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一):走进科学实验室【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浙教版科学小升初暑假培优训练(一):走进科学实验室【含解析】
走进科学实验室
1.下列仪器中,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
A. B. C. D.
2.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借助的工具是()
A.B.
C.D.
3.进入实验室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更要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下列同学的行为你认为正确的是()
A.A同学一进实验室,就因好奇而随便乱动化学试剂
B.B同学做过实验后,将试管中废液顺手倒入水槽中
C.C同学进入实验室后看见旁边有个学生电源插孔,他想把导线插入插孔
D.D同学不小心打翻了燃着的酒精灯,赶紧用湿抹布盖灭
4.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正确的是()
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并洒到桌上燃烧,应立刻拨打119等待消防员处理
B.使用火焰、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和浸泡
C.实验室有一瓶蓝色溶液,可以直接用鼻子闻一下溶液的气味D.若不慎将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要先用手揉眼睛,再立即用水冲洗
5.四位同学去实验室做实验,甲未经老师同意马上进行实验:乙不慌不忙地在实验室吃起了早餐,丙在实验室高兴地跑来跑去;丁认真地阅读实验手册后才开始做实验,以上四位同学的行为,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是()
A.甲B.乙C.丙D.丁
6.实验室里做实验常常会发生意外事故,学会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也是学习科学必备的一课,以下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选项事故处理方法
A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 割伤用清洁的医用绷带包扎伤口
C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酒精灯酒精洒出着火用水扑灭火焰
7.科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的处理方法中,如果发生意外也要冷静处理。
下列意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意外事故处理方法
A 被热的试管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
B 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C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实验器材不慎打碎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
A.A
B.B
C.C
D.D
8.下列选项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其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酒精溅出B.污染试剂
C.腐蚀胶头D.试管破裂
9.酒精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药品,它的外包装箱上的图标是()
A.B.
C.D.
10.实验室里做实验常常会发生意外事故,学会对意外事故的处理也是学习科学必备的一课,以下处理方法不恰当的是()
选项事故处理方法
A 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
B 割伤用清洁的医用绷带包扎伤口
C 被化学试剂灼伤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D 酒精灯酒精洒出着火用水扑灭火焰
11.如图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往试管加入固体
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
12.小金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把一根小木棒放在火焰中心(如图)约3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选填“A”、“B”或“C”)处最先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
高。
小金看书后知道有些化学物质在常温下反应缓慢,甚至不能反应。
用酒精灯加热这些化学物质目的是:。
小金用试管加热一固体化学药品,应该注意试管口(选填“与桌面成45度角”、“略向下倾斜”或“竖直朝上”)。
13.在下列仪器中,用来加热的是,用来取少量固体药品的是,正确量取13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常用来搅拌的是。
(均填序号)
①药匙②滴管③玻璃棒④酒精灯⑤10mL量筒⑥20mL量筒
⑦100mL量筒
14.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与图一致。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朝向与图一致。
15.在下列仪器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序号填写在空格上。
①烧杯;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玻璃棒;⑤药匙;⑥试管
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时会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用于少量试剂反应的是________。
16.实验时,即便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有时也会发生意外,这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并立即向老师报告,试把下面发生的意外跟应变方法配对。
A.手指烫伤①用蒸馏水冲洗
B.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②用蓝油烃涂抹
C.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③用灭火器扑灭
D.实验桌发生大面积着火④用湿抹布扑盖
E.酒精洒到桌面上小范围起火⑤用大量自来水冲洗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E.________
17.如图所示,请指出这些实验室操作行为中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 ________
18.下图是科学实验中常见的一些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按要求填写上述仪器的序号和名称:
(1)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玻璃容器是[________]________;(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既能用来配制溶液又能作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________;
(4)用来取用少量固体粉末药品的是[________]________;
(5)常用来搅拌的是[________]________;
(6)序号a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
19.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火焰层平均温度/℃
乙同学丙同学
焰心432 598
内焰666 783
外焰520 667
(1)实验一: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 秒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根据以上现象甲同学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该小组同学向老师请教,老师提示该层火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
(2)实验二: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上表:据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下列选项中,可能是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是。
