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信心是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
缺乏自信心的人不自主地预言失败,放弃努力,或者抱着怀疑的态度去应付,他们或者根本品尝不到成功,或者最终成为一个现实的失败者。
学校评价学生的标准应区别对待,要发现每名学生身上的优点并加以培养,更要帮助他们恢复和建立起做好一切事情都需要的自信心。
体育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在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甚至到极致。
因此,成功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激励的过程。
激励有自我激励和外部激励,不管是哪种激励,目的都是为了找到信心,让自己相信自己。
自信心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体育运动和体育教学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优势
1.体育运动对人自信心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社会心理学和动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动机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能力,而是对自己能否胜任的知觉。
有关体育活动对自我效能影响的研究表明,人类各类群体(成人、儿童、伤残人等)都获得了锻炼后自我效能提高的结果。
依据成功经验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的理论,以及一些实际可观察到的现象,表明人们通过从事体育活动而提高了的自我效能能够迁移到其他方面。
2.体育运动教学的特殊性
(1)体育教学即时见结果的特点,能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积累成功经验,培养自信心。
(2)体育运动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3)在学习技术动作时,体育教师与学生间频繁而近距离的接触,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这为下一步对学生进行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体育运动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积累成功的感受,培养自信心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越多,期望值越高,自信心越强。
体育运动学习的特点就是学习结果和成绩马上得到检验,这种快速而明确的反馈信息,能使人迅速而频繁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刺激人的进取精神。
体育运动项目丰富多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在体育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鼓励下,学生会通过努力不断取得进步,从中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
同时积累成功的经验,使自信心越来越强。
4.体育运动各项目比赛的胜负能有效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人们获得成功和不懈努力的基本保证,对一个人一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说都是很宝贵的。
胜负是体育比赛永恒的主题,成功和失败是体育参与者都会遇到的。
真正的自信心并不仅仅表现在认为自己将是一个胜利者,也不是只有在成功时才具有,在失败时,自信心恰恰是更加宝贵的,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和失败交替体验中培养和形成的。
经常参与体育运动的人会频繁感受失败与挫折、失意与沮丧、胜利与成功。
而正是这一过程能锻炼青少年和儿童抵御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并正确看待成功与胜利,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精神品质。
自信心也会在不断的体育运动和比赛中逐渐稳定地建立起来。
二、如何运用体育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体育教师的重要作用
在利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时,除了体育运动本身的教育优势外,体育教师适时的语言引导和随时随地捕捉教育材料的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实验表明,体育教学可以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但不能自发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需要体育教师具备把心理健康教育溶入体育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在体育课的设计、组织以及教法等方面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要想在体育运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对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以及自信心培养的意识、能力等素质。
2.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培养自信心
在体育课的练习时,教师应把每次课的练习任务定得难度适中,使大多数学生可以通过努力掌握,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高一些的要求,而对那些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降低要求或者换项使其完成任务,力争使每一名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学习足球(正脚背踢球)时,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示范时的完整动作,教师也可以对其要求高一些,如动作的准确、熟练和优美以及踢球命中率等,对
浅论体育教学中
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文/鲍成龙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OCCUPATION123
2010 4
OCCUPATION
124
2010 4
其他学生可以采用慢动作学习和走着练习的方法,对学生所做的动作要求不要太高,只要能把技术动作基本完成就可以。
对待那些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采用分解动作学习和局部动作学习的方法,甚至是换项完成练习。
3.体育教师要捕捉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其建立自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捕捉住,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这种表扬要真实和发自内心,要能讲出理由,使学生认可。
4.利用体育运动比赛培养学生真实的自信心
真正的自信心并不仅仅表现在认为自己将是一个胜利者,也不是只有在成功时才具有,在失败时,自信心更加宝贵,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就是在这种成功和失败中培养和形成的。
胜败与体育运动永远相伴,体育运动鼓励人渴望和追求胜利,也培养人不怕和接受失败。
能够做到不怕和接受失败,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历程更具有意义。
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教学比赛时,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比赛的胜负、一些突发情况、学生个体的表现等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和思想品德教育。
尤其应重视对失败方的教育,鼓励他们坚定信心、不气馁、不服输,找原因、想办法,努力争取下一次的胜利。
在一次篮球教学比赛后,获胜组欢呼雀跃,而失败组垂头丧气,一声不吭。
笔者就鼓励他们说:“虽然同学们
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取得实效,就必须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为了了解职校生的上网情况,2009年12月初,笔者在本校进行了一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部分学生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职业学校学生上网情况问卷调查的对象是08级电子及旅游管理专业的100名学生,之所以选择二年级学生是因为作为职校生他们具有典型性。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均衡性,本次调查所选男女生的数量基本相当。
问卷由10个选择题构成,主要询问上网时间、频率、方式、场所以及上网的内容,对网络的态度、认识等问题。
问卷题目简单,学生容易作答。
本次调查实际发放了100份问卷,由于是在课堂上进行,学生很配合,所以实际收回100份,有效问卷100份,这么高的回收率对调查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反映的情况也比较真实。
一、职业学校学生上网的特点
1.上网较为频繁,与网络接触较多,且每次上网的时间都较长
表示每周上网1-3次的学生占36%,4-5次的占8%,几乎每天都上的占10%,这就表明几乎有一半学生上网的频率是比较高的。
另外,从上网的时间看,每次上网时间在1~2小时的占56%,2~4小时的占24%,4小时以上的占10%。
此外,还有部分学生选择包夜的形式上网。
承认经常包夜的占21%,有时的占19%,偶尔的占66%,从不的只占11%,可见,包夜上网还是普遍存在的。
由此可见,职校生上网的时间基本偏长。
2.上网还处在一种失控状态
有64%的学生表示他们通常是在网吧上网,同时还有网络环境下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职校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文/麻海燕
的篮球技术不如专业队,但你们在场上的那股认真劲和拼搏精神比他们有的都要强。
赢的组确实很棒,尤其是他们顽强的防守——每球必拦、每球必抢,使对手无法接近他们的投篮区。
输的组的实力其实一点也不弱,尤其体现在进攻方面,有一个三分远投多漂亮呀,是三个同学,经过四次流畅的传切配合,最后得分的,这个球可以评为今天的最佳投球了。
而且你们组在进攻时总能保持左、中、右三条路线都有人,这说明你们组同学的进攻组织意识比他们组强,运球技术也不比他们组差,形成了你们的进攻特点。
如果能把人员分配好,加强防守,下次赢的应该是你们。
”说到这里,输的一组的同学的低落情绪有所改进,就又接着说:“输一次不算什么,没有人是常胜将军。
但是赢有赢的原因,输也有输的问题,我们输了之后不能只是垂头丧气,要找出我们的问题所在,发现了问题,又解决了问题,我们离胜利就越来越近了。
”就这样,同学们明显有了精神。
体育课上这样的例子很多,学生的自信心会在体育运动比赛中建立起来,并不断地接受考验,最后建立起坚不可摧的真正自信心。
这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对学生自信心培养的优势,还需要社会、学校、体育教师和家长们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教育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并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育的教育“工程”里面来。
(作者单位:辽宁省丹东市技师学院)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