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主要病虫害危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刺蛾
Parasa consocia
孵化初期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仅留叶片上表皮及叶脉,成长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吃光叶片。
使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2000倍液或Bt 800喷雾。
介売虫Coccoidea
危害蓝莓茎干的主要害虫,介売虫可引起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寿命缩短。如果修剪不及时,往往侵害严重。
蛀杆害虫
Trunk borer
天牛、钻心虫等,造成枝条枯死,树势弱,产量低。
可用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等防治。
表A.2虫
虫害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蚜虫Aphidoidea
蚜虫卵在灌木丛中过冬,蚜虫在取食过程中会分泌蜜汁,导致黑色灰霉的大量生长。另外,蚜虫还是蓝莓病毒病原菌的携带传播者,蚜虫病害发生严重还会造成蓝莓染害鞋带病毒病。
果蝇体型小,繁殖快,是广东蓝莓生产上的主要虫害。成虫对果实的危害是产卵于蓝莓果内,待卵孵化后幼虫取食蓝莓果肉,造成被害后的果实逐渐软化、变褐、腐烂。
要注重前期预防,①清洁腐烂杂物。5月中下旬,清除蓝莓园腐烂杂物、杂草,同时用2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地面喷雾处理,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发生量。②清理落地果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处理,可避免雌蝇大量在落地果上产卵、繁殖后返回园内为害。③诱杀成虫。利用果蝇成虫趋化性,当蓝莓果实进入转色即将成熟期,用敌百虫约堆10处进行诱杀,防治效果显著,好果率可达95%以上。也可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3:10:10:20配制成诱饵,用塑料钵装液置于蓝莓园内,每亩6钵~8钵,诱杀成虫。
表A.2虫
虫害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金龟子
Scarabaeoidea
成虫主要危害蓝莓嫩梢上的幼叶,新梢顶端嫩叶残缺不全,影响枝梢生长。低龄幼虫(蛴螬)啃食细根,高龄幼虫啃食根颈附近大根的根皮,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
①灯光诱杀: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在果园内,悬挂蓝色或黄色诱虫灯进行诱杀。②糖醋液诱杀:利用金龟子的趋化性,配制糖醋液,放在行间诱杀。③人工捕杀: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在6月份~7月份成虫发生盛期,晚上8:00~9:00,树下铺置塑料布,摇动树枝,收集、捕杀掉落的成虫。
病毒病
Virus disease
主要蚜虫传播病毒,多种病毒可侵染蓝莓引起病毒病,如蓝莓花叶病毒、蓝莓带化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等。
预防为主,田间选用脱毒苗木,销毁感染植株,栽植蓝莓前进行土壤消毒,消灭蚜虫等传播途径。发病初期可用5%植病灵乳剂等防治。
枝干枯萎病
Branch blight disease
高温高湿季节,此病容易发生,主要表现为当年生新生枝条基部呈水渍状,逐渐变黑,最后枝条萎焉枯死,主要症状是顶尖死亡。
春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叶,对于剪下来的枝叶集中带出园外进行掩埋或者烧毁。对介壳虫较少的蓝莓枝条,可以用铁刷刷除,或者用竹片刮掉。在介壳虫处于若虫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用95%矿物油乳油200倍液、22.4%螺虫乙酯2000倍液、甲维盐+呋虫胺1500倍液在适期喷雾防治。
果蝇drosophilid
卷叶蛾
Tortrix Moths
低龄幼虫在嫩梢顶端取食髓部中心,造成嫩梢枯死,危害新梢生长。稍大的幼虫钻出嫩梢吐丝将枯梢及叶片粘在一起并躲在其间继续吃附近叶片。
发生量不大时可通过人工捕捉控制发生量,即通过剪除带枯梢或刚刚萎蔫的嫩梢尖及其下的部分新梢并收集起来集中焚毁。发生量大时可喷施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
