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 湘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湘教版必修1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湘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中地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3节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湘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理解昼夜交替的原因和晨昏线的判断。
(重难点)
2.掌握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
(重难点)
3.掌握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规律。
(重点)
教材整理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阅读教材P17~P1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
2.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1)定义: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2)特点
①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
正误判断:
(1)昼夜交替现象就是昼夜现象。
( )
(2)各地的地方时都与它们的地理位置相关:纬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纬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 )
(3)在地球表面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一定发生偏转.( )
【提示】(1)×因为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间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照亮的一侧为昼,另一侧为夜,即产生昼夜现象;而昼夜交替现象是在昼夜现象产生的基础上,地球不停地自转而产生的。
(2)×地方时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因经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时刻,因此,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3)×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在赤道上不偏转,其他地区均发生偏转。
教材整理2时区和区时
阅读教材P19~P20上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时区划分: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区时: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3.区时的换算
(1)同一时区,区时相同。
(2)不同时区,采用各自区时。
(3)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
(4)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正误判断:
(1)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时间。
()
(2)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晚1小时.()
(3)东八区的区时比西六区的区时早14小时。
( )
【提示】(1)×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而北京的时间通常指的是北京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即116°E的地方时。
(2)√根据区时定义可知,相邻时区间的时差为1小时。
每往东1个时区,区时早1小时(即加1小时),每往西1个时区,区时晚1小时(即减1小时)。
(3)√东八区和西六区之间相差14个时区,东八区在东,西六区在西,因此东八区的区时比西六区的区时早14个小时。
教材整理3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阅读教材P20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概念: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
2.设定目的
(1)消除因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
(2)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正误判断:
(1)180°经线就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2)当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须将日期加上1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须减去1天。
( )
(3)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为新的一天,以东为旧的一天.()
【提示】(1)×180°经线穿过一些政区,为了避免一个政区单位内使用两个日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沿180°经线划分,而是略有曲折。
(2)×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须将日期减去1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须加上1天.
(3)√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为今天,是新的一天,以东为昨天,是旧的一天。
昼夜交替现象
[合作探讨]
材料一清·钱游《履园丛话·艺能·铜匠》:测十二时者,古来惟有漏壶,而后世又作日晷、月晷,日晷用于日中,月晷用于夜中,然是日有风雨,则不可用矣。
材料二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如下图所示。
探讨错误!:古人用日晷、月晷测时是根据什么原理?有什么缺点?
【提示】根据昼夜交替的现象,一个太阳日24个小时。
阴雨天没有太阳、月亮,形不成影子,无法测时.
探讨错误!: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如何?晨昏线所组成的平面与太阳光线有何关系?赤道与晨昏圈有什么关系,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地表的晨昏线不断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为自东向西。
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赤道永远都被晨昏线平分,因此,赤道地区昼夜永远等长。
错误!
1.晨昏线及其特点
(1)构成
(2)特点
①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②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⑤晨昏线只有春、秋分日与某一经线圈重合。
2.三方法判断晨、昏线
方法
依据图示晨线(图中AB)昏线(图中BC)
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
的分界线
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分界
线
时间法经过赤道上地方时6时的那
条昼夜分界线
经过赤道上地方时18时的那条昼夜
分界线
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的
分界线
夜半球西侧或昼半球东侧的分界线
[体验评价]
1.读下面四幅图,完成(1)~(2)题。
【导学号:00040020】
(1)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第(1)题,读图判断图中①、③、④点位于晨线上,处于清晨,②点位于昏线上,处于黄昏.第(2)题,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图中①、②、③、④均位于晨昏线上,因此其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答案】(1)B (2)D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合作探讨]
材料一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使物体水平运动不断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因法国科学家科利奥利首先发现,也称科氏力。
公式为D=2vωsin α(v为物体运动的速度,ω为地球自转角速度,α为运动物体所在纬度).从公式中可看出,当物体静止时,地转偏向力等于零.地转偏向力的大小与纬度的正弦成正比,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
南北两极点最大,赤道为零.
材料二庐山落州--唐·胡玢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探讨错误!:为什么诗中说“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
【提示】河流在北半球向右偏,左岸沉积,形成沙洲,右岸侵蚀,河岸崩塌.
探讨错误!:假若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规律该如何变化?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变慢呢?
【提示】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将向左偏,南半球将向右偏.假如地球自转的速度加快,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将更为明显.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偏向将不太明显.
错误!
1.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偏转规律及应用
(1)偏转规律:
(2)原理应用
①对河流沿岸活动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地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图:
②铁轨轨道的磨损:如京广线上的火车自北京向广州急驶时,受北半球向右偏的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西侧铁轨更易受磨损.
③根据天气资料图,正确判断风向及其变化。
④根据风或水流的偏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
2.“左右手”演示法判断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体水平运动的偏转方向.
错误!
2.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从图中的纬度大小的变化可以判断,甲、乙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左偏,乙岸侵蚀,甲岸沉积。
丙、丁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使水流右偏,丙处冲刷,丁处淤积。
由此可确定,最终将与河岸相连的是甲、丁两岸。
【答案】D
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错误!
材料一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种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例如,当北京时间为中午12时时,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并未朝正北方向,而是朝向西北。
材料二理论时区图。
探讨错误!:北京时间12时时,北京的地方时是几时?旗杆影子为何未朝向正北?
【提示】北京(116°E)的地方时=12时-4分钟/1°×(120°-116°)=12时-16分=11时44分.
