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政治必修三课件第五课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途径6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 所谓外来文化,是指从异域传入的外来文化
其实,传统文化中有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中有传统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也会逐渐变成传统文化,也就是 说,消化吸收了的外来文化就变成了传统文化。
第十七页,共23页。
在文化交流、融合(rónghé)的过程中,对 待外来文化有不同的观点。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 化成果(chéngguǒ)时,要以我为主,为我 所用。
——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页,共23页。
文化交流与继承(jìchéng)的关C系是 ( )
A、文化交流(jiāoliú)不需要继承 B、文化继承可以离开交流(jiāoliú) C、文化在交流(jiāoliú)中继承,在继承基础 上发展 D、文化交流(jiāoliú)和传播是同步进行的
,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小 结
Im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ó cǎi zhòng cháng) ——文化(wénhuà)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shìjiè)的基本特征, 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会徵正式名称为”中国 印-舞动的北京“。会徵的 设计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的神韵,表现了 举办地名称,体现了奥林 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 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 是中国人民奉献奥林匹克 运动的宝贵财富。
3、坚持(jiānchí)正确方向,克服错误 倾向
(1)把握好当代(dāngdài)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
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 A、 “守旧主义(zhǔyì)” 和“封闭主义
(zhǔyì)” B 、“民族虚无主义(zhǔyì)”和“历史虚
无主义(zhǔyì)”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文化创新的途径。“孝”,至今仍被我们视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造(chuàngzào)。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
No 重要追求。——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
文化名人
徐悲鸿自画像
第四页,共23页。
田横五百(wǔ bǎi)士
第五页,共23页。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 1940年
第六页,共23页。
② 着眼于文化继承(jìchéng),“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 经历的途径。
第七页,共23页。
“孝”,至今仍被我 们视为稳定家庭,凝 聚民族的重要因素。 你能否根据“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的道 理,从中看到道德继 承中的文化(wénhuà) 创新?
新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的过 程。 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
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chuàngzào) 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 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 的过程。
第三页,共23页。
出(新1)、文化(wénhuà)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在文化 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 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文化创新(chuàngxīn)的途径
第一页,共23页。
石雕
木雕
沙雕
(shí
(mù
(shā
从diā上o)述文学艺术diā发o)展的事例看,文diā化o) 创
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第二页,共23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jìchéng)传统, 推①陈在出社新会实践(shíjiàn)的基础上,文化创
第十五页,共23页。
3、坚持(jiānchí)正确方向,克服错误 倾向
(1)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mínzú)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十六页,共23页。
课堂(kètáng)探究:第55页
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wénhuà)与外来文 化(wénhuà)方面,这个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注?意(zhù y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及其关系。
外来文化是先进 的文化,应该 (yīnggāi)照搬过 来
外来文化和传统 (chuántǒng)文化不相容,应坚 决抵制
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 部分,也有落后的部 分,我们应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结合 自身的需要,有选择 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 化
上面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 么?
第十八页,共23页。
第十九页,共23页。
对待(duìdài)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态度 是:
一是保存、整理;二是鉴别、选择;三是扬 弃、会通。三者不断循环,而不是一次性完 成注。意:
全盘西化,就是主张中国的一切东西都 要完全(wánquán)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的一种错误观点
第二十页,共23页。
二、文化创新(chuàngxīn) 的1途、径继承(jìchéng)传统,推陈
批判继承是基础,是起点;创新是在 批判继承基础之上融会新实践经验的升华 创新,是发展;有批判继承才有创新,才 能不断(bùduàn)创造新文化。
第十页,共23页。
④注意(zhù yì):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 (chuántǒng),空谈文化创造。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
新的重要追求
小结:汲取传统文化养分,首先是继承、 保护(bǎohù)、整理,然后是鉴别精华和 糟粕,最后是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精华并不 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创新。
第八页,共23页。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
行为的桎梏。为此,我们应这样对待
(duìdài)传A统文化(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rónghé)、交流 D、全盘抛弃
第九页,共23页。
③批判继承(jìchéng)与创新的关系
第十二页,共23页。
课堂探究: 不同(bù tónɡ)特色的文化好似不同(bù
tónɡ)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 味、新的特质。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表现在思 想、理论的发展上,也表现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 迁中。
对此,你能提供一个事例加以说明吗?
