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氯乙烯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发展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聚氯乙烯行业经济运行状况及发展建议
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秘书长张国民
一、 概况
聚氯乙烯(PVC)是我国最大的合成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包装日用等各领域。

PVC树脂的生产有乙稀法和电石法两个原料路线。

乙烯氧氯化法是世界上通常采用的生产工艺路线,电石法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生产工艺。

2004年,中国聚氯乙烯树脂产量503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二、 聚氯乙烯工业经济运行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下游消费结构的改变,使中国聚氯乙烯工业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现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聚氯乙烯最大的消费国之一。

在中国聚氯乙烯工业的快速发展中,行业总体竞争力水平有一定提高,国外比较先进的聚氯乙烯生产技术在中国均有引进,我国自行研究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装置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

我国现已成为除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之外能够自行制造聚氯乙烯大型核心设备70M3、100M3以上聚合釜的国家,不少聚氯乙烯企业产品、质量、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以及技术水平已经接近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并逐步实现清洁文明生产和三废的综合利用。

在我国聚氯乙烯工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应当清醒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加快,中国聚氯乙烯行业和企业将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聚氯乙烯生产和消费大国,但真正要成为世界聚氯乙烯工业的强国仍有许多制约因素需要我们行业和企业认真思考。

z中国已逐渐成为世界聚氯乙烯生产和消费大国
2004年中国聚氯乙烯总产量503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4.6%。

消费量701 万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21.3%,是世界上第二大生产和消费大国。

近几年中国生产和消费状况见下表。

近几年中国PVC产量、消费量变化情况(万吨)
年份产量消费量
2000264.6454
2001295542
2002339541
2003401618
2004503701 2005年1-6月 295371.5
z中国聚氯乙烯供应结构不断改变
2004年,中国PVC表观消费量约为701万吨。

虽然近几年中国PVC的产量以年均16%的速度增加,仍需进口大量PVC以满足国内需求。

我们也应该看
到,在中国聚氯乙烯市场供应结构中,国产树脂所占比例正在大幅度上升,2001年国产PVC树脂供应所占全国消费比例为54.4%,到2004年,已经上升到71.8%。

如果考虑到外资企业在中国进料加工难以替代的部分数量,可以讲中国聚氯乙烯需求正在由供不足需走向供需基本平衡。

我国近年PVC的需求情况表
年份
进口量
(万吨)
出口量
(万吨)
表观消费量
(万吨)
净进口量/表
观消费量(%)
2000192.4 2.8454.241.7
2001250.8 3.6542.545.6
2002205.6 3.6540.937.3
2003220.56 2.52618.6935.7
2004200 2.070128.2
2005年1-6月 79 2.5371.521.3
z聚氯乙烯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中国聚氯乙烯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各省份,2005年1-6月PVC树
脂产量前6位的省份分别为山东、天津、江苏、四川、河北、上海,其占全国总
产量比例分别为15.3%、14.2%、12.4%、9.0%、6.9%、5.1%。

中国主要省份PVC树脂2005年1-6月产量分状况
省份产能分布(%)省份产能分布(%)
山东 15.3 新疆 2.3
天津 14.2 湖北 2.7
江苏 12.4 北京 2.2
四川 9.0 浙江 2.3
河北 6.9 辽宁 2.5
上海 5.1 内蒙古 2.6
山西 4.0 其它 10.7
河南 4.5
● 生产企业装置规模不断提高
中国PVC生产企业有80多家,平均规模近9万吨。

从总体上看生产企业装
置规模有一定差异。

目前PVC产量超过20万吨的企业有7家,占全国总产量的36.4%。

产量10-20万吨的企业有13家,占全国总产量的28.8%,10万吨以上企
业有20家,占全国总产量65.2%。

中国PVC生产企业装置规模分布状况
装置规模(万吨)所占比例(%)
>20 36.4
10-20 28.8
<10 34.8
合计 100
●生产工艺结构不断发生变化
我国聚氯乙烯树脂生产工艺有乙烯氧氯化法、电石法等。

目前各生产方法构成比例为:电石法生产工艺占全国总产量比例69%;乙烯氧氯化法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为10%;进口VCM、EDC法占全国总产量比例为21%;上海氯碱化工股份公司、齐鲁石化股份公司、北京化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沽化工厂基本上以氧氯化法工艺生产装置为主,锦化氯碱股份有限公司虽然有氧氯化生产装置,但由于国内乙烯供应问题,基本以进口原料生产为主。

沧洲化工实业集团公司是我国引进EDC原料生产的最大企业。

其它氧氯化生产企业也有部分引进EDC原料生产。

进口VCM的生产企业基本上集中在华东地区,其它地区也有少量企业。

● 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PVC生产聚合釜正在向大型化迈进,现新扩建企业大多数均采用自行开发的70 M3,100 M3以上釜,世界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密闭入料、注水、热加料、计算机控制、防粘釜技术等)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

