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外资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外资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篇一:成都市20XX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成都市20XX年度市场主体发展情况分析报告
20XX年03月28日:成都市工商局
一、成都市市场主体基本情况
(一)市场主体总量基本情况。
1.登记总量。
截止20XX年末,成都市工商系统登记的各类市场主体实有户数为884775户,比上年同期增长%。
2.注册资本(金)总量。
截止20XX年末,全市各类市场主体的注册资本(金)总额共计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3.产业分布情况。
截止20XX年末,分布在第一、二、三产业的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分别是18250户、70648户、795877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和%,分别占总户数的2%、8%和90%。
4.圈层分布情况。
截止20XX年末,分布在一、二、三圈层中的各类市场主体户数分别是438718户、263405户、182652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和%,分别占总户数的%、%和%。
(二)20XX年市场主体增减基本情况。
1.增加情况。
(1)户数增加情况。
20XX年,成都市工商系统新登记
各类市场主体151711户,同比增长%。
其中,新登记企业48354户,同比增长%。
(2)新登记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情况。
20XX年,全市新登记企业的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亿元,同比增长%。
(3)新登记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标准,新登记企业数量分布最多的三个行业,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登记注册资本(金)额度分布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
与20XX年相比,新登记企业数量增幅位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教育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
2.减少企业情况。
20XX年,全市共注销企业7818户,同比增长%。
(1)内资企业注销情况。
全市全年共有7594户内资企业申请注销,同比增长%;涉及注册资本亿元,同比增长%。
(2)外商投资企业注销情况。
全市全年共有224户外商投资企业申请注销,同比增长%;涉及注册资本亿元,同比下降%。
(三)重点区域市场主体登记基本情况。
1.天府新区成都分区
截止20XX年末,天府新区成都分区累计注册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6201户,占全市登记总量的%。
20XX年,天府新
区成都分区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689户,占全市新登记主体总量的%;新增加注册资本(金)共亿元, 占全市新增主体资本的%。
截止20XX年末,天府新区成都分区各类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亿元,占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注册资本(金)总额的%。
从产业分布来看,截止20XX年,天府新区成都分区分布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市场主体户数分别是1558户、7137户和 67506户,分别占全市一、二、三产业市场主体总量的%、%和%。
2.工业集中发展区
从全市市场主体注册情况看,截止20XX年末,全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内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8595户,比上年同期增长%;注册资本(金)累计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
其中,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共9273 户,增长%;注册资本累计亿元,增长 %(详见附件1、附件2)。
3.共建工业园区
——成资工业园。
截止20XX年末,成资工业园区内共登记市场主体34户。
其中:由龙泉驿工商局登记的企业27户,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和%。
由简阳工商局登记的企业7户,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亿元。
——成眉工业园。
截止20XX年末,成眉工业园区内共登记市场主体67户。
其中:由新津工商局登记的企业2户,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亿元,分别与上年同期持平和下降25%。
由彭山工商局登记的企业65户,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亿元。
——成阿工业园。
截止20XX年末,成阿工业园区内金堂工商局共登记市场主体130户,注册资本(金)总额为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和 %。
从市场主体行业分布看,以上三个园区内企业的行业分布均以制造业为主。
(四)大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登记基本情况。
1.亿元以上大型企业。
截止20XX年末,全市注册资本(金)在1亿元(含)以上的内资企业为2072户,同比增长%,行业分布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最,占此类登记总量的% 。
截止20XX年,全市注册资本在1亿元(含)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为201户,同比增长%,行业分布以房地产业为最,占此类登记总量的%。
2.微型企业。
截止20XX年末,全市注册资本(金)在10万元(含)以下的微型企业(包括企业法人及
分支机构)共85479户,其中:内资企业共81677户,行业分布以批发和零售业为最,占此类登记总量的 %;外商投资企业共3802户,行业分布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最,
占此类登记总量的%。
(五)国内和境外投资主体登记基本情况。
1.国内投资。