第十三页,共23页。
(2)、在文化 交流、借鉴(jièjiàn)与 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 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 A、 “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 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 采众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不 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创新不能离开传统, 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tǐxiàn)时代精神是文化创 新的重要追求。
其实,传统文化中有外来文化,外来文化中有传统文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文化也会逐渐变成传统文化,也就是 说,消化吸收了的外来文化就变成了传统文化。
第十七页,共23页。
在文化交流、融合(rónghé)的过程中,对 待外来文化有不同的观点。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 化成果(chéngguǒ)时,要以我为主,为我 所用。
——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页,共23页。
文化交流与继承(jìchéng)的关C系是 ( )
A、文化交流(jiāoliú)不需要继承 B、文化继承可以离开交流(jiāoliú) C、文化在交流(jiāoliú)中继承,在继承基础 上发展 D、文化交流(jiāoliú)和传播是同步进行的
,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小 结
Im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ó cǎi zhòng cháng) ——文化(wénhuà)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shìjiè)的基本特征, 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会徵正式名称为”中国 印-舞动的北京“。会徵的 设计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文化的神韵,表现了 举办地名称,体现了奥林 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 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 是中国人民奉献奥林匹克 运动的宝贵财富。
3、坚持(jiānchí)正确方向,克服错误 倾向
(1)把握好当代(dāngdài)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
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 A、 “守旧主义(zhǔyì)” 和“封闭主义
(zhǔyì)” B 、“民族虚无主义(zhǔyì)”和“历史虚
无主义(zhǔyì)”
第二十二页,共23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文化创新的途径。“孝”,至今仍被我们视为稳定家庭,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造(chuàngzào)。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
No 重要追求。——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
文化名人
徐悲鸿自画像
第四页,共23页。
田横五百(wǔ bǎi)士
第五页,共23页。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 1940年
第六页,共23页。
② 着眼于文化继承(jìchéng),“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 经历的途径。
第七页,共23页。
“孝”,至今仍被我 们视为稳定家庭,凝 聚民族的重要因素。 你能否根据“取其精 华、去其糟粕”的道 理,从中看到道德继 承中的文化(wénhuà) 创新?
新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的过 程。 既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
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创造(chuàngzào) 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 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 的过程。
第三页,共23页。
出(新1)、文化(wénhuà)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2)、在文化 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 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对待外来文化的基本原则
文化创新(chuàngxīn)的途径
第一页,共23页。
石雕
木雕
沙雕
(shí
(mù
(shā
从diā上o)述文学艺术diā发o)展的事例看,文diā化o) 创
新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第二页,共23页。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jìchéng)传统, 推①陈在出社新会实践(shíjiàn)的基础上,文化创
第十五页,共23页。
3、坚持(jiānchí)正确方向,克服错误 倾向
(1)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 (mínzú)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十六页,共23页。
课堂(kètáng)探究:第55页
在正确对待传统文化(wénhuà)与外来文 化(wénhuà)方面,这个事例对你有什么启示
注?意(zhù yì):外来文化、传统文化及其关系。
外来文化是先进 的文化,应该 (yīnggāi)照搬过 来
外来文化和传统 (chuántǒng)文化不相容,应坚 决抵制
外来文化中有优秀的 部分,也有落后的部 分,我们应该根据自 己的实际情况,结合 自身的需要,有选择 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 化
上面的观点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为什 么?
第十八页,共23页。
第十九页,共23页。
对待(duìdài)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态度 是:
一是保存、整理;二是鉴别、选择;三是扬 弃、会通。三者不断循环,而不是一次性完 成注。意:
全盘西化,就是主张中国的一切东西都 要完全(wánquán)模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的一种错误观点
第二十页,共23页。
二、文化创新(chuàngxīn) 的1途、径继承(jìchéng)传统,推陈
批判继承是基础,是起点;创新是在 批判继承基础之上融会新实践经验的升华 创新,是发展;有批判继承才有创新,才 能不断(bùduàn)创造新文化。
第十页,共23页。
④注意(zhù yì):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 (chuántǒng),空谈文化创造。
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
新的重要追求
小结:汲取传统文化养分,首先是继承、 保护(bǎohù)、整理,然后是鉴别精华和 糟粕,最后是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精华并不 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创新。
第八页,共23页。
孔子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
软”,但“愚孝”会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
行为的桎梏。为此,我们应这样对待
(duìdài)传A统文化(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赋予它新的时代精神 C、对其加以融合(rónghé)、交流 D、全盘抛弃
第九页,共23页。
③批判继承(jìchéng)与创新的关系
第十二页,共23页。
课堂探究: 不同(bù tónɡ)特色的文化好似不同(bù
tónɡ)的美食,经过人们的调制,最终带有新的风 味、新的特质。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表现在思 想、理论的发展上,也表现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 迁中。
对此,你能提供一个事例加以说明吗?
第十三页,共23页。
(2)、在文化 交流、借鉴(jièjiàn)与 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 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 A、 “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第二十一页,共23页。
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认识到文化创新需要不同民族 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 采众长,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文化不 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创新不能离开传统, 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tǐxiàn)时代精神是文化创 新的重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