在多发季节用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溶液喷施植株基部,剪除发病枝条进行集中烧毁。
果实腐烂病
Fruit rot
果实上生灰色或者黑色霉层,果实变软,凹陷,尤其是有伤口的果实,腐烂速度会更快。该病是蓝莓采后贮藏的一种常见病害,多由于在生长季时植株带菌,采摘贮藏时发病造成果实腐烂。
①合理的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后期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采前半个月内停止灌水。要合理负载,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②适期采收,避免碰伤。③贮藏前消毒杀菌、贮藏期抑菌处理。一般按每立方米20 g硫磺粉进行熏蒸处理。除此之外,仲丁胺、过氧乙酸等也可用。贮藏期中,采取低温、气体调节、辐射杀菌和药剂杀菌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提高蓝莓贮藏性,延长贮藏期,达到保鲜的目的。
附 录 A
表A.1 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花和果实发育期易感染此病,由开放的单花受害并很快传染给花蕾和花序上,出现一层灰色细粉尘状物,而后花序、花柄和花托变成黑色而枯萎,果实感染后,小浆果破裂腐烂。
①秋冬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病果等病残体,集中烧毁;
②药剂防治:可于开花前喷50%代森铵500倍液~10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僵果病
Mummy
蓝莓生产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真菌引起,在侵害初期,成熟的孢子在新叶和花的表面萌发,引起细胞破裂死亡。受侵害的果实失水、变干、脱落、呈僵尸状。越冬后,落地的僵果上的孢子萌发,再次进入第二年循环侵害。
管理方面,可选择性使用缓释性氮肥,防止蓝莓新梢生长过快或徒长,降低蚜虫感染的几率。另外,在季末控制杂草生长,以减少蚜虫越冬的场所。化学防控方面,吡虫啉、除虫菊素、噻虫嗪等杀虫剂均可防治蚜虫。
①入冬前清除果园内落叶、落果,烧毁或埋入地下,可有效降低僵果病的发生。②春季开花前浅耕和土壤施用尿素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③药剂防治: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生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早春喷施0.5%的尿素,可以控制僵果的最初阶段,开花前喷施50%速克灵可以控制生长季发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40%菌核净1500倍液~2000倍液。
Parasa consocia
孵化初期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仅留叶片上表皮及叶脉,成长幼虫将叶片吃成缺刻,或吃光叶片。
使用阿维菌素1000倍液~2000倍液或Bt 800喷雾。
介売虫Coccoidea
危害蓝莓茎干的主要害虫,介売虫可引起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寿命缩短。如果修剪不及时,往往侵害严重。
蛀杆害虫
Trunk borer
天牛、钻心虫等,造成枝条枯死,树势弱,产量低。
可用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等防治。
表A.2虫
虫害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蚜虫Aphidoidea
蚜虫卵在灌木丛中过冬,蚜虫在取食过程中会分泌蜜汁,导致黑色灰霉的大量生长。另外,蚜虫还是蓝莓病毒病原菌的携带传播者,蚜虫病害发生严重还会造成蓝莓染害鞋带病毒病。
果蝇体型小,繁殖快,是广东蓝莓生产上的主要虫害。成虫对果实的危害是产卵于蓝莓果内,待卵孵化后幼虫取食蓝莓果肉,造成被害后的果实逐渐软化、变褐、腐烂。
要注重前期预防,①清洁腐烂杂物。5月中下旬,清除蓝莓园腐烂杂物、杂草,同时用2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对地面喷雾处理,压低虫源基数,可减少发生量。②清理落地果或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处理,可避免雌蝇大量在落地果上产卵、繁殖后返回园内为害。③诱杀成虫。利用果蝇成虫趋化性,当蓝莓果实进入转色即将成熟期,用敌百虫约堆10处进行诱杀,防治效果显著,好果率可达95%以上。也可用敌百虫、糖、醋、酒、清水按1:3:10:10:20配制成诱饵,用塑料钵装液置于蓝莓园内,每亩6钵~8钵,诱杀成虫。
表A.2虫
