2/1,由此,可以推算出=3/4。
所以,这道题的最终答案就是3/4。
二、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初中物理解题中
1。
正确引导学生
初中的学生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物理,直到升人初中以后才开设了物理这门学科,所以初中生对物理学科是完全陌生的。
而数学学科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的学科,所以对数学学科和数学知识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
学生刚一接触新学科的时候都会感到很难,所
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教导学生解答物理习题时,可以将学生熟悉的数学知识融人到陌生的物理习题的解答方法中,这样既能降低物理习题的难度,也能使学生对物理习题不再陌生。
2。
处理好学科间的交叉
数学知识与物理知识是存在重合的一部分,但又不是完全的重合,有一部分数学知识是无法应用到物理解题方法中的。
因此,教师要帮学生归纳总结出能够应用在物理习题中的数学知识,和不能在物理习题中的运用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不至于在解答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完全依赖于数学知识。
教师应该处理好学科之间的交叉部分,把跟物理习题没有交集的数学知识剔除出去,减少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中的弯路。
3。
注重物理实驗教学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个注重实验教学的学科,初中物理习题一般也是以实际生活中的实例为依据的应用题类型。
一般教师在进行物理习题讲解的过程中由于运用例简便的数学算法而忽略了原有的物理解题思路。
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虽然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解题思路中,使物理习题的难度大幅降低,但是毕竟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是两个不同的学科,两者之间是有差异性的。
物理学科注重实验教学,数学学科注重理论教学。
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习题的同时,也让学生接受物理习题原本的以物理知识和物理思路解题的方法,两者都要理解,不然学生还是难以从根本上学好物理学科。
尽管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习题解答中以让物理题目变得更加简单易懂这种方式有利有弊,但是在初中的物理解题教学中,笔者更倾向于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物理解题思路中的。
因为以长久的眼光来看,这种解答物理习题的方式明显是利大于弊。
不管学生运用什么样的方法解题,是用数学知识解答,还是用物理知识解答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答出正确的结果。
因此,为了学生能正确解答物理习题,教师应该制定严密的教学方案,认真为学生选思题目,这样才能让学生从根本上学会物理这门博大精深的学科。
【数学知识在初中物理的应用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