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地块晚太古代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对地壳演化及BIF成因的启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X D ,F a nH Ra n dG u oJ H 2 0 1 3 N e o a r c h e a nma g ma t i s m,me t a mo r p h i s mi nt h eY i n s h a nB l o c k :I mp l i c a t i o nf o rt h e g e n e s i s o f B I Fa n dc r u s t a l e v o l u t i o n A c t aP e t r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 2 9 ( 7 ) : 2 3 2 9- 2 3 3 9 ㊀㊀T h eY i n s h a nB l o c ki sac o h e r e n tN e o a r c h e a nb a s e m e n to ft h eWe s t e r nB l o c ki nt h eN o r t hC h i n aC r a t o n T h e A b s t r a c t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i s a t G u y a n ga r e a ,w h i c hc o m p o s e do f g r a n i t e g r e e n s t o n er o c k sa t w e s t e r na n dh i g h g r a d em e t a m o r p h i cc o m p l e x e sa t e a s t e r n T h er e s u l t o f s t a t i s t i c so f z i r c o nU P ba g es t a t i s t i c ss h o we i t h e rt h eg r a n i t e g r e e n s t o n eo rt h ep r o t o l i t h so f t h eh i g h g r a d e 2 5 6 2 2 5 1 0 M a ) ,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dt w o s t a g e m e t a m o r p h i c e v e n t a t 2 5 0 0 M a , m e t a m o r p h i cc o m p l e x e s f o r m e da t t h e l a t e N e o a r c h e a n( 2 4 8 0 M a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P Tp a t ho f t h e 2 5 0 G a m e t a m o r p h i s mi s a na n t i c l o c k w i s e t y p e ,w h i c hi s r e l a t e dw i t ht h e m i d o c e a n i c r i d g es u b d u c t i o n T h e r ea r e a v a r i e t y o f s p e c i a l r o c k s w h i c hi n d i c a t i n g t h e c e r t a i nt e c t o n i c b a c k g r o u n di nt h i s a r e a , s u c ha s : k o m a t i i t e , k o m a t i i t i cb a s a l t ,N b r i c hb a s a l t ,h i g h M g a n d e s i t e ,T T G s a n dS a n u k i t o i d I n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Y i n s h a nb l o c ki s c o n t r o l l e db y t h e p l a t e ,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dt h em i d o c e a n i cr i d g es u b d u c t e da n dc o l l i s i o no r o g e n ys u c c e s s i v e l y T h eB I F s i nt h i s a r er e l a t e dw i t ht h e t e c t o n i c s m i d o c e a n i cr i d g es u b d u c t i o n T h eS i a n dF eo f B I F s a r ed e r i v e df r o mt h eb a s a l t a t t h eb o t t o mo f g r e e n s t o n eb e l t a n dt h ek o m a t i i t e ,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K e yw o r d s ㊀㊀M a g m a t i s m ;M e t a m o r p h i s m ;Y i n s h a nB l o c k ;G e n e s i s o f B I F ;C r u s t a l e v o l u t i o n 摘㊀要㊀㊀阴山地块是华北克拉通西部太古代基底出露最大最完整的地区。固阳地区是阴山地块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主要 由中西部低级别变质的晚太古代花岗 绿岩地体和东部的高级变质杂岩地体组成。统计结果表明, 无论是绿岩带, 花岗岩类侵 入体, 还是高级别变质杂岩的原岩都形成于晚太古代末期( 2 5 6 2 2 5 1 0 M a ) , 形成时间上相互重叠, 在 2 5 0 0 M a , 2 4 8 0 M a 分 别经历了两期变质事件, 第一期为逆时针的 P T轨迹, 与洋脊俯冲有关; 第二期则表现顺时针的 P T轨迹, 与晚期碰撞造山有 关。科马提岩 科马提质玄武岩、 高镁安山岩 富N b 火山岩、 T T G和 S a n u k i t o i d 多种具有特殊构造意义的岩石同时发育。综合 I F与 已有资料获得如下启示, 阴山地块在晚太古代受板块体制控制, 并先后经历了洋脊俯冲和碰撞造山过程。将区域内的 B I F的形成与洋脊俯冲有关, B I F中的 S i 来源于绿岩带底部的玄武岩, F e 来源于同层位的科马 相关岩石联系起来考虑, 得出 B 提岩。 关键词㊀㊀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 阴山地块; B I F成因; 地壳演化 中图法分类号㊀㊀P 5 8 1 ;P 5 9 1
