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法二:不选中数据的情况下选择菜单命令 Plot│Line+Symbol或单击2D Graphs工具条中 的Line+Symbol 按钮,在弹出的Plot Setup对 话框中将A设为X列,将B设为Y列,单击OK按钮。
6.2 Origin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绘制多条曲线
方法一:建立数据表,用鼠标选中“A(X1) 、B(Y1)、 C(X2)、D(Y2)”列,选择菜单命令Plot│Line+Symbol或 单击2D Graphs工具条中的Line+Symbol 按钮。
yn/2 yn yn/2 b xn xn/2
n/2
yn/2i yi
b
i 1 n/2
xn/2i xi
i 1
求得b后,可以运用累加法求截距a
n
n
yi na b xi
i 1
i 1
n
n
yi b xi
a i1
i1 y bx
n
5. 最小二乘法与曲线的拟合
图解法处理数据时,人工拟合的曲线不是最佳的。 科研工作中常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曲线。
• 作图纸的最小分度代表有效数字准确数的最后一位。坐标轴 的起点坐标不一定为零,原则是使作出的图线充满整个图纸。
3、实验点的标志
实验测量点的标识必须明显、突
出。例如,可以用 ,,,
等符号。
4、图线的描绘 :原则是练出一根光滑的图形, 使其通过较多的实验点,另有一些实验点则大 体均匀分布在图线两侧。
值为b0和b1
6. 软件数据处理法
6.1 Excel 在 处 理 物 理 实 验 数 据 中 的 应 用 6.2 Origin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6.1 Excel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误差计算
(1)算术平均值: N
N1 N2 NK K
1 K
K
Ni
i 1
方法一:在G3单元格中直接输入 “=AVERAGE(B3:F3)”后回车。
用最小二乘法求得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称为回归 方程,因此用实验数据寻求最佳拟合线的问题也常称 为方程的回归问题。
Y与X具有统计 关系而且是线性
建立 回归模型
Yi=β0+β1Xi+εi (i=1,2,···,n)
其中,(X i,Yj)表示(X,Y)的第i个观测值, β0 ,β1为参数,β0+β1Xi为反映统计关系直线的分量,
两个测量值成线性关系时,利用逐差法可以方便地 求得斜率和截距。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测量数据。
设x、y之间有线性关系y = a + bx ,实验数据为:x1, x2, … , xn 和 y1, y2, …, yn。
y1 yn/21 y1 b xn/21 x1 y2 yn/22 y2 b xn/22 x2
统计结果包括平均值(Mean)、测量值的标准偏差(SD)、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SE)、最小值(Min)、最大值(Max)、总和(Sum)、点数(N)等。
6.2 Origin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绘制单条曲线
方法一:建立数据表,用鼠标选中“A(X)” 和“B(Y)”列, 选择菜单命令Plot│Line+Symbol或单击2D Graphs工具 条中的Line+Symbol 按钮,进行绘图。
6.1 Excel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线性拟合
方法:选中图表菜单中“添加趋势线”,在类型中选择“线性” 类,在“选项”中选中复选框“显示公式”和“显示R平方值”, 单击确定。
U(V)
伏安测电阻U~I关系图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6.2 Origin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线性拟合
方法:建立数据表,用鼠标选中“A(X)” 和“B(Y)”列, 选择菜单命令Tools│Linear Fit,打开Linear Fit工具,单 击Fit按钮,进行拟合。
2. 作图法
优点: 直观、能形象地表示相关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图线可找出两相关量之间的经验公式; 在某些情况下,利用图线可外推到没有测量的区域 或在实际测量点之间内插;
一、实验图线绘制的方法(步骤):
1、图纸的选择 :常用毫米方格纸,图纸的大小则 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局测量数据的变化范围和其有效位数决定。
2、坐标的标记和分度