A.酒精灯中酒精浓度不同
B.高温传感器放置层内的位置不同
C.酒精灯露出的灯芯粗细不同
答案及解析
1.B
【解析】烧杯、锥形瓶不能直接进行加热,下面要垫上石棉网,故A、C不合题意;
试管可以直接进行加热,故B符合题意;
量筒是测量工具,严禁进行加热或反应,故D不合题意。
2.B
解:C天平是称量物体质量的仪器;D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光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A显微镜和B放大镜属于观察仪器;蚯蚓较大不需要放大很多就能观察,因此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蚯蚓,而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因此不能使用显微镜观察蚯蚓。
故选:B。
3.D
解:A、进入实验室要保持安静,遵守实验室规则,不随便乱动化学试剂,故A错误;
B、完成实验后,剩余药品或物品必须在老师的安排下,放在制定的容器中,不能乱扔乱倒,故B错误;
C、在实验室中不准随便触摸电源插孔,更不能把导线插入插孔,避免造成触电事故,故C错误;
D、不小心打翻了燃着的酒精灯,赶紧用湿抹布盖灭,故D正确。
故选:D。
4.B
解:A、若不慎将燃着的酒精灯碰倒并洒到桌上燃烧,应立刻用湿抹布盖灭,无需拨打119等待消防员处理,故A错误;
B、使用火焰、红热的玻璃和金属时若发生烫伤,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和浸泡,故B正确;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C错误;
D、腐蚀性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必要时就医,故D错误。
故选:B。
5.D
解:在实验室不能跑来跑去,不经老师同意不能进行实验操作,更不允许在实验室吃东西,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手册,然后才能开始做实验。
故选:D。
6.D
解:A、烫伤时可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故A做法正确;
B、割伤时,可用清洁的医用绷带包扎伤口,故B做法正确;
C、化学药品溅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老师的帮助,故C做法正确;
D、酒精灯酒精洒出着火,不能用水灭火,而是用湿抹布盖灭,故D 做法错误。
故选:D。
7.D
【解析】A.被热的试管烫伤,用大量冷水冲洗,降低伤口处的温度,再进行其他医护处理,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灭,这样可以降低温度
隔绝空气,故B正确不合题意;
C.被化学试剂灼伤,应该立即用大量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然后再进行医护治疗,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实验器材不慎打碎,继续实验,下课后由老师清理,故D正确不合题意。
8.A
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图中操作错误容易引起火灾,而不是酒精溅出,故A正确;
B、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直接插回原瓶,不能用自来水清洗,否则试剂瓶中的溶液将被稀释,且自来水中含有杂质,会污染试剂,故B错误;
C、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中操作错误会造成腐蚀胶头,故C错误;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否则冷凝水会倒流,会造成试管破裂,故D错误。
故选:A。
9.B
解:A、图标是剧毒物质,酒精不具有毒性,故A错;
B、图标是易燃物,酒精属于易燃物,故B正确;
C、图标是易爆物,酒精不属于易爆物,故C错;
D、图标是腐蚀物,酒精不具有腐蚀性,故D错。
故选:B。
10.D
解:A、烫伤时可用大量冷水冲洗受伤处,故A做法正确;
B、割伤时,可用清洁的医用绷带包扎伤口,故B做法正确;
C、化学药品溅在皮肤上,要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老师的帮助,故C做法正确;
D、酒精灯酒精洒出着火,不能用水灭火,而是用湿抹布盖灭,故D 做法错误。
故选:D。
11.D
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要略微倾斜;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2.外焰温度最高,所以位于外焰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时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故答案为:A;外焰;为反应提供能量;略向下倾斜。
13.解:用来加热的是④酒精灯,
用来取少量固体药品的是①药匙,
量取液体时,要一次量取,并且尽可能准确,应选用的仪器⑥20mL 量筒,
常用来搅拌的是③玻璃棒。
故答案为:④;①;⑥;③。
14.解:(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试管口应与桌面呈45°,试管口朝向与图丙一致。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试管口朝向与图丁一致。
故答案为:(1)丙;(2)丁。
15.⑥;⑤;②;⑥
【解析】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试管,故选⑥;
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药匙,故选⑤;
量取一定量液体体积时会用到的仪器有胶头滴管,故选②;
用于少量试剂反应的是试管,故选⑥。
16.A---2;B---1;C---5;D---3;E---4
【解析】手指烫伤后,用蓝油烃涂抹,故A和②配对;
化学试剂溅进眼睛里,用蒸馏水冲洗,故B和①配对;
化学试剂沾到手臂上,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故C和⑤配对;
实验桌发生大面积着火,用灭火器扑灭,故D与③配对;
酒精洒到桌面上小范围起火,用湿抹布扑盖,故E和④配对。
17.加热时直接用手拿住试管;直接对着鼻子闻气味;滴管伸,试管内;吹灭酒精灯
【解析】1、试管加热的正确操作方法是:所加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试管夹夹住,预热后试管与桌面成45度角进行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其它人;
2、闻气味的正确操作: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腔;
3、加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滴管与试管口保持一定距离;
4、熄灭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方法:用灯帽盖灭。
【解答】图①中的学生手拿试管在给试管进行加热,操作错误应该用试管夹夹住后进行加热,所以可填加热时直接用手拿住试管;
图②中的学生鼻子对着试管口闻气味,操作错误应该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腔,所以可填直接对着鼻子闻气味;
图③中的滴管伸入试管进行滴加液体,操作错误,可填滴管伸入试管内;
图④中的学生直接用嘴吹灭酒精灯,操作错误,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所以可填吹灭酒精灯。
18.(1)e;试管(2)b;胶头滴管(3)j;烧杯(4)f;药匙(5)h;玻璃棒(6)漏斗【解析】根据常见化学仪器的用途分析解答。
【解答】(1)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玻璃容器是试管,故选e;(2)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故选b;
(3)既能用来配制溶液又能作较大量试剂反应容器的是烧杯,故选j;
(4)用来取用少量固体粉末药品的是药匙,故选f;
(5)常用来搅拌的是玻璃棒,故选h;
(6)序号a的仪器名称为漏斗。
19.解:(1)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2)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内焰温度最高;
(3)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的温度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酒精浓度不同,露出酒精灯的灯芯粗细、长度不同,高温传感器放置层内的位置不同等。
故答案为:(1)外焰;(2)内焰;(3)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