9 7 3 ” 项目( 2 0 1 2 C B 4 1 6 6 0 5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1 2 0 2 1 3 8 ) 和博士后基金( 2 0 1 2 M 5 1 0 5 3 9 ) 联合 本文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马旭东, 男, 1 9 8 2年生, 博士, 主要从事华北早前寒武纪地质研究, E m a i l :m a x u d o n g 2 0 1 1 @的克拉通之一, 由不同的 古老微陆块拼合而成, 此后又经历了多期构造和岩浆作用、 Z h a oe t a l ,1 9 9 8 ,2 0 0 5 ,2 0 1 2 ; 李江海等, 变质作用的改造( 2 0 0 0 ; 翟 明 国 等, 2 0 0 0 ; K u s k ya n dL i ,2 0 0 3 ; 赵 国 春, 2 0 0 9 ; Z h a i a n dS a n t o s h , 2 0 1 1 ) 。赵国春等学者通过对华北克拉通基 底的岩石组合、 构造样式、 变质演化和同位素年龄等方面综 合分析, 提出华北克拉通基底可沿 1 8 5 G a 中部构造带( 陆 陆碰撞带) 划 分 为 东 部 陆 块、 西部地块( Z h a oe t a l ,1 9 9 8 , 2 0 0 5 , 2 0 1 2 ; 赵国春, 2 0 0 9 ) 。随后, 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陆块 9 5 G a 孔兹岩带( 碰撞型造山带) 进一步划分为鄂 可以沿 1 尔多斯地块和阴山地块( Z h a oe t a l ,1 9 9 9 ,2 0 1 0 ) , 东部陆块 9 9 8 ; 李三忠 可以沿胶辽吉带进一步划分( 贺高品和叶慧文,1 等, 2 0 0 4 ; L i e t a l , 2 0 0 4 , 2 0 0 5 , 2 0 0 6 ; L i a n d Z h a o , 2 0 0 7 ) ( 图1 ) 。 东部陆块晚太古代岩石主要由 2 8 2 6 G a绿岩带岩石 6 2 5 G aT T G片麻岩、 镁铁质 超镁铁质层状侵人 组合和 2 岩和少量表壳组成( Z h a oe t a l ,1 9 9 8 ) 。其中, 绿岩带岩石 组合中的超镁铁质岩石含有大量科马提质岩石( 程裕祺和徐 惠芬, 1 9 9 1 ; P o l a t e t a l , 2 0 0 6 b ) ; T T G片麻岩约占整个基底出 露面积的 8 0 %以上; 表壳岩包括绿片岩相至麻粒岩相变质的
1 1 2 MAX u D o n g ,F A NH o n g R u i a n dG U OJ i n g H u i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北京㊀1 0 0 0 2 9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㊀1 0 0 0 2 9 e yL a b o r a t o r yo f M 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l o g y a n dG e o p h y s i c s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1 0 0 0 2 9 ,C h i n a 1 K 2 S t a t e K e yL a b o r a t o r y o f L i t h o s p h e r i c E v o l u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G e o l o g ya n dG e o p h y s i c s ,C h i n e s e A c a d e m y o f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1 0 0 0 2 9 ,C h i n a 2 0 1 3 0 3 0 1收稿, 2 0 1 3 0 5 2 3改回
( 0 7 ) 2 3 2 9 3 9 1 0 0 0 0 5 6 9 / 2 0 1 3 / 0 2 9
A c t aP e t r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㊀岩石学报
阴山地块晚太古代岩浆作用、 变质作用对地壳演化及 B I F成因的启示
马旭东1㊀范宏瑞1㊀郭敬辉2
区域变质作用和透入性变形作用( K r n e r e t a l ,1 9 9 8 ;G e n g e t a l , 2 0 0 6 ;G r a n t e t a l , 2 0 0 9 ) , 同时形成大量同构造钾质 花岗岩和少量紫苏花岗岩( Y a n ge t a l ,2 0 0 8 ) , 其变质作用 T轨 迹 为 特 征, 并且多具有等压冷却 演化均以 逆 时 针 P ( I B C ) 演化过程。一般认为, 这类变质作用与岩浆弧,大陆 Z h a oe t 裂谷或地慢柱( 热点) 环境中大量幔源岩浆底侵有关( a l , 1 9 9 8 , 2 0 0 1 ;Y a n g e t a l , 2 0 0 8 ; 赵国春, 2 0 0 9 ) 。同时东 部陆块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时间间隔很短, 小于 5 0 M y r 。 所有这些事实说明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晚太古宙基底变质 T G和铁镁质岩石的岩浆作用是同一热构造事 作用和形成 T 件产物, 同时在东部陆块出现具有鬣刺结构的科马提质岩石 ( 地幔高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 , 因此, 赵国春( 2 0 0 9 ) 提出用 地幔柱模式来解释东部陆块的生长。 与东部地区相比, 西部陆块由于开展研究的条件相对较 差, 至今有关基底的组成、 形成时代等还未得到明确的限定。 目前的研究工作已经积累了部分资料, 特别是前寒武纪岩石 出露较好的阴山地块固阳地区: 如陈亮( 2 0 0 7 ) 报道了科马提 质岩石的存在, 并对固阳绿岩带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及地球 化学研究; J i a ne t a l ( 2 0 1 2 ) 对绿岩带及周边的花岗岩类侵入 H I R M P定年, 同时该地区的高级变质杂岩的也有 体进行了 S 深入的研究( 金巍, 1 9 9 1 ; 金巍和李树勋; 1 9 9 6 ; 蒙炳儒, 2 0 0 7 ;
2 3 3 0
A c t aP e t r o l o g i c aS i n i c a ㊀岩石学报 2 0 1 3 , 2 9 ( 7 )
沉积岩和 双 峰 式 火 山 岩 ( 伍 家 善 等,1 9 9 8 ;Z h a oe t a l , 1 9 9 8 ) 。这些岩石共同了经历 2 5 G a 绿片岩相至麻粒岩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