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夜行船 秋思》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元代商业繁荣,城市兴起,文娱需求增加。
•
元代城市经济的发展为散曲的兴 盛准备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南北各大城 市都出现了各种伎艺演出的勾栏瓦肆, 娱乐场所日益兴旺,使唱曲演戏的歌伎、 艺人,得以赖表演技艺为生,于是散曲 得以大盛。
(4)蒙古贵族喜声色文娱——统治阶级的提倡。
•
元人南下以后,对“四书五经”不重视, 对文人不重视,而那些优伶歌伎,歌舞戏曲, 是为他们所欢迎的,并且加以提倡和鼓励, 给散曲发展以一定的影响力。
自己的志向:审美、享乐、高傲、任性 争名夺利者的忙碌:三个比喻
[离亭宴煞]蛩吟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 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 排兵,乱纷纷蜂酿蜜,急攘攘蝇争血。裴 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些:和 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人 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嘱咐你个顽童 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双调 夜行船
秋 思
元
代
马致远
教 学 目 标 与 重 点
了解并认识元曲的 特点。 把握作者复杂的思 想感情与人生态度。 掌握本曲形象鲜明、 语言形象生动的艺 术特点。
王国维说过,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为什么元代散曲会兴盛呢?
• 散曲最初主要是在市民中间流传。 • 它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学样式。 • 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
双 调 夜 行 船
秋 思
①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
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 阑灯灭。 引子:人生短暂,及时行乐 。
梦蝶:《庄子· 齐物论》:“昔者庄周梦 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 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 之梦为胡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 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 游。
马 致 远 对 元 曲 的 贡 献
马致远在散曲上的成就,为元代之冠。 作品内容主要有三类:①叹世;②咏景; ③恋情。 在“叹世”之作中,他的世界观的矛 盾表现得很明显,既有那种“老了栋 梁才”、“恨无上天梯”的感慨;又 有“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的 隐逸思想。他是“无也闲愁,有也闲 愁,有无闲愁得白头”,一生忧愤徘徊。 他厌倦名利(虚无、无奈),鄙夷追名 逐利之徒,追求超尘出世,笑傲山林, 以诗酒自娱,鄙弃功名利禄的生活。 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激愤和拥抱 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愿望,表现出 高洁的人格和愤世嫉俗的操守。
楔子。 • 元杂剧角色上一般分末、旦、净、杂四大类。
一人主唱(正旦或正末)
散曲
小令(叶儿):独立的单曲体,每首可换韵。 套数(散套):同一宫调若干曲牌,一韵到底。
宫调:音乐的调式。南北曲常用的有五
元 曲 的 体 制
宫四调。
曲牌:俗称“曲子”,是对各种曲调的
泛称。
曲韵:《中原音韵》,平仄通押,不避
• 散曲能继承五代、两宋的词运,在元代韵文 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是有其原因的:
(1)词的衰颓——文体本身的发展。
• 自中唐以后,长短句歌词在文人手中逐 渐成为“别是一家”的诗体,两宋时得到很 高的发展,但到了南宋后期,由于词家远离现 实生活,片面追求文词的工丽和音律的妍美, 便日趋衰落。而民间长短句歌词,经过长期 酝酿,到了宋、金对立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 间兴起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乐曲, 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这就是当时 流传在北方的散曲。
3、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卷上:马致 远号东篱,元人曲中巨擘也。
双 调 夜 行 船
