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第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成套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ort
年 月总第 期
20184184第13、第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
成套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
张文龙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3、第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成套过渡与连接动作进行观察与统计,重点分析过渡与连接动作的数量、比例及空间转换特征等指标内容,探讨在2013—2016年周期规则导向下成套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一般规律及发展趋势,为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提供参考依据。
研究认为,过渡动作的空间转换特征是动作多样性、复杂性与创新性的评价指标;过渡与连接动作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承上启下,使成套动作更具流畅性;过渡与连接的发展趋向于多元化、创新性和复杂化,是成套中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竞技健美操;过渡与连接动作;世界健美操锦标赛
中图分类号:G8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 (2018)04-034-02
投稿日期:2018-02-09
作者简介:张文龙(1994—),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成套动作能力的运动项目。
过渡与连接动作是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组合中的重要内容,它是把操化动作、难度动作、托举和配合串联起来的动作元素,也是形成不同动作、不同主题或段落有机融合与衔接的纽带。
通过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合理运用,可以更好地促进难度及其他动作的完美完成,是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突破点。
因此,为进一步促进竞技健美操项目的发展,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竞争力,对具有较强创新灵活性的过渡与连接动作展开研究势在 必行。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第13、第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成套过渡与连接动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网、中国健美操竞赛网及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相关期刊文献与竞技健美操相关的资料,参考文献百余篇,其中最具代表性文献24篇,并收集第13、14届健美操世锦赛的决赛录像及成绩,进行整理归纳,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根据研究任务,访问相关教练员、裁判员4人,运动员11人。
访谈的内容主要包括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分类、发展趋势及竞技健美操的成套创编3个方面,力求达到对研究内容深入理解,并为本文观点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2.3 视频分析法 对第13、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的男单、女单、混双、3人及5人共5个项目决赛的前8名,共80套视频仔细观察,找出各成套动作中的过渡与连接动作,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
1.2.4 数理统计法 将第13、第14届健美操世锦赛5个项目成套中过渡与连接动作出现的个数、节拍及空间转换与连接内容的种类等用Excel 2003表格进行统计和整理,并对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届世锦赛竞技健美操成套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分析
2.1.1 2届健美操世锦赛过渡与连接动作的数量与节拍 根据2013—2016年周期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的要求,通过对第13、第14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的录像观察,找出每个成套动作中涉及到的过渡与连接动作,并对其数量与节拍进行统计。
通过统计可以发现(表1),2届世锦赛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平均总节拍均在50拍以上,平均值高于20%,且较为接近,说明过渡与连接是成套动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规则导向下,过渡与连接动作的使用情况相对稳定。
横向来看,两届世锦赛使用次数的平均值比其使用个数要高,连接动作更为突出,说明连接动作的
届次
成套均时与节拍过渡动作(平均)连接动作(平均)过渡连接均总节拍过渡连接
均总比例个数次数节拍比例/%个数次数节拍比例/%1392/241 4.337.1326.2010.87 3.0511.1031.4013.0357.623.9014
92/242
4.55
7.1327.2011.24
3.6811.2230.8012.73
58.00
23.97
表2 第13、第14届世锦赛过渡与连接动作数量与节拍统计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8.08.016
竞技体育
年 月总第 期
20184
184
使用重复率更高,可能是由于连接动作中
包含较多转体类难度的准备动作,如上步、
并步等,此类动作形式缺乏创新,因此有
较多重复。
2.1.2 2届健美操世锦赛过渡动作的空
间转换 根据规则,成套动作必须完成地
面、站立、空中3个空间的有效利用。
为
便于统计,将3个空间类型分别设为地面