为了满足下游行业发展的需求,国内聚氯乙烯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已经开发成功或正在开发各种专用树脂和专用混合料(如:高聚合度PVC树脂、超低聚合度PVC树脂、球型树脂、高抗冲树脂、消光树脂、耐热树脂、粘合剂专用树脂、医用PVC树脂、高抗冲专用混合料、高流动性专用混合料、抗菌专用混合料、高保温专用混合料、糊树脂专用混合料)
● 聚氯乙烯消费结构在不断改变
中国PVC的消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软制品,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剂等。

二是硬制品,主要包括各种型材、管材、板材、硬片、瓶等。

近几年,我国PVC消费构成变化较大,硬制品比例不断提高,现在我国硬制品比例已近60%。

据不完全统计,各种PVC制品消费构成比例见表。

PVC制品消费构成比例
PVC
制品名称消费比例(%)合计(%)
软制品
鞋及鞋底材料
人造革
薄膜
电缆料
地板革、壁纸、发泡材料
其他
5.2
6.0
12.0
7.0
2.1
8.5
40.8
硬制品
管材
管件
型材、门窗
硬片、板材及其他型材
其他
21.3
2.3
20.9
9.0
5.7
59.2
三、影响中国聚氯乙烯发展的主要因素●能源及原材料
聚氯乙烯是氯碱工业最大的耗氯产品,属能源密集型产业,我国经济发展中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升对聚氯乙烯产业影响较大。

据行业统计,今年上半年累计平均同期比较电价上涨12%,氯气成本上升23%,再加煤、乙烯、运费等价格增加,推动PVC生产成本上升9%,今后中国的能源政策及价格走势将会决定聚氯乙烯的发展和生存环境。

●规划中新、扩建项目带来的影响
2004年PVC等市场需求较旺,价格也保持在较好价位,再加上西部大开发,国外资金和技术的进入等因素影响,聚氯乙烯新扩建项目较多,当然这其中有不少是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项目,但也有不少盲目建设的项目,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对聚氯乙烯工业的今后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氯碱工业与石化工业相结合发展力度差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均走氯碱工业与石化工业相结合发展大型的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装置。

我国由于长期存在地方之间、行业之间总体的协调性,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项目发展缓慢。

有限乙烯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聚氯乙烯产业的总体竞争力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并难以实现装置规模的大型化、经营集约化。

●厂点多、布局分散
由于我国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地区保护,使得我国中小聚氯乙烯企业偏多,平均规模较小,从总体分布来看东多西少。

新规划中的许多聚氯乙烯项目从总体布局来看,也存在一些问题,这种状况如得不到有力调整,会对我国聚氯乙烯工业的总体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带来一定影响。

●环保安全的压力
聚氯乙烯工业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工作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聚氯乙烯生产企业环保治理和综合利用水平差别较大,去年我国新制定的排污收费标准与PVC 行业关联度很大,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道路提升自己水平很关键。

聚氯乙烯安全工作必须加以重视并加大力度。

●产品应用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聚氯乙烯产品通用牌号多,专用树脂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很多在国外已经大量应用的领域尚未完全开拓。

四、聚氯乙烯工业发展趋势
●产品发展预测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在近1-2年中,聚氯乙烯新扩建项目较多,到2006年,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将超过1150万吨以上。

如果这些项目得到实施,国内产品供求结构将会有很大改善,预测电石法生产工艺仍会为主体。

●需求预测
中国在未来的几年中,仍是世界最大的PVC消费市场之一。

据有关部门预测,PVC下游行业仍会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

其中节水灌溉、建筑化学建材、包装、电子电气、汽车、日用品、工程塑料等是重点增长领域。

预测到2006年中国PVC需求量将超过900万吨。

在今后若干年中国有可能会从聚氯乙烯进口国变为出口国。

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国外经济发展环境、国家宏观产业政策,能源、原材料供应及价格,国内外产品市场及价格变化,规划中项目实施情况等),实际需要状况也可能出现变化。

z企业布局结构将会发生改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今后,随着西部及有能源优势区域生产企业的崛起,国外大公司、大企业集
团在华产地化项目的扩张,和原有优势企业新扩建项目的实施,中国聚氯乙烯生产者的主体结构及布局将会有所改变,产品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可以预测,今后的竞争将会从成本、技术、品种、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全方位展开。

五、发展建议
1.加强宏观导向、严格聚氯乙烯行业市场准入条件。

2.促进氯碱工业与石油化工行业相结合。

3.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4.积极推动聚氯乙烯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5.合理的原料、产品进出口政策。

6.鼓励碱电直供和热电联合。

7.制定有效、合理的能源调控政策。

8.加强安全监管工作。

9.产品品种及应用市场开发。

10.政策执行中的监管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