20XX年,全市新增内资企业中市外投资者共72397 名,同比增长%;新增市外投资内资企业35797户,占全市新登记内资企业的%;新登记内资企业共吸纳市外注册资本(金)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新登记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的%。
注册资本(金)总额位居行业前三位的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市外投资者投资的35797户内资企业中,%的企业由省内市外投资者创办;其次是来自湖北、河南、重庆、浙江的投资人,合计占市外投资内资企业的%;海南、宁夏、西藏、天津、青海等5个省、市地区来蓉投资的内资企业户数最少,企业占比在%左右。
市外居民投资兴办个体工商户的人数和投入资金增幅较大。
20XX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中市外投资者共65173人,同比增长%;新登记个体工商户共吸纳市外资金亿元,同比增长%。
资金总额位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
篇二:外企例子
联合利华
一、公司简介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联合利华的前身利华兄弟公司在上海投资开设的中国肥皂有限公司生产的“力士”香皂、“伞”牌肥皂等产品因品质优良成为中国市场的畅销货。
1986年联合利华重返上海,第一家合资企业上海利华有限公司继续生产“力士”香皂。
限于当时的生活水平,使用“力士”香皂被年轻人视作“开放”、“时尚”的象征。
至今“力士”是中国销量第一的香皂。
上海利华有限公司自1987年12月正式投产以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品种年年增加,经济效益日益提高。
产品品种从初期单一的力士香皂2种规格发展到1996年的四大类72种规格。
地址为上海市杨树浦路2310号。
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日化产品企业,连续六年被评为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并荣获94年度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
1995至1996年度被列入全国500家最大外商投资工业企业行列。
自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九年,联合利华在中国已投资八亿美元,建立了十四家合资企业,引进一百多项先进的专利技术。
旁氏、力士、夏士莲、奥妙、中华、立顿黄牌、和路雪等十三个品牌分属家庭及个人护理用品、冰淇淋、食品等三个系列的产品,使得在中国贴有联合利华标签的产品种类已经可供开设一家很象样的商店,并且联系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目前,联合利华在全球有400多个品牌,其中大部分是
收购来并推广到世界各地,比如,旁氏原是一个美国品牌,联合利华将其买下并发展为一个护肤品名牌,推广到中国;而“夏士莲”原是在东南亚推广的一个英国牌子,联合利华也将其引入中国。
“成为本地化的跨国公司”是联合利华的全球经营宗旨和长期以来的传统。
这些年来,联合利华不仅将众多国际品牌带进中国市场;同时大力培植中国本地的品牌。
在上海收购了一个食品类名牌“老蔡酱油”之后,1999年又有两次引人注目的收购行动:一是收购北京食品名牌“京华茶叶”,二是利用旗下占有世界15%市场份额的冰激凌品牌“和路雪”收购另一上海冰激凌名牌“蔓登琳”。
联合利华认识到结合国际化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经验的“本地化”才会有生命力,遂投资一亿六千六百万元人民币,在上海成立其设于世界各地的第六个研究发展中心——联合利华中国研究发展中心。
该中心拥有一百五十名中国科技人员;着重于产品配方的研究,尤其注重将中国传统科学所倡导的天然成分引入联合利华的产品中。
20XX年9月22日,由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和国际著名的跨国公司共同投资重组的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告成立。
这是上海建设轻工新高地的一次重大资产重组,被上海市政府领导赞誉为“上海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都市型工业的一支生力军。
”英荷联合利华公司是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
近年来,双方共同投资,
先后组建了上海旁氏有限公司、上海利华有限公司、上海联合利华牙膏有限公司和上海伊利达有限公司4家合资企业。
为了壮大经营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双方决定重组这4家合资企业,成立新的联合利华股份有限公司,其年销售额将超过40亿元。
目前,联合利华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分归十二个业务集团。
其中,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业务集团分管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和蒙古的业务。
联合利华是世界上生产快速消费品的主要企业之一。
二、主要产品
第一类:食品类
1.在大多数欧洲国家及北美的人造黄油和涂抹酱市场,联合利华处于领先地位。
比如,联合利华有荷兰的Becel,英国的Flora。
2.在橄榄油市场,联合利华的地位仍是举足轻重,最重要的品牌莫过于Bertolli。
3.联合利华是全球主要的冰激凌生产商,欧洲的Algida 和Wall's ,美国的中高端品牌 Ben & Jerry's。
4.联合利华是全球最大的茶包生产商,品牌有立顿和Brooke Bond。
第二类:日化类
在全世界大多数地方,联合利华都是家用洗涤和个人护
理用品市场的主导者,包括xxfort 金纺、omo 奥妙,cif 等在内的联合利华许多的家用护理产品都是市场上的领头羊。
在个人护理用品领域,联合利华的洁肤产品,除臭剂和抗汗剂在国际市场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联合利华全球个人护理用品的主要品牌有dove 多芬,lux 力士,ponds 旁氏,clear 清扬,Axe(中国大陆地区LYNX),舒耐Rexona,Sunsilk(夏士莲中国大陆地区英文为hazeline)通用商标Vanseline凡士林也是联合利华旗下品牌。
三、在中国的发展
联合利华在中国的历史可追溯至90年前,利华兄弟在上海黄浦江畔建立了中国肥皂有限公司。
1986年,联合利华重返中国,始终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本土化跨国公司作为其努力的目标,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从1986年至今,联合利华在中国投资20亿美元,引进了多项先进的专利技术,直接雇佣了超过6,000名中国员工,间接提供了超过20,000个就业机会,年纳税20多亿元人民币。
联合利华在中国的业务主要是日化和食品:主要品牌包括奥妙、中华、力士、旁氏、清扬、多芬、夏士莲、凌仕、舒耐、家乐、立顿、和路雪等。
经过多年的大力培植,这些品牌都已家喻户晓,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牌。
