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为国德育案例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的利于弊”辩论赛主题活动案例
江苏省建湖中等专业学校 13级(16)班班主任:严为国
一、活动背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
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
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现在呢就关于“青少年上网的利与弊举办一次辩论会,让大家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
通过辩论赛让同学们提高正确使用网络的意识。
针对班里的情况开展相关题目的辩论赛,有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展现自己的才华。
这里以“中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题目,主要针对现阶段大部分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严重到影响学习与生活的情况,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同学们认识网络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获取信息和大众通讯的工具,对中学生有利也有弊,我们需要正确使用它。
通过对主题班会的组织和准备,培养、锻炼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活动主题
“中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开展辩论赛。
正方: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
反方: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
四、活动准备
召开班干部会,全班同学大会,对本次的内容进行动员,讨论和安排。
确定班会主题内容,班会形式和题目,班会具体准备工作分工(计时员、主席等),组织有兴趣参加的同学报名等(选好主席,场地布置,发邀请书邀请校领导及评委)。
五.具体活动安排
(一).参与人员
1.参赛对象
全体学生
2.非参赛对象
校团委老师、各学院老师
观众由各系自定(各系事先要强调不能起哄、喝彩、加油)
组织人员:
主席每场1人、计时员2人(采用flash计时)、照相人员1人、管理多媒体1人、
倒水1人、维护4人、司仪4人。
(二).座位安排:
评委:一排左侧
计时员:一排右侧
嘉宾:二排
(三).参赛形式
各系内公开报名,选拔出代表队:主辩手一名,副辩手三名。
共计十三支代表队。
(四).比赛时间
2012年11月14号
(五).比赛地点
广东金融学院大礼堂
(六).参赛要求
1、各参赛队领队、队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方案,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各参赛队于每场比赛开始前2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以利于组委会对赛事的统筹安排及各场比赛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3、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以利于辩手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遵守比赛纪律及比赛规则,服从大会工作人员安排,尊重评委评判,如有不同意见,请赛后与组委会联系
5、在观众提问阶段,观众要遵守比赛规则,所提问题要与辩题相关,不得故意刁难辩手。
观众提问需经两名或两名以上评委同意后方才有效。
(七).赛事安排
1、辩论赛程序
1)辩手入场
2)主持人介绍参赛队及其所持立场
3)主持人双方辩手自我介绍
4)主持人介绍评委及点评嘉宾
5)主持人简单介绍比赛程序
6)支持人宣布比赛开始
7)比赛进行中。
此环节中有时间提示:(1)各环节(攻辩环节除外)剩余30秒时,计时员提示(2)各环节用时满时,计时员提示,辩手终止发言
8) 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束
8)观众提问
9)评委打分评议,点评嘉宾点评此场比赛
10)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2.赛制(详情见附件一)
3.评分标准(详情见附件二)
(1)个人评分标准(100分)
(2) 团体评分标准 (300分)
(八).奖项设置
最佳辩手奖 (6个) 奖品:奖状及礼品
优胜团体一等奖(1个)奖品:奖状及礼品
团体二等奖 (2个)
团体三等奖(3个)
(九).评委邀请
会邀请某些老师、辅导员和一些有辩论经验的同学
(十). 比赛制度:
1参赛选手必须为本学院的在校生,入场时出示学生证。
2比赛过程中严禁起哄、喝彩、加油。
七、后期总结
活动结束后相关人员分析活动组织情况,形成书面总结。
交至辅导员,以便据此得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
附件一.赛程安排
附件二.评分标准(1)个人评分标准(100分)
(2)团队评分标准(3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