秋 思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 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 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 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三分半 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 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富 家儿更做道你心似铁,争辜负了锦堂风月。 [风入松] 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 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巢鸠计拙,葫芦提一 向装呆。 [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 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方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 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 急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那 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 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嘱咐你个顽童记者:便北海 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马 致 远 作 品 的 艺 术 风 格
豪放中显其飘逸、沉郁中见通脱之 风格。 马致远杂剧的语言清丽,善于把比 较朴实自然的语句锤炼得精致而富 有表现力,曲文充满强烈的抒情性 和主观性。 马致远的散曲,扩大题材领域,提 高艺术意境。声调和谐优美,语言 疏宕豪爽,雅俗兼备。 词采清朗俊雅,而不浓艳。
双 调 夜 行 船
秋 思
②
[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 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 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 鼎足三分半腰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 良夜。富家儿更做心似铁,空辜负锦堂 风月。 帝王、豪杰、富翁的富贵无常。
重韵,一韵到底。
平仄:用字平仄较诗词更严,尤重每首
末句的平仄。
对仗:较为自由。 衬字: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
加的字,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 的限制。一般用于句首。
南 北 九 宫 与 曲 牌
宫调与曲牌
宫调:限定乐器管色的高低,标志着某类音乐 风格、某类程式化的戏曲声情特征。 曲牌:隶属宫调之下,表达苦乐哀悦不同的感情。
词
婉 比兴多于赋
曲
俗 赋多于比兴
诗 词 曲 之 比 较
手法 对仗 题旨 功能
无固定位置
无固定位置
狭小幽隐 侧重缘情
尖新酣畅 侧重调侃
境界
效果
蕴藉
脉脉有情 留有余地
隐约
低徊宛曲 情余言外
显豁
穷形尽相 刻画无余
马 致 远
马致远(约1250—1321),名不 详,字致远,号东篱。元宪宗、元 世祖时期,有建功立业的抱负,曾 奔走求仕。成宗时期参加“元贞书 会”,与艺人为伍进行戏剧活动。 曾任江浙省务提举,后退隐。早年 加入元贞书会,中年一度出仕,但蹉 跎岁月,困于下僚, 50岁左右归 隐,号东篱。马致远与关汉卿、郑 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 是中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 家。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称其为 “曲状元”。
(2)外乐番曲的传入。
• 金、元时期,战乱频仍,由于少数民族入 主中原,粗犷豪放的游牧民族歌曲和新乐器也 随之传入。由于旧词不能合奏新曲,再以乐 器不同,音调节拍各异,旧调又不能合演,于 是乃有制作新声新词的必要。散曲的产生,正 是迎合民间歌咏的需要,才应运而生。如元人 周德清《中原音韵》所记“者剌古”“唐古 歹”正是北方少数民族乐曲。
人生态度:看破红尘,与世无争,自得其乐。
红日—白发 上床与鞋履相别 葫芦提装呆 断绝名利是非,超脱红尘之外
绿树青山,竹篱茅舍
双 调
夜 行 煞尾:对比(不为物役、自适心志) 《高僧传》说陶潜参加过慧远在庐 船 山虎溪东林寺组织的白莲社。
秋 思 ④
裴度五朝为相,后见天下事不可为,在洛阳修别墅, 名绿野堂,日与白居易、刘禹锡饮酒赋诗。 山中高士的闲适:裴度、陶潜
双 调 夜 行 船
秋 思
秋思: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题材。
对人生意义的追索。 叹古讽今、嘲风弄月的满腹牢骚。 参透名利、离绝是非的处世哲学。 纵酒肆志、超然尘外的人生态度。
元曲之冠。
双 调 夜 行 船
秋 思
结构图示
夜行船:叹人生之短 乔木查:议帝王兴衰 庆宣和:谈英雄烟灭 夜行船 • 秋思落梅风:告富人莫奢 风入松:劝自己糊涂过 拨不断:慰自己穷生活 离亭宴煞:学古人遁世
东汉名士孔融因曾出任北海相, 被称为“孔北海”,他居闲时曾 说:“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吾无忧矣。”
主 题
这首套曲通过怀想 历史,感怀世人,明省 自己,抒发了作者感慨 人生苦短、淡泊名利的 思想情感。
