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历史学家的素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专业训练
现代史学的范式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 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而且任何问题都必须 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注重史料的批判 和考辨,言必有据,信而有征;以考证、叙 事和分析为主要方法,研究成果多以历史解 释的形式出现;研究事物的形成和变化的过 程,而不是静止的状态;任何论点都是从材 料中提炼出来的,而不是先定的概念或假设 ;论证必须符合一般的思维逻辑;使用的语 言必须中性和准确。
第六章 历史学家的素养
一、知识积累
陈寅恪
麦迪逊
二、理论修养
历史学者在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时,有 两方面的问题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在利用某一理论时,应当注意它的内 在系统性,要对它做全面的了解,而不能仅 仅搬取其中某些概念,或借用其中一些时髦 语汇作为趋新的标签。
·其次,在采用某一理论、甚至某一概念时, 应当了解它的形成和源的想象力
左图:特 洛伊地图
缪钺
费正清
“许多弱点都源自这一书写系统的难度 。广泛阅读多种风格的中国文言,大大超出 了我们多数人的能力范围。一个人不可能只 略一浏览就了解一部作品的内容。一个人也 不能和某一特定时代的中国人一样熟悉中国 的文献,因而难以轻易地重建他们的思想。 在创造性地重建过去时,总是存在很多的错 误,而在中国史领域这种错误则更加严重。”
史学的专业方法大致包括:
收集和处理史料的方法,如考据法、文献与 实物互证法、口述法和田野调查法等; 历史解释的方法,如叙事法、分析法、比较 方法、心理方法和计量方法等; 历史写作的方法,如编年法、传记法、专题 著述法和图表法等。 有时还会用到一些特殊方法,如思想史方法 、经济史方法、统计学方法、政治学方法、 历史地理学方法、地方史方法、集体传记法 、文本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等。
左图:王昭君 画像,取自清 陆昶辑《历朝 名媛诗词》十 二卷,乾隆三 十八年红树楼 刻本。
何兹全
在运用理论和追求理论化的过程中,容易发 生以下几种背离史学范式的情况:
第一,将历史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研究的重点在 于阐释抽象的理论或模式,而不是探讨具体的历史 过程; 第二,用历史作为证明某种理论或政治观点的工具 ,把史学论文写成了政论或杂文; 第三,用理论来裁剪史实,走“以经训史”或“抽 样作证”的路子,流于穿凿附会; 第四,理论和史实相互分离,也就是俗话说的“两 张皮”,不是将史实强行纳入既定的理论框架,就 是为了理论化而刻意引申或强行概括; 第五,理论和史事之间出现“时代倒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