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方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如何掌握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方向,在我国近几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重要的目标之一。

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把保证学生自主探索学习落到实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三大重要方式。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已经成为重要的组织形式,旨在创设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互助合作进行探讨,从而使师生双方都能得到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互动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把教学建立在了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

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
度,而且能增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真正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小组活动注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

上课时,往往简单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深层次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间的交流很少,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其结果也不能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2.合作处于无序状态。

教学中虽然对合作内容提出了要求,但教师提出问题后,或者由于活动要求不够具体细致,或者学生没有认真倾听合作要求就匆忙地展开活动,或者没有给予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前就进行合作、探讨,致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虽然场面活跃,结果却学习目标没达成,合作毫无意义。

3.学生参与度不均衡。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优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学困生往往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优生处获得信息。

在小组活动中优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多,体现不出合作的意义和有效性。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对小组的指导监督不够、成员之间分工不明确等。

三、解决问题的基本内容及具体实施办法
1.科学安排分组,明确相关要求,组织有效的合作与交流。

首先,小组要有明确的分工。

合理分工是有效合作的前提,只有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明确其职责,才能保证合作的效率,使合作能顺利完成。

我在安排合作学习时,考虑好学生的能力倾向、学业水平等,均衡地分好学习小组。

但组长不固定,由小组成员轮流负责。

在分组的原则上,一个小组内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均衡搭配,在讨论或其他合作方式中可以有效带动、相互补充。

理论上这种分组方式易于平衡各组之间的水平,便于竞争,便于优生带动差生。

如教学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时,与我分在一组的六个学生(被组长认为学困生的编在老师这一组)在讨论过程中各抒己见,记得又快又对,比优生差些,可比有些同学记得还好。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2.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效的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一般出现如下情况时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1)出现新知识,需要新能力;(2)意见不一致,有争议;(3)个人难以完成,大家都期盼解决的问题。

3.教师要加强指导,指导学生主动操作,积极探索发现,大胆讨论交流与总结。

成立小组已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但由于学生的自律能力差,所以要想运作成功,教师必须抓住时机,加强指导,指导学生主动操作、积极探索、大胆交流与总结。

要营造只有小组成功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让学生意识到只有相互合作,小组成员才能达到共同学习的预期目标。

例如教学勾股定理时,分
组后,我先让学生动手数网格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并交流自己得到面积的方法,引导他们探索并把自己的发现讲出来;再让他们动手把相同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利用面积说明其发现的正确性。

这样,让学生数数、摆摆、拼拼、讲讲,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具体实物结合起来,让学生眼看、手动、脑想、口讲,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在活动中有所发现。

当学生知道这个发现叫勾股定理时,他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的乐趣。

4.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培养。

(1)加强学生对合作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合作学习会耽误时间;也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怕被笑话等。

教师要想方设法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解决好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提高每个人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合作学习产生认同感。

(2)教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

只有每个学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对方的观点,才能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

教师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

总之,合作学习的良好品质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间形成,只有通过老师学生共同努力、长期熏陶、互相探讨、反思校正,才能走向成熟。

只有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用行动去实践,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