1、形象鲜明 ,深理其理。
艺 术 特 点
第一支曲子以“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极言光阴易逝;第二支曲子以“秦宫汉阙, 都做了蓑草牛羊野”洞见盛衰无常;第三支 曲子以“投至狐踪与兔穴”述古来“豪杰” 功随身朽;第四支曲子以“心似铁”比喻, 讽刺“看钱奴”不懂得品味生活;第五支曲 以“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的 生活情境,抒发人生易老的感慨;第六支曲 纯然写景,然而,在绿树青山,竹篱茅舍之 中,却含蕴着作者超尘脱俗的境界;第七支 曲子以“蚁排兵”、“蜂酿蜜”、“蝇争血” 喻名利场的肮脏和名利徒的可鄙;以笑傲山 林的情趣表现出超拔的品格。本曲以鲜明生 动的形象反映了深刻的主题。
后 人:万花丛 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 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 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 《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 齐肩。 2、明•朱权《太和正音谱》:马东篱之 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可与 《灵光》、《景福》两相颉颃,有振鬣 长鸣,万马皆喑之意。又若神凤飞鸣于 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 上。
(5)外族统治,汉人受尽压迫,借散曲以抒郁愤。
• 宋代先遭辽、金异族侵凌,后则南 宋亡于蒙古,文人百姓忽然要接受异族 之统治,加以民不聊生,社会秩序异常 紊乱,面对这么痛苦、不公的时代,文 人自然要借某种文学形式来宣泄怨悱 无奈。元曲便是当时最适宜的文学形 式。
元 曲 的 分 类
杂剧
演出形式:曲文,宾白,科范。 一本四折(四个套曲),有的开头或中间有
五宫
正 宫:典雅端重,间寓雄壮。 中吕宫:宜用于过脉短套。 南吕宫:清新缅邈,婉转悠扬,宜于言情。 仙吕宫:同上。 黄钟宫:典雅端重,间寓雄壮。
四调
大石调:典雅端重,间寓雄壮。 双 调:宜用于过脉短套。 商 调:悲伤怨慕。 越 调:悲伤怨慕。
诗 语言
雅 赋比兴兼用 近体诗有固 定位置,字 数相等,结 构相同 正大闳远 侧重言志
帝王:秦汉。 豪杰:三国。 富翁:看钱奴。 锦堂:韩琦在相州故乡筑昼锦堂。
双 调 夜 行 船
秋 思 ③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 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 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 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 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马 致 远
思想倾向 马致远早年热衷功名,却 不得志,“写诗曾献上龙楼”; 晚年隐居田园,过着“酒中仙、 尘外客、林间友”的生活, “万花丛里马神仙”(贾仲明 吊词)。
马 致 远
马致远是元曲四大家之一。著有杂 剧十六种,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 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 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 梁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马 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 《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 套数17套。在整个元代,他是个多产作 家,其散曲声誉极高。朱权《太和正音 谱》说其曲“不可与凡鸟共语,宜列群 英之上”,被推为元曲家第一,称“曲 状元” 。(贾仲明吊词)
题 解 解
这是一支套曲。套曲就是 把同一宫调中的许多曲子联套 起来,结构比普通小令和带过 曲更加复杂。曲子的联套一般 以一两支小曲开头,中间套若 干曲子,最后用“煞调”或 “尾声”来结尾。
双 调 夜 行 船 秋 思
悲秋,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题材,而马 致远的两首同题作品——《越调天净沙•秋思》 和《双调•夜行船•秋思》尤为人称道。前者是 一首小令,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仅二十八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野夕照图,特别是 首三句不以动词作中介,而连用九个名词勾绘 出九组剪影,交相叠映,创造出苍凉萧瑟的意 境,映衬出羁旅天涯茫然无依的孤独与彷徨。 全曲景中含情,情自景生,情景交融,意味隽 永,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名篇,马致远的 同时代人周德清赞誉它为“秋思之祖”。王国 维《人间词话》说它“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 句妙境”,实为确论。《双调•夜行船•秋思》 是一首套曲,被誉为“万中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