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全程训练习题天天练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天练18语句扩展专练
[基础过关]
1.(2018·哈尔滨三中测试)学校举行历史经典故事汇报演出,请你在两段串联词中任选其一,适当结合故事内容为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将相应的汇演节目串联起来。
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不超过80字。
高一(五)班的表演——《鸿门宴》
串联词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您欣赏高二(十)班同学的表演——《失街亭》。
高二(十)班同学的表演——《失街亭》
串联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请您欣赏高二(十八)班同学的表演——《苏武牧羊》。
答案:(示例):①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让项羽于觥筹交错、刀光剑影的“鸿门宴”上错失了良机,放走了对手;也让马谡置信任重托于度外,丢掉了重地,失去了性命。
②马谡镇守街亭,却骄傲轻敌、自以为是,作为失败者,只会成为令人耻笑的反面典型;同样是“守”,苏武却在北海凛然不屈、一心念国,作为胜利者,永远被载入耀眼的史册中。
2.(2018·滕州高三阶段检测)有不少名人的名字来源于古代诗文,请仿照示例,从刘海粟(国画大师)、王朝闻(著名美学家)、周信芳(京剧艺术大师)、李行健(著名语言学家)四个名人的名字中任选一个,写出相关的名句并对名字加以合理阐释。
不要求句式及阐释角度完全一致,不超过80字。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著名科学家屠呦呦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联想到这位科学家为中医药研究而生的诗意人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国画大师刘海粟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大师开阔的胸襟和谦虚的品德。
(示例二):“朝闻道,夕死可矣。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位美学家不惜以全部生命追求美学之“道”这一至高境界的决心。
(示例三):“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使人不由想起这位大师不但演艺精湛,而且不流于世俗的高大形象。
(示例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著名语言学家李行健的名字就来源于此。
这个名字让我们感受到他在学术研究上努力上进、永不停息的精神。
3.(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晴空星月落池塘”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7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晴朗的夜空中,繁星璀璨,新月如钩,就像深色的锦缎上点缀着珍珠与美玉。
夜空下的池塘,澄澈如镜,把漫天星斗揽入怀中,又像把珍珠撒在了水面上。
(示例二):在宁静的夜晚,晴空下一方平静的池塘澄澈如镜,引得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前来临水梳妆,它们在水中的倒影越发光鲜艳丽。
4.趵突泉公园扩建后,有人题写了一副对联。
请用下面的词语组成这副对联。
柳色泉声鸣环佩展画屏入耳迎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泉声入耳鸣环佩柳色迎眸展画屏
解析: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应工整,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
本题所给词语,“柳色”与“泉声”相对,“鸣环佩”与“展画屏”相对,“入耳”与“迎眸”相对,考生组合时,只需要做到词性相对,意思通顺,意境优美即可。
5.根据上下文,扩展画横线的句子。
不超过60字。
城市书展,对外展现城市精神,对内体现市民素质。
逛书展,书香扑面而来,那氤氲的文化氛围具有无穷魅力,感染着整座城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对外是名片,书展的规模、品位显示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对内是镜子,爱书的程度体现了市民的文化素质。
6.“微雨过,小荷翻。
榴花开欲燃”是苏轼《阮郎归·初夏》中的词句,请展开合理想象,对词句进行生动描写,突出“雨”的作用。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初长成的小荷叶,碧绿娇嫩,一阵细雨飘过,轻风把荷叶翻转,荷叶翩翩起舞;鲜红欲滴的石榴花,经雨一洗,更红得火焰一般。
[能力提升]
7.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
夜雨窗外世俗喧嚣寂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栖身小屋,我被寂寞团团围住,屋内一灯如豆,窗外夜雨如帘。
夜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往日的世俗喧嚣,一时间被这夜雨浇灭,天地万物归于平静。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作答本题,要根据所给词语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一个具体的语境进行描写。
除此之外,还必须搞清楚四个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夜雨”点明环境,“窗外”是观察的角度,“寂寞”是感受,“世俗喧嚣”是认识。
在描写过程中,必须运用题干要求的修辞方法。
8.欣赏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某父子》,请为漫画配一段文字,表现画面的旨趣。
要求:①描述画面情景;②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6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儿子西装革履,老父布衣短衫;儿子在前面闲庭信步,老父在后面右提左挽。
却不知,到底是寸草心懵然,还是三春晖太暖?
9.请结合自己的想象,为下面的文字续写一段话。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90字左右。
麦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回归大地——它的生命家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它们走向疏松湿润的土壤,吸收大地的微温和芬芳。
在秋雨的润泽下,生命力顽强的种子冲破厚厚的泥土指向天空。
嫩嫩的绿芽儿欢快地探出头来,挨挨挤挤地聚在一起,以集体的力量显示其生存的意义。
10.把“红叶”“白云”“夕阳”三个词连成一段话。
要求:语言表达鲜明、生动,9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夕阳下,溪水从山缝中喷薄而出。
碧色的涧水中,荡漾着片片红叶,红叶在水中悠然地跳起舞,唱起欢快的歌。
水中倒映着的朵朵白云,映衬着片片红叶,美极了。
小溪醉了,枫林醉了,我的心也醉了。
11.扩展下面的语句,使之内容丰富,具体生动。
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5字。
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为了父母的期盼、朋友的嘱托和自己心底的那份信念,他迈开步子朝前走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的脸明亮光洁,如同在秋阳下盛开的菊花。
为了年迈的父母那深厚而迫切的期盼,为了热心的朋友那热切而真挚的嘱托,也为了自己心底自小就有的那份坚定而执着的信念,他迈开步子勇敢地朝前走去。
12.观察丰子恺漫画《跌一交(旧同“跤”),且坐坐》,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漫画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幅漫画蕴含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画面描绘的是一个行路人跌坐在地上,包裹(行李)和雨伞放在旁边,漫画上角题写“跌一交,且坐坐”等字。
(2)(示例):生活中遇到挫折后,应该从容淡定。
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漫画题,解答漫画题,读懂漫画、理解其寓意是核心。
漫画题答题思路:
一、仔细观察画面
漫画的重要特点是用笔简洁,但不会缺少人或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只有多个“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形成特定情景,从而表现主题思想。
所以,画面上的每一个“要素”都对表达寓意起着提示作用。
审读试题时,一定要仔细察看画面,注意各个“要素”所提供的信息(比如看看画中有几个人、几件物,看清人物的神态、动作,把握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
二、看画中的语言文字
漫画为了更好地表达寓意,常配有言简意赅的文字,这对我们领会含意大有帮助。
因此,面对一幅漫画,要仔细品味画中文字,认真思考其中隐含的观点。
三、看清漫画标题
有些漫画试题会展示漫画的标题。
标题,很可能就是漫画的“眼睛”;而这个“画眼”,常常暗示了画旨。
四、联系生活实际而不就图论事
漫画是作者用图画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的,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
因而,要深入理解漫画,不妨将直观图像所反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一想自己的周围有没有画中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准确把握作品的要义。
五、其他几个答题要点
说明画面内容,要力求囊括整幅画的所有信息,不能丢三落四。
组织答案时应做到:①抓住内容要点;②确定结构顺序;③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
应防止的两种失误:①误将说明写成记叙文;②误将说明写成议论文。
揭示作品寓意,一般应从人的角度(比如道德品质、心理情感、保护环境等)展开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