方法一:建立数据表,用鼠标选中“A(X1) 、B(Y1)、C(X2)、 D(Y2)”列,选择菜单命令Plot│Panel │Vertical 2 Panel或 单击2D Graphs Extended工具条中的Vertical 2 Panel按钮。
方法二:选择菜单命令Edit│Add & Arrange Layer,打开 Total Number of Layers对话框确定行数和列数,然后确定 图形在页面中的位置,最后用层对话框在图形窗口中添加数据。
5、图线的注解和说明:在图的下方写成图线的 名称及必要的条件,并利用图的空白位置注明图 线求得的某些有用的参量,例如斜率、截距等。
3. 图解法
利用已做好的图线,定量地求得待测量或得出相关 量的经验公式,称为图解法。
1、求与直接测量点相关量的对应值
2、外推法
3、求经验公式
8
4.逐差法
逐差法的基本方法是把测量数据分为前后个数相等 的两组,后面一组中各个数据减去前面一组中相应的 数据,再将结果取平均求斜率b
0.00
y = 0.099x - 0.0772 R2 = 0.9998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I(mA)
系列1 线性 (系列1)
6.2 Origin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统计分析
方法:建立数据表,用鼠标点“A(X)” 选中该列,选择菜单命令 Statistics│Descriptive Statistics│Statistics on Columns或单 击Worksheet Data工具条上的Statistics on Columns按钮,进 行统计。
方法二:在Graph窗口中双击左上角的图层标记,或选择图 层标记处的鼠标右键快捷菜单命令Plot Setup,将重新打 开Plot Setup窗口,在对话框中将C设为X列,将D设为Y列, 单击Add按钮,将制图数据添加到制图列表窗口中,单击 OK按钮。
6.2 Origin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绘制多张图
6.1 Excel在处理物理实验数据中的应用 —图形绘制
步骤一:建立Excel数据 表,点击工具栏中插入 “图表向导”选项,则出 现图表向导对话框; 步骤二:在“图表类型” 窗口中选择第五种,即 “XY散点图”,在“子 图表类型”中选择左下角 的“折线散点”,点击 “下一步”按钮 弹出图 表源数据对话框 ;
方法二:用鼠标选取B3:G3单元格,单击 工具栏上符号“Σ”旁的下拉式三角箭头并 选取“平均值”,5次测量的平均值将自动 显示在G3单元格式中。
(2)绝对误差: N N N
B3的绝对误差:在H3单元格中直接输入
“=ABS(B3-G3)”后回车。
(3)相对误差:
EN
N N
B3的相对误差:在I3单元格中直接输入“=H3/G3”
εi为反映在统计关系直线周围散布的随机分量, εi~N (0,σ2), εi 服从正态分布
Yi=β0+β1Xi+εi β0和β1均未知
根据样本数据
对β0和β1
进行估计
所求的b0和b1应能使每个样本观 测点(Xi,Yi)与回归直线之间的偏 差尽可能小。
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Yˆ b0 b1 X
β0和β1的估计
后回车。
=H3/G3
n
(4)测量值的标准偏差:
lim n
i2
i 1
n 1
方法一:在K3单元格中直接输入“=STDEV(B3:F3)”
后回车。
n
(5)平均值的标准偏差:N lim n
i2
i 1
n[n 1]
n
L3=K3/POWER(CO UNT(B3:F3),2)
方法二:选中K3单元格单击工具栏中 插入“函数”,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 “统计”类别中的“STDEV”函数, 点击确定后弹出“函数参数”对话框, 在Number1空白处用鼠标选择 “B3:F3”,点击确定。
《大学物理实验》之 常用数据处理方法
主要内容
1. 列表法 2. 作图法及其应用 3. 图解法 4. 逐差法 5. 最小二乘原理与曲线拟合 6. 软件数据处理法
1. 列表法
优点:简明、条理清楚、记录方便
设计数据记录表格的原则:
1、表格中所列物理量均应标明名称和单位; 2、表格中各物理量的排列尽量与测量顺序一致; 3、表格中所列数据主要是原始数据,重要的中间计算 结果也可列入表中; 4、如有必要,还应记下测量表格中各量所用的仪器及 其规格,以及环境条件,以利对结果复查。
步骤三:在“数据区域”空白处用鼠标选择“B3:B8”, 在“系列产生在”标题后面的两个选项中,用鼠标选择 “列”,切换到“系列”对话框,在“x值”后空白处用 鼠标选择“A3:A8”,点击“下一步”按钮弹出“图表 选项”对话框 ;
步骤四:在“标题”卡 的“图表标题”窗口中 输入“伏安法测电阻u~ I关系图”,在x轴窗口 中输入“I(mA)”,在Y 轴窗口中输入“U(V)”, 选中网格线选项的全部 四项,单击下一步;点 击“完成”按钮,至此 实验数据点就在图表上 描绘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