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手抖原因多及时就医对症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来手抖原因多及时就医对症治
作者:张乾
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7年第4期
手抖在临床上称为震颤。
它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
这
既是老年人机能衰退的表现,也是一种病态的反应。
功能性震颤多数是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
等情况下发生的,是肾上腺分泌水平暂时增高导致的,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影响到生活,可
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安定类药物,会获得良好的效果;器质性震颤是病理因素引起的,病根多数
在大脑,经常因为某种疾病让大脑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引起震颤。
这是脑血管
病的先兆,对此要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和缓解老年人手抖。
老年人平时应加强脑的锻炼,可推迟脑细胞衰老,延缓小脑萎缩
的进程。
适量运动,加强关节、肌肉锻炼,可以增强体内的新陈代谢,使组织器官充满活力。
手部的运动尤其有助于健脑,搓擦两手、手攥四指、四指攥住拇指、两手握拳轻轻相撞都是很
好的方式。
同时,保证睡眠充足,除晚上休息好之外,中午也要养成小睡的习惯。
饮食规律多
餐少食,清淡为主,多吃含维生素、高蛋白的木耳、香菇等食物。
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
控制震颤,家人可以适当地给老年人吃这两种食物。
手抖虽然只是手部的症状,但其是因某种疾患使大脑涉及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
老年人如果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细胞衰退而影响生理功能。
多表现为微小动作的手抖,尤其写字时更为明显,多在一侧。
动脉硬化可导致老年人自主神经不协调,手震颤便是其症状
之一,严重者还会发生头部震颤。
控制动脉硬化是防此种震颤的治本之策,可采用治疗动脉硬
化的药物,诸如地巴唑、烟酸肌醇酯等。
若某一血管梗塞,除手抖外,还会有相应的神经功能
缺损。
手抖的症状会随年龄的增加和血管硬化的加重而加重。
这一类手抖治疗的重点在于治疗
血管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另外还需戒烟忌酒,做到清源治本。
在预期性焦虑症中,引起心理反应症状的焦虑会加剧或导致症状的产生。
而症状的出现又
进一步强化预期性焦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有些手抖是因为肿瘤、小脑萎缩、脑供血不足所致,这类手抖主要是在运动时出现,还合
并有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等。
所以如遇到这种情况,要尽快就医,找出病因。
这一类手抖的
特点是意向性震颤,即静止时不抖,运动时出现。
令其指鼻尖时,手发抖且指不准确,同时还
可合并眼球震颤、走路时呈醉汉步态、动作不协调,耳鸣、失聪等。
此时,需做CT、核磁共振
或诱发电位等检查,可找出病源。
总之,老年人手抖的病灶多在大脑。
因此,局部治疗如针灸、理疗的效果常不尽如人意。
理想的疗法是寻源根治。
帕金森出现的手抖具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的特征。
其主要病因就是缺乏多
巴胺。
这种疾病如果不治疗,慢慢还会形成语言障碍。
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
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将越来越重。
这种疾病需专科医生诊治。
也是脑内锥体外系疾患之一,病灶在大脑深处的丘脑基底节处,主要是缺乏多巴胺。
典型的是一侧或双上肢,尤其是远端出现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抖动,紧张激
动时加重,安静时消失,且动作迟钝、反应慢、关节僵、手脚不灵、步态不稳、语言不畅、写
字歪扭。
编辑:汐颜 xi yanb i anji@sin a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