为实现公司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承诺,从20XX年起,联合利华开始了在中国的新的战略布局:以上海为管理和科研中心,以安徽合肥等地为生产加工基地。
联合利华在合肥的生产基地自20XX年投产,生产范围涵盖家庭及个人护理产品、以及茶叶加工。
目前合肥工业园已成为联合利华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现出口14个国家,成为了真正的全球供应中心。
20XX年,联合利华确定在天津投资设立北区生产基地;20XX年,确定将在四川眉山投资设立西区生产基地。
同时,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联合利华在上海成立了全球采购中心,依托中国丰富的资源,向联合利华全球出口原料及成品。
20XX年,联合利华在上海长宁区临空园区设立大中华地区总部,一批联合
利华亚非区及全球的管理机构也落户上海,使得上海地区总部真正具有全球功能。
20XX年,联合利华全球研发中心紧邻中国地区总部大楼正式落成,这是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
该中心投资近1亿美元,注重将中国传统科学所倡导的天然成分引入联合利华的产品中,使联合利华的产品更适合中国消费者。
同时,利用中国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和中医药理论为全球新产品研发提供方向。
20XX年,联合利华宣布在天津空港经济区投资开办在北方地区的日化生产厂和食品业务分销中心。
于8月动工,
20XX年投产。
百盛
百盛,马来西亚最大的零售连锁集团,1994年进驻中国零售业市场,是最早在中国经营时尚百货的外资连锁企业之一。
自20XX年开始,百盛业绩显露出了滑坡趋势。
百盛20XX 年年报显示,除销售额略有上升外,其他主要业绩均有下滑,净利润更是暴跌%至亿元,这是公司上市9年来最差成绩单。
即便高龄创始人钟延森复出,百盛业绩还是在一路恶化。
一季度,百盛同店销售下滑8%。
相关资料显示,从20XX年下半年至今,百盛已经关闭了至少6家门店。
有业内人士预言,关店行动或将继续。
能够在中国迅速发展数年之久甚至一度被看作是外资第一店的百盛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然而落得如今这般相继关店的田地,不能用一个简单的“水土不服”来形容。
“百货受到冲击,一些人还把原因归于电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时过境迁。
”分析师认为,百盛进中国的时候市场第一,那时的外资百货大都是南洋的,这些百货企业借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崇洋媚外,虚荣包装自己的机会,繁华了近20年。
慢慢地,情况发生了变化。
3年后的20XX年开始,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出现——电商开始侵占传统电商的地盘,旅游热的兴起,许多中国富裕的人很容易去出国购物,价格比国内便宜近1倍。
沃尔玛
资料显示,20XX年,此前一向保守的沃尔玛开始疯狂扩张,当年沃尔玛突
然发力猛开29家门店,将每年新增19家门店的家乐福甩在身后。
而到了20XX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沃尔玛一举开设震动圈内的53家门店;20XX-20XX年间,开店上了瘾的沃尔玛共增开87家店,这些年是沃尔玛中国区历史上扩张最为激烈的陈耀昌时代。
20XX年高福澜接手沃尔玛中国区,对此前陈耀昌急速扩张的开店策略进行调整,打扫此前沃尔玛门店扩张剪碎的“一地鸡毛”。
据了解,20XX年以前几乎没有门店关张的沃尔玛,在20XX年和20XX年以加速度的姿态共计关闭了19家门店。
而至今让沃尔玛仍处在关店潮的状态。
乐购
一、败走中国:风暴眼中的乐购
——“Tesco乐购”品牌消失成定局财务造假丑闻引发连串危机
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特易购最近始终处于舆论的风暴眼中。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里,关于Tesco集团今年上半年的盈利预期数据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当地时间8月29日,Tesco
表示在截止到当地时间8月23日的六个月时间里,Tesco在英国市场的贸易盈利达到11亿英镑。
但是没过几天,Tesco 方面更正称,预计盈利只有亿英镑。
25亿元)的虚增利润,旗下英国食品事业部,出现“提早认列营收、延迟认列成本”的重大会计缺失。
这个由公司内部检举揭发的财务造假案,迅速升级为Tesco集团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信誉危机。
这次财务造假是由内部检举揭发,8名高管因此相继被停职。
而根据后续德勤会计事务所展开进行全面性的查账,Tesco的虚报数字其实更高,为亿英镑。
10月23日,Tesco公布了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20XX 年上半年销售额下降
篇三:20XX年广东重点企业研发情况分析
20XX年广东重点企业研发情况分析
发布日期:20XX-03-05 阅读数:138
内容摘要:由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具有国家级技术中心所在的重点企业,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研发工作的重要标志。
本文通过对广东重点企业研发情况的分析比较,观察全省总体科技创新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重点企业研发分析
20XX年,广东科技研发重点企业数量有所增加,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新产品开发经费进一步增长,科技创新形势逐
步向好。
一、重点企业研发的主要特点
企业数量比上年增加,研发经费支出继续增长
20XX年广东科技研发重点企业共有74个,比20XX年增加7个,增长%,占全国总数的%,比上年的%有所降低。
在74个科技研发重点企业中,有独立技术中心的企业5个,比20XX 年增加1个。
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年减少万人,下降%。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20XX年,广东科技研发重点企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岀亿元,比20XX年增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20XX年企业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49865件,比20XX年增长%。
制造业为主导,租赁和商务批发业紧随其后
按行业大类分,制造业重点企业占主体,有61个,比20XX 年增加2个,占全省重点企业从上年的%下降为%。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个,比上年增加3个,占%;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2个,与上年持平,占%;建筑业2个,比上年增加1个,占%;农、林、牧、渔业和批发零售业各1个,占%。