虫害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金龟子
Scarabaeoidea
成虫主要危害蓝莓嫩梢上的幼叶,新梢顶端嫩叶残缺不全,影响枝梢生长。低龄幼虫(蛴螬)啃食细根,高龄幼虫啃食根颈附近大根的根皮,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死亡。
①灯光诱杀:利用金龟子的趋光性,在果园内,悬挂蓝色或黄色诱虫灯进行诱杀。②糖醋液诱杀:利用金龟子的趋化性,配制糖醋液,放在行间诱杀。③人工捕杀: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在6月份~7月份成虫发生盛期,晚上8:00~9:00,树下铺置塑料布,摇动树枝,收集、捕杀掉落的成虫。
病毒病
Virus disease
主要蚜虫传播病毒,多种病毒可侵染蓝莓引起病毒病,如蓝莓花叶病毒、蓝莓带化病毒、烟草环斑病毒等。
预防为主,田间选用脱毒苗木,销毁感染植株,栽植蓝莓前进行土壤消毒,消灭蚜虫等传播途径。发病初期可用5%植病灵乳剂等防治。
枝干枯萎病
Branch blight disease
高温高湿季节,此病容易发生,主要表现为当年生新生枝条基部呈水渍状,逐渐变黑,最后枝条萎焉枯死,主要症状是顶尖死亡。
春冬季节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叶,对于剪下来的枝叶集中带出园外进行掩埋或者烧毁。对介壳虫较少的蓝莓枝条,可以用铁刷刷除,或者用竹片刮掉。在介壳虫处于若虫盛期:在7月中旬至8月上旬,用95%矿物油乳油200倍液、22.4%螺虫乙酯2000倍液、甲维盐+呋虫胺1500倍液在适期喷雾防治。
果蝇drosophilid
卷叶蛾
Tortrix Moths
低龄幼虫在嫩梢顶端取食髓部中心,造成嫩梢枯死,危害新梢生长。稍大的幼虫钻出嫩梢吐丝将枯梢及叶片粘在一起并躲在其间继续吃附近叶片。
发生量不大时可通过人工捕捉控制发生量,即通过剪除带枯梢或刚刚萎蔫的嫩梢尖及其下的部分新梢并收集起来集中焚毁。发生量大时可喷施溴氰菊酯2000倍液进行化学防治。
在多发季节用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溶液喷施植株基部,剪除发病枝条进行集中烧毁。
果实腐烂病
Fruit rot
果实上生灰色或者黑色霉层,果实变软,凹陷,尤其是有伤口的果实,腐烂速度会更快。该病是蓝莓采后贮藏的一种常见病害,多由于在生长季时植株带菌,采摘贮藏时发病造成果实腐烂。
①合理的栽培,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后期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采前半个月内停止灌水。要合理负载,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②适期采收,避免碰伤。③贮藏前消毒杀菌、贮藏期抑菌处理。一般按每立方米20 g硫磺粉进行熏蒸处理。除此之外,仲丁胺、过氧乙酸等也可用。贮藏期中,采取低温、气体调节、辐射杀菌和药剂杀菌等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菌生长的环境,提高蓝莓贮藏性,延长贮藏期,达到保鲜的目的。
附 录 A
表A.1 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危害特征
防治措施
灰霉病
Botrytis cinerea
花和果实发育期易感染此病,由开放的单花受害并很快传染给花蕾和花序上,出现一层灰色细粉尘状物,而后花序、花柄和花托变成黑色而枯萎,果实感染后,小浆果破裂腐烂。
①秋冬彻底清除枯枝、落叶、病果等病残体,集中烧毁;
②药剂防治:可于开花前喷50%代森铵500倍液~1000倍液、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僵果病
Mummy
蓝莓生产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真菌引起,在侵害初期,成熟的孢子在新叶和花的表面萌发,引起细胞破裂死亡。受侵害的果实失水、变干、脱落、呈僵尸状。越冬后,落地的僵果上的孢子萌发,再次进入第二年循环侵害。
管理方面,可选择性使用缓释性氮肥,防止蓝莓新梢生长过快或徒长,降低蚜虫感染的几率。另外,在季末控制杂草生长,以减少蚜虫越冬的场所。化学防控方面,吡虫啉、除虫菊素、噻虫嗪等杀虫剂均可防治蚜虫。
①入冬前清除果园内落叶、落果,烧毁或埋入地下,可有效降低僵果病的发生。②春季开花前浅耕和土壤施用尿素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③药剂防治:可以根据不同的发生阶段,使用不同的药剂。早春喷施0.5%的尿素,可以控制僵果的最初阶段,开花前喷施50%速克灵可以控制生长季发病、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40%菌核净1500倍液~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