当北京地方时为11时44分时,天安门广场太阳位于东南方向,旗杆影子朝向西北。
探讨错误!:当北京时间为2016年12月31日8时时,全球处于2016年12月31日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几分之几?
【提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12月31日8时时,0°经线为12月31日0时所在经线,这是自然日界线,而国际日界线大致是180°经线,从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12月31日,180°经线向东到0°经线为12月30日,占全球的1/2。
[核心点击]
1.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
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
①一定时: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图为例:
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②二定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③三定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④四定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错误!=15:00,F点地方时为24:00-错误!=21:00。
2.时区的确定与区时的计算
(1)时区确定:
若已知某地经度,确定该地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7.5°)÷15°,所得商即为时区数。
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7。
5°W~7。
5°E为零时区;172。
5°E~172.5°W 为十二时区)。
(2)求时区差:
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
(3)求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数×15°,如西三区中央经线为15°×3=45°W。
(4)区时计算:
①已知某地地方时,求该地区时:
即求该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可利用地方时计算公式求出。
②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利用公式: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区时差。
(注意“±”符合“东加西减”原则;两地区时差=两地时区差)
3.日期变更与日期范围的判断
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日期变更线有两条,一条是人为规定的国际日界线,一条是自然变更的地方时0时经线.
(1)两种日界线的区别
(2)日期变更的判读
①经线展开图示
②极地投影图示
(3)日期范围的判断
从地方时0时向东到国际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是新的一天,从地方时0时向西到国际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是旧的一天.因此若180°经线的时刻是t时,则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t/24,旧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1-t/24.
错误!
3.读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回答(1)~(2)题.
(1)甲地时间为( )
A.15时B.9时
C.3时D.12时
(2)北京时间为()
A.6日8时B.7日8时
C.6日20时D.7日20时
【解析】第(1)题,从南极俯视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方向,依据题意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日期划分界线为国际日界线(向东过此线日期要减去一天)和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所以只能是左下方的分界线是国际日界线,右上方的分界线是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又依据每格3小时(图中共有8格平分24小时),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地方时用“+”,得出甲所在经线地方时为9时。
第(2)题,图中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与180°经线相对,经度为0°。
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的地方时,为8时。
又依据120°E位于非阴影部分,日期为7月7日,得出北京时间为7日8时。
【答案】(1)B (2)B
4.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解析】有三种可能(如图):①时刻相同,日期加一天;②时刻相同,日期减一天;③未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相同。
【答案】B
测量学校所在地的经度示意
探讨错误!:图中上午杆影影端A点与下午杆影影端B点都位于所画圆圈上,说明两时刻的太阳高度是什么关系?
【提示】相等。
探讨2:图中AB两点连线的中点C与圆心所在直线即为当地地方时几时的杆影?
【提示】12时。
错误!
1.明确图中的所在地的方位: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明确图中日影杆的位置:垂直于地面,日影杆所插的点(图中O点)为圆心。
3.明确图中OA、OB、OC点的含义:OA为上午日影,OB为下午日影,C为AB中点,且OC 垂直于AB。
错误!
5.某日某时,家住淮北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
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1)~(2)题。
(1)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
【导学号:00040022】A.东B.南C.西D.北
(2)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影长,此时影长与雕像高度相当,所以不可能是早晨或黄昏时间,只能是正午时间。
淮北正午日影朝北,该方向是此时王女士的车头的右转方向。
所以王女士车头应朝向西,C对.第(2)题,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太阳高度角已经减小,可能会发现雕像的影子变长了,A错。
此时太阳向西南天空移动,雕像的影子朝东北方向移动,向东转过了大约30°,B错。
太阳位于西南天空,离地平线较高,C错.原路返回时,车头朝向东,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王女士左前方,D对。
【答案】(1)C (2)D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昼夜交替现象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③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④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析】地球自身不发光也不透明导致昼夜现象,不停自转导致昼夜交替.
【答案】A
2.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
【解析】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过渡的分界线为昏线,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过渡的分界线为晨线.A图为北极俯视图,a为昏线,b为晨线;B图为南极俯视图,a为晨线,b 为昏线,C图b为晨线,D图a为昏线。
【答案】B
对点训练2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3.一条河流,其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南岸有沙洲形成;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
关于这条河流的位置和流向,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导学号:00040023】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解析】该河流上游北岸冲刷厉害,其下游则南岸冲刷厉害,说明该河地跨南北半球,因此排除选项③④两条河流;再根据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进行进一步判断。
【答案】A
4.从北京开往西安的K51次列车,当其自东向西行驶时,车轮对哪侧的铁轨磨损较大( )
A.南侧B.北侧
C.东侧D.西侧
【解析】地球上做水平运动的物体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在北半球根据列车自东向西运动,而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判断车轮向北偏,则北侧铁轨磨损较大,故本题选B.
【答案】B
对点训练3地方时、区时及日期变更
5.关于地方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地方时是因地理纬度而变化的时刻②地方时是因地理经度而变化的时刻③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④北京时间是北京的地方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北京的经度大约为116°E,北京时间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也就是120°E 的地方时,因此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上海的经度约为121°E,按照“东早西晚"的规律,上海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的时刻要早。
【答案】D
6.下列关于180°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0°经线与日界线吻合
B.180°经线西侧是西十二区,东侧是东十二区
C.国际日界线西侧是旧的一天,东侧是新的一天
D.国际日界线西侧日期要比东侧的早
【解析】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计时的方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将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其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新的一天,东侧是旧的一天,西侧日期要比东侧的早.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