(A)、站立(B)、空中(C)。
根据实际情况,
按过渡动作是否包含技巧动作将其分为技
巧性过渡与非技巧性过渡,再次依据不同
的空间转换分为7类:地面—站立、站立
—地面、站立—地面—站立、站立—空中
—站立、站立—空中—地面、地面—站立
—地面、站立—空中—地面—站立,分别
用符号代替为A—B、B—A、B—A—B、B
—C—B、B—C—A、A—B—A、B—C—A
—B。
根据上述标准对第13、第14届健
美操世锦赛各项目决赛中参赛队的比赛录
像进行分析,找出每个成套中的过渡动作
分别进行统计。
在第13届世锦赛中,相
对于技巧性过渡动作,非技巧性的过渡动
作个数较多,重复率较高。
发生一次空
间转换的过渡动作,如A—B与B—A的
转换形式是在成套动作中是占比最多的,
尤其是A—B类型,5个项目的使用量均
达到30次,这两类转换形式使地面和站
立两层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发生2次
空间转换的过渡动作类型B—A—B、B—
C—A及进行3次空间转换的B—C—A—
B在成套动作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其
中B—A—B形式中包含了大量的过渡动
作组合,如穿腿下接侧手翻起、正踢反转
下接前滚翻跪起,它们之间的衔接简洁流
畅,促进了成套的整体效果。
技巧动作的
加入使竞技健美操成套增加了亮点,使过
渡动作在成套创新编排中更具发展潜力。
第14届世锦赛中过渡动作更多地是通过
A—B、B—A、B—A—B、B—C—A及B—
C—A—B5种空间转换形式编排于成套动
作之中,相对非技巧性过渡动作,技巧性
过渡动作仍然使用较少,这与规则对违例
和技巧动作的限制有关。
因此,如何依据
规则的导向对技巧动作进行深入的挖掘,
并使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是需要健美操教
练员与运动员考虑的关键问题。
2.1.3 2届健美操世锦赛连接动作的衔
接内容 根据规则,连接动作不允许发生
空间变化,故将其分为站立、地面2大类
型,用符号代替分别为B、A,同时按照
所连接前后动作内容再次将2大类连接动
作分为操化—操化、难度—难度、操化—
难度、操化—托举、难度—托举、难度—
造型、操化—造型、托举—造型共8个类
型。
统计发现,连接动作更多的存在于难
度与难度、操化与难度之间,单独的操化
与操化之间的连接并不多,可能是由于客
观上较多地面难度的存在,考虑到成套内
容的合理编排,经常会出现2个地面难度
之间的衔接,如跳成俯撑或劈腿的难度完
成后,通过简单的转身、穿腿或滚翻等动
作连接上下一个地面类难度,不仅充分利
用了空间,而且可以借助流畅靓丽的连接
动作助其高质量完成。
第14届世锦赛的
成套动作中存在较多复杂的连接动作组
合,如女单成套动作里2个地面难度之间
的连接俯撑旋腿接单肩后滚翻转身成分腿
坐,这一动作结合了俯撑旋腿和后滚翻,
新颖且具有高强度和复杂性,可以更有力
的提升成套动作的艺术分值。
舞蹈动作广
泛的存在于各种类型的连接动作之中,相
比之下,地面的舞蹈动作较为简单且数量
较少,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因此,能够
选择好优美并且符合成套音乐风格与运动
员个人特点的舞蹈动作将会是不可忽视的
加分点。
2.2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
与连接动作的发展趋势
2.2.1 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复杂性 世界
竞技健美操水平的提升为过渡与连接动
作复杂化提供了条件和需求,过渡与连接
动作担任着带动成套动作创新的任务,越
来越复杂是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发展趋势之
一。
诸多高难复杂的过渡与连接动作被运
动员们巧妙组合,并编入到成套中,这些
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挑战
性越来越大。
两届世锦赛中出现了鱼跃前
滚翻下接彩虹起、后手翻下接鲤鱼打挺起
等,此类动作的大量使用都表明过渡与连
接动作向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
2.2.2 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多样性 竞技
健美操融合了体操、舞蹈、武术等各类运
动项目的多种动作元素,过渡与连接动作
作为成套动作的重要内容势必会越来越丰
富多样。
例如,健美操运动员所使用的反
依柳辛下、旋风腿下,属于难度动作和武
术动作的变形。
优秀成套中的过渡与连接
动作重复情况极少,第14届世锦赛匈牙
利的男单选手Daniel获得了艺术分9.300
的最好成绩,他的成套动作中既包括从简
单到复杂的各类下地及起身的过渡动作,
还包括多种新颖流畅的连接动作,其中地
面舞蹈在结合音乐的同时衔接了操化和难
度,令整个成套更具美感。
2.2.3 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创新性 通过
对教练员、裁判员的访谈及对规则的研究
了解到,该周期内技巧动作的使用是过渡
与连接创新的一大亮点,新颖巧妙的技巧
性过渡势必为艺术评判增加砝码。
第13
届世锦赛的3人操决赛中,中国队使用了
团身侧空翻下地接正踢反转起,这一动作
组合通过短距离的助跑对二维空间进行了
有效利用,腾空、落地的同时完成了站立、
空中、地面三维空间的转换,从近、中、
远及低、中、高多个不同层次给观众以强
烈的视觉冲击,大大增强了竞技健美操成
套的观赏性。
3 结 语
过渡与连接动作会随着规则的演变
而不断变化,每周期规则对成套各主体内
容做出的更高要求,使过渡与连接动作能
够与时俱进;过渡与连接动作的主要功能
是实现承上启下,使成套动作编排更具流
畅性,更好的保障成套动作的完成质量及
整体效果;过渡与连接的发展趋向于多元
化、创新性和复杂化,技巧动作的加入使
成套动作更加趋向于多层空间的转换和不
同内容之间的衔接。
参考文献:
[1] 李先雄.2010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男单
项目过渡与连接动作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
学报,2011,12(34):130—131.
[2] 查春华,杨建国.第11届世界健美操锦
标赛男子单人项目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编排分
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5):26—
30.
[3] 查春华,马卫明.竞技健美操成套创编
中空间层次运用探析—以第13届世界锦标
赛集体项目为例[J].中国体育科技,2015,
51(5):22.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