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前生物知识梳理及易错题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填空版+答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梳理】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的特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除______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类;
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_________。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________。

生态因素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生物因素: 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____。

6、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
_____________和一定的______________。

7、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科学探究(即实验)的一般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9、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
实验,叫做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是指对照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

10、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除了_______________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必须相同。

(即________________)
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___________,不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__________。

11、实验的过程中进行_______________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方法,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12、在一定地域内,________与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__。

13、生态系统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动物)、_________(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___________。

15、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___________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__________。

1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___。

17、生态系统中_______和__________就是沿着__________和_________流动的,并且___________。

18、有毒物质能够沿__________积累。

并且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得_______。

19、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_______;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________。

20、食物链的书写:①从_________开始写,写到_____________,箭头指向_________。

②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能写入食物链中。

2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_________。

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

22、生物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_________米以内的水层中。

________________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3、________________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________________有“地球之肾”之称。

_________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_______。

24、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易错辨析】
1.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 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C.很多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D有些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4.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5.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知识梳理】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

(会判断)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
③生物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

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6、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
空间。

7、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能举例)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

(能举例且能判断)
8、科学探究(即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学会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

9、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
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实验变量是指对照实验中的不同的条件。

10、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变量。

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必须相同。

(即单
一变量原则)
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实验组,不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对照组。

11、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
实验结果求平均值或求和的方法,是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12、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13、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15、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1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

17、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并且逐渐递减。

18、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并且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9、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

20、食物链的书写:①从生产者开始写,写到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②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

2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3、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沼泽是典
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人。

2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易错辨析】
1.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与解析】选择D答案,D选项不含生物元素,因此不包含生命现象。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答案与解析】选择D答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又生”,就是生长繁殖。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 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C.很多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D有些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答案与解析】选择B答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4.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答案与解析】选择C答案,分解者指自然界的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

5.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答案与解析】选择D答案,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