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商务礼仪开会座位安排_会议座次礼仪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商务礼仪开会座位安排_会议座次礼仪的基本原则
商务礼仪,严格的说,就是商务人员在商务交往中,应该遵守的商务交往的规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商务礼仪开会座位安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目录
商务礼仪开会座位安排
主席台座次安排
1、主席台必须排座次、放座次牌,以便领导同志对号入座,避免上台之后互相谦让。
2、主席台座次排列,领导为单数时,主要领导居中,2号领导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领导为偶数时,1、2号领导同时居中,2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左手位置,3号领导依然在1号领导右手位置。
3、几个机关的领导人同时上主席台,通常按机关排列次序排列。
可灵活掌握,不生搬硬套。
如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也可适当往前排,而对一些较年轻的领导同志,可适当往后排。
另外,对邀请的上级单位或兄弟单位的来宾,也不一定非得按职务高低来排,通常掌握的原则是: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的来宾,其实际职务略低于主人一方领导的,可安排在主席台适当位置就座。
这样,既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又使主客都感到较为得体。
4、对上主席台的领导同志能否届时出席会议,在开会前务必逐一落实。
领导同志到会场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实,并告之上台后所坐方位。
如主席台人数很多,还应准备座位图。
如有临时变化,应及时调整座次、座次牌,防止主席台上出现座次牌差错或领导空缺。
还要注意认真填写座次牌,谨防错别字出
群众座位安排
1、自由式择座。
即不进行统一安排,而由大家自由择位而坐。
2、按单位就座。
它是指与会者在群众席上按单位、部门或者地区、行业就座。
它的具体依据,既可以是与会单位、部门的汉字笔画的多
少、汉语拼音字母的前后顺序,也可以是其平时约定俗成的序列。
按单位就座时,若分为前排后排,一般以前排为高,以后排为低;若分为不同楼层,则楼层越高,排序便越低
椭圆形会议桌
适用于内部会议,职务最高的人应该位于椭圆形会议桌的一头。
座次礼仪你的位置在哪里
商务活动的核心——会谈和洽谈
商务会议与洽谈是最常见的商务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会应用到所有的商务礼仪,如会面、拜访、沟通、商务着装等。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阐述参与会议和洽谈时最重要的礼仪知识,包括座次礼仪、会议礼仪、沟通与谈判礼仪以及最重要的商务仪式——签字礼仪中所涉及的规范。
组织会议或进行洽谈时,次序的安排会影响到议事的庄严性,关系到发言次序,甚至影响到参会人员的心情。
尤其对商务人士来讲,应该格外注意座次礼仪,明确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这是职业素质的表现,也是对商务伙伴的礼遇。
拜访要遵守哪些礼仪规范
拜访要遵守礼仪规范。
有些外事活动的拜访, 还要按照国际上的习惯做法, 遵守外事纪律和外事礼仪。
要有约在先。
拜访活动要事先联系, 突然到访令人感到唐突。
一般要提前相约, 最好提前一周进行,让被访者事先有所安排和做好准备。
通常是位低、晚辈、外来者约见位高、长辈和主人。
约定方式可以是电话、电报、传真、函件等。
重要的拜访活动还要委托专人进行洽商。
要以礼相投。
拜访者一般会受到一定的礼遇,对所受到的礼遇, 要“投桃报李”, 施之以礼, 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和所受到礼遇的谢意, 也可以留给被拜访者良好的印象。
比如, 自我介绍、交换名片、握手致意、亲切交谈等, 都要遵守有关的礼仪规范。
要注意仪容。
拜访是一种正式的社交场合, 代表单位组织拜访别人, 往往是代表单位组织的形象。
因此, 必须注意仪表仪容, 讲究穿戴打扮。
从服饰、装束到发型容妆, 要符合社交礼仪要求。
美好的`仪容,既是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 也是对被访者的尊重。
要慎言谨行。
拜访时还要注意言谈举止, 不能言出不逊, 轻举妄动。
拜见时可以互致问候, 适当寒暄。
有些拜会要进行工作磋商, 不要轻易表态, 随便允诺。
拜会中不要随意走动, 不要随意翻动被访者的物品。
未经许可, 不要随便参观被访者的办公室。