5个有独立技术中心的重点企业中,3个在制造业,2个在电力、
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图1 20XX年科技研发重点企业行业结构图
制造业重点企业中,20XX年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减少万人,下降%。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年减少万人,下降%。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减少亿元,下降%。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减少亿元,下降%。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岀亿元,比20XX年增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减少亿元,下降%。
企业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48109件,比20XX年增长10
%。
租赁和商务批发业重点企业中,20XX年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年增加万人,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岀亿元,比20XX年增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增加46.33亿元,增长%。
专利申请数和其中的发明专利申请数分别比上年增长%和%,企业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1585件,比20XX年增长%。
内资企业占比大,港澳台企业发展快
按登记类型分,内资企业重点企业占主体,有56个,比
20XX年增加4个,占全省重点企业从上年的%下降为%。
港澳台资企业16个,比上年增加4个,占%;外资企业2个,比上年减少1个,占%。
在5个有独立技术中心的重点企业中,3个为内资企业,2个为港澳台资企业。
图2 科技研发重点企业经济类型结构图
内资重点科技企业中,20XX年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年减少万人,下降%。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岀亿元,比20XX年增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企业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达到47274件,比20XX年增长%。
港澳台资重点企业中,20XX年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年增加万人,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岀3 亿元,比20XX年增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企业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2572件,比20XX年增长%。
研发重点在珠三角,广深佛三市为龙头
重点企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广州、深圳和佛山占据龙头地位。
20XX年广州重点企业23个,与上年持平,占全省比重从上年的%下降为%;深圳19个,比20XX年增加2个,增长%,从上年的%略升为%;佛山12个,比20XX年增加1个,增长%,从上年的%略降为%。
江门3个,占%;珠海、惠州、肇庆、中山、清远和揭阳市各2个,分别占%;汕头、东莞、韶关、潮州和云浮市各1个,分别占%。
5个有独立技术中心的重点研发企业中,佛山3个,广州、深圳各1个。
图3 科技研发重点企业地域分布图
广州重点企业中,20XX年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增长%。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 年增加万人,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岀亿元,比20XX年增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企业所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为973件,比20XX年下降%。
深圳重点企业中,20XX年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年减少万人,下降%。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岀亿元,比20XX年增
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减少亿元,下降%。
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46724件,比20XX年增长%。
佛山重点企业中,20XX年年末从业人员为万人,比上年减少万人,下降%。
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为万人,比20XX 年略有增长。
主营业务收入为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为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岀亿元,比20XX年增加亿元,增长%。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岀亿元,比上年增加亿元,增长%。
企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855件,比20XX年增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以上重点企业科技研发情况分析,可以看出广东重点企业科技研发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企业分布不均衡。
首先是在行业分布上,20XX年广东重点企业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占%;其次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其它行业分布极少。
而在制造业中,又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业设备制造业为最多,分别有11个、9个、6个和5个企业,这四个行业占制造业重点企业的一半,其他行业均分布有1至4个企业不等。
其次从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看,内资企业具有绝对优势,。