家庭拜访不能擅自进入卧室、餐厅、贮藏室、阳台等“私人空间”。
商务见面的祝贺与慰问的礼仪
对商界人士来说,适逢亲朋好友们结婚、生育、乔迁、获奖、晋职、晋级、过生日、出国深造、事业上取得突出成就之时,应当及时向其表示自己为对方而高兴。
不然,就有疏远双方关系、心存不满或妒嫉之嫌。
碰上节日,出于礼貌,向亲朋好友们道贺,也是必要的。
对于关系单位的开业、扩店、周年纪念、业务佳绩,予以祝贺,亦为“义不容辞”。
一般说来,口头祝贺,是商界人士用到的机会最多的一种祝贺方式。
口头祝贺,在总体上的礼仪性要求,是要简洁、热情、友善、饱含感情色彩,是要区分对象,回避对方之所忌。
通常,口头上的祝贺都以一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来进行。
例如,“恭喜,恭喜”、“我真为您而高兴”、就是国人常用的道贺之语。
“事业成功”、“学习进步”、“工作顺利”、“一帆风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生活幸福”、“阖家平安”、“心想事成”、“恭喜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大家也人人耳熟能详,百听不厌。
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的时刻,道贺之语的选择应有所不同。
在祝贺同行开业时,“事业兴旺”、“大展宏图”、“日新月异”、“生意兴隆”、“财源茂盛”,恐怕是对方最爱听的话。
在祝贺生日时,除了“生日快乐”可广泛使用外,“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这种老寿星爱听的祝词,就不宜对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来讲。
对新婚夫妇,使用“天长地久”、“比翼齐飞”、“白头偕老”、“百年好合”、“互敬互爱”、“早生贵子”之类的祝贺语,能使对方更加陶醉在幸福与憧憬之中,多多益善。
有些话本意不错,但可能犯一些人的忌讳,故宜加以回避。
例如,乘飞机者,不喜欢祝他“一路顺风”,——因为这对飞机
飞行有碍、香港人不爱听别人祝他“快乐”,——爱讨“口彩”的他们,往往把“快乐”听成了与之发音一样的“快落”,那样岂不是太不吉利了。
若明知一位小姐才疏学浅,事业上难有重大进展,那么就不该祝她“事业有成”,免得让人家“感时花溅泪”。
代之以“生活幸福美满”,大概才能让对方芳心大悦。
如果说适时而得体的祝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密切感情,促进友谊的话,那么一句恰当的慰问语,也可以把商界人士的关心、体贴和爱护,及时地传达给自己的交往对象,像“雪里送炭”一样温暖对方孤寂和伤感的'心灵。
慰问,就是在他人遭遇重大变故,如患病、负伤、失恋、丧子、丧偶、婚姻裂变、极感痛苦忧伤,或破产、关厂、失业、休学、研究受阻、市场开拓失败,遭受困难挫折之时,对其进行安慰与问候,使其稍安勿躁,稳定情绪,宽心放眼,去除或减轻哀伤。
在适当的时机,还可给予对方一定的支持与鼓励。
慰问,首先要表现得“患难与共”。
不论是表情、神态,还是动作、语言,都应当真诚地显示出慰问者的“同舟共济”之心,体贴关心之意。
例如,在慰问逝者的亲属、探视伤病员、安慰失恋者时,应表情凝重,语调深沉舒缓,语言饱含关心与同情之意。
若是嘻嘻哈哈、喜眉笑眼,语调尖锐、油滑,语言随意、放肆、轻浮,就会给人以“彼方悲伤之日,即是我方开心之时”的幸灾乐祸的感觉。
当然,也不宜矫枉过正,表现过分。
若是一见面就表现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人未语,泪先流”,搞得被慰问者伤心落泪,恶化其情绪,亦属不当之举。
其次,慰问语的重点是关心、体贴与疏导。
对生活困难者,可询问其具体的难题,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
对工作受挫者,应鼓励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自古英难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支持其再接再厉,奋起直追。
对失恋者,可以“王顾左右而言他”,免谈此事,尤其不宜评论对方原先的那个“他”或“她”。
也可以劝慰其“天涯何处无芳草”,或“大丈夫何患无妻”。
对于颓废之人,则可以多一些激励。
告之“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 最后,慰问语应选择得适当。
不要嘲讽、指责对方。
说什么:“当初我也碰上过这事,但我可不这样”,“瞧瞧,我原先说什么来着,‘不听好人言,吃苦在眼前’”,都很没有水平。
明明一位小姐对某位先生的“暗恋”前程渺茫,就不应在对前者慰问之际,为之出谋划策,鼓励其“成功就在圩最后的坚持之中”。
慰问时,与被慰问者进行一些交流是必要的。
但没有必要对对方的“伤心往事”刨根问底,人家要是不讲,不就该再三“咨询